镇守西蜀三年,吓坏朱元璋

古代种田+权谋幕后+争霸+曝光+爆笑爽文。三年西蜀藩王,朱栴打造出一个令朱元璋瞠目结舌的世外桃源。这里有富庶的黎民百姓,发达的商业建设,威武的军队士卒。更让朱元璋惊讶的是,这里寻常百姓只准进,不准出!

第60章 本王只想干饭,非要打你们的脸?
    闻言,众多皇子无不羡慕地看向角落里的朱栴。

    朱栴眉头紧皱,“我滴父皇啊,你让我过去就过去呗!”他心想,“死哪去了?滚过来?有必要说这种话吗?”

    无奈之下,只能起身,走了过去。

    “臭小子,藏那么远干嘛?”一见朱栴,朱元璋便厉声呵斥。

    这一波“父爱狗粮”,让其他皇子吃得饱饱。

    落座之后,朱栴这才注意到朱元璋主桌上的人:长孙朱允炆,燕王朱棣,朱元璋,以及

    朱栴!

    没错,老二秦王朱爽,老三晋王朱棡都不在主桌。

    要知道,这哥俩可是跟太子朱标,一母同胞,由马皇后所生的皇子。

    燕王朱棣坐主座倒还可以理解,他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

    如此军功,没人会说什么。

    朱允炆嘛,朝堂早就传开了,他会是未来储君。

    而本王坐在这…

    怎么看怎么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亮的星明,亮得耀目!

    之后,朱元璋说了几句感慨的话,大意就是希望大明江山永固之类的词。

    再然后,声乐起,御膳房的太监们纷纷端着菜肴上来。

    朱元璋提倡节俭,为此,端上来的食物并不奢华。

    第一道菜是稀韭菜汤,接着来了一大碗豌豆,清蒸河鱼,烤鸭,堆成山的大饼。而由于是冬天,大饼刚上桌就凉了。

    年长一些的皇子跟过朱元璋吃苦,习以为常。而朱栴呢,一点没抱怨,菜一上桌,他就开始埋头干饭!

    以至于,朱元璋讲的什么话,完全没听进去。

    穷苦人家出生的朱元璋,自然不会有读书人那般古板的思想,而是和自己的儿子们有说有笑。

    像“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并不是说吃饭时不能说话。本意是不能一边咀嚼,一边说话,这样很不礼貌。

    相反,在用饭时全家交流说话,这也是其乐融融的传统。

    吃着吃着,他便开始回忆起了当年当放牛娃的日子。

    “若朕的父兄能吃上这些好东西,哎!”

    这段历史朱栴是知道的。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

    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此情此景,朱元璋不禁感慨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听到这,众位皇子无不停止了动作,拂面而泣。

    而朱栴呢,一门心思吃肉、吃鱼、啃骨头。根本就没注意到发生了什么。

    于是乎,老朱家人都在哭,就他一干人在那吧唧吧唧的大口干饭。

    “咳咳咳!”见此,一旁的朱棣忍不了,他十分嫌弃地斥责道,“老十六!”

    朱栴一口咬下一大块肉,同时不忘说了一句。“啊,吃好,喝好,别客气!”

    此言一出,众人惊愕。

    “十六叔!”朱允炆也忍不住提醒,“别吃拉!”

    朱栴下意识的扫了一眼四周,“诸位兄弟,父皇,这是干嘛?”

    这问题把所有人问倒了,该怎么回答?

    “父皇正伤感呢,你快点跟着哭?”

    朱元璋的面色黑如锅底,“吃,吃,吃,就知道吃,噎不死你!”

    搞啥呢,吃个饭都要挨喷!

    “本王今年十八,叛逆得很,懒得搭理,越喷越吃!”朱栴心里这么,实际行动也是这么做,直接无视朱元璋,继续干饭!

    气氛一度尴尬,这时,还是朱权挺身而出,打破了尴尬。

    “父皇,今日您摆下家宴,令我等兄弟难得一聚。乘此机会,让这屋内才识非凡的皇子们,作首诗,以应此景如何?”

    “嗯,好主意!”朱元璋闻言,笑了起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大明江山能否千秋永固,也需得文治。今夜,朕就看看你们的才学如何!

    你们谁要是作的诗好,朕就赏你们个小玩意。”

    说着,他挥了挥手,内侍便端着一个黄布包裹的物品送至身前。

    掀开一开,众人双眼放光。

    “玉如意!”朱棣下意识的念了出来。

    这玩意代表什么,需要多做解释!

    于是,一时间,众皇子不禁都低头思索起来。

    全场只有朱栴自顾自地吃着肉,甚至为了方便,朱栴把特意把肉端到自己面前,大快朵颐起来,与其他皇子都格格不入。

    没过一会儿,以文采见长的朱柏便作好了一首诗,大声念了出来,引得全场称赞。

    紧接着,又有两个人作了诗词,但是并不是很好,可能身为放牛娃的后代,血液里有点墨水,但是并不多,所以作出来的诗也就一般般。

    这两个人作完后,皇太孙朱允炆站起身,扫视全场开了口。

    【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峰头。虽然未得团圆象,也有清光照九州。】

    朱允炆这首诗那是相当有意境,而且还相当押韵,不愧是跟着几位大儒学习的。

    在众皇子的叫好声中,四皇子朱棣也念出了一首诗。

    【霜枫红叶正堪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惧沧海千里目,敢将长剑换新墨。昔时横波耀神州,隆峰自是霸王楼。】

    毕竟是久经沙场,作出来的诗都是如此霸气侧漏。

    “不错,不错。”朱元璋笑呵呵地,瞧见朱栴在一旁自顾自地吃东西,甚至连作诗的兴趣都没有,一时脸黑,“吃够了没有?要不要给你再来一桌?”

    “多谢父皇,不用了,差不多饱了!”

    “吃饱了就给朕作首诗!”朱元璋差点气笑了。

    此言一出,殿中许多皇子下意识的望向了朱栴。

    今日,父皇的关注点,大多在十六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