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西蜀三年,吓坏朱元璋

古代种田+权谋幕后+争霸+曝光+爆笑爽文。三年西蜀藩王,朱栴打造出一个令朱元璋瞠目结舌的世外桃源。这里有富庶的黎民百姓,发达的商业建设,威武的军队士卒。更让朱元璋惊讶的是,这里寻常百姓只准进,不准出!

第34章 怒怼黄子澄!
    朱栴开始回想起地球时候的生活。

    在地球上,大公司经常会出现这么一种人:什么也不会,纯傻比一个,但却深受老板器重。

    这样的傻缺啥也不用干,专门负责当藏獒咬人,而且属于见谁咬谁,不要残不松口那种。

    等到引得全公司人神共愤,老板这时候跑出来:开除!收一波民心!

    很明显,现在朱元璋就有这样的意思。

    把我推出来,弄得全朝堂都认识,然后让我去镇压蓝玉等一批骄兵悍将。

    哦不,是这该死的汤和!

    而且啊,这还只是其中的一环。

    朱允炆懦弱,把他交给我,让朱允炆学学我杀伐决断的“霸气”!这对以后登基当皇帝有大大的好处!

    关于造反,不用多分析了。我听话,这事就是谣言的。不听话,这事就交给大理寺好好查查。

    查不查得出证据不打紧,有嫌疑的关起来吧?

    这就够了!

    “行吧!汤老匹夫,算你很!”想到这,朱栴咧嘴一笑。“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本王将计就计好了。”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大侄子,以后就跟十六叔好好学学。”

    “啊?”朱允炆被整不会了。

    “哼,作为朱家子孙别一天到晚一惊一乍的!”朱栴很快就进入到了角色之中。

    “本王…十五岁时就敢亲征土司,三个月内打到土司老窝。那时候,只要儿臣虎躯一震,土司首领俯首称臣!

    治理西蜀方面,本王更是不畏艰险,亲自下地干活,那些百姓见了我,犹如见到了神明,无不下跪磕头,口中高呼大王。

    不但如此,本王还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为了让西蜀百姓吃上肉,本王带领百姓养猪。

    这猪,大家都不知道吧?只要将这猪进行阉割,那猪肉的味道不仅不骚气,而且还很香。就本王这样的天纵之才,绝对够资格当你的老师。

    至于另外三位嘛…都把你教成什么样了!”

    朱栴双手叉腰,一点都不给黄子澄三人面子。

    朱元璋见此脸黑得犹如锅底。他确实是想拿朱栴当枪使,震慑蓝玉,黄子澄等一帮子人。同时嘛,带一带性格懦弱的朱允炆。

    可没想到,你这小子如此自吹自擂,如此得意忘形!

    听到朱栴这样的言论,黄子澄第一个站不住了。这自夸的程度,马上就把自己夸成了古今第一贤王。

    夸就夸,作为臣子没法反驳,毕竟是主子。

    可你如此诋毁我们三干嘛?能忍?

    “殿下,养猪乃是粗鄙之事,何以在陛下面前胡说?”黄子澄质问道。

    朱栴扭过头,看到黄子澄,疑惑地问道:“这位官员是?”

    “微臣翰林院学士黄子澄!”黄子澄淡定道。

    就是你这家伙一直怂恿朱允炆削藩,最后落得个‘不知所踪’的下场。

    “那敢问,什么事情才算高雅呢?”

    “圣贤书,圣人之言!”

    “哦,圣人要吃饭不?百姓饿肚子的时候,圣贤书能当饭吃不?”

    黄子澄皱眉,辩解道:“殿下,方才你说微臣教坏了长孙殿下。难道殿下您要教他如何养猪不成?作为长孙,不应该学习治国之策吗?”

    朱栴嗤之以鼻,傲然道:“若是连猪都养不好,那有什么本事治国呢?对于百姓而言,能让他们吃饱饭,那就是好国策。

    既然养猪能让他们不饿肚子,那养猪算不算好国策呢?”

    黄子澄一时语塞。

    “既然你说道圣贤,那本王好好跟你说说圣贤之道。”朱栴道,“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

    这是我中华几千年传承的精髓,粮食和吃饭至关重要。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

    黄大人,您居然把这事说成粗鄙?我大侄子让你来教,岂不是要教成宋徽宗了!

    宋徽宗就很高雅,字写得何其漂亮。画画也很漂亮,不可多得的艺术家啊!”

    听到这话,黄子澄顿时涨红了脸。

    朱栴乘胜追击,继续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历朝传下来的道理。若我大明百姓每天晚饭中都有鸡腿,都有红烧肉,谁这么无聊还会闹事?

    身为天子的治国之道,不就是让全天下的老百姓吃上饭,住上豪宅,睡上…”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就连汤和这糟老头子都忍不住点着头。

    “殿下真是大才啊!”蓝玉忍不住夸奖起来。

    朱栴笑了笑,“刚才父皇把你交给我,作为老师,我也得说你两句。”

    啥情况?你父子俩够可以的,现在就教?蓝玉傻眼了。

    汤河等人则是咧嘴一笑,“你这是马屁拍在马腿上!”

    朱栴没给他反应的时间,继续说道:“听说前一阵子辽东又有兵变,对吗?你是怎么处理的,派兵镇压!问题,道真没有。

    不过,一次两次可以理解,多次兵变,你就不能换个法子根治?”

    蓝玉不愧为大明第一悍将,当着朱元璋的面,他一脸不服地反问:“殿下,你说应该怎么做?”

    朱栴笑了笑,“很简单,搞宣传啊!”

    “宣传?”蓝玉不解。

    “报纸,宣传册,还记得不?”他问向蓝玉:“就是我们西蜀流传的宣传册,信国公,你也见过,对不对!”

    “报纸?宣传册?”刚去西蜀的时候,朱元璋也见过报纸,当时他惊叹报纸的纸张材质,并没有注意到报纸和元朝余孽联系到一块。

    “没错!”朱栴回答,“之所以会兵变,之所以会有叛乱,分析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大明建国时间太短,影响力太小,那就想办法增强大明的影响力。

    设立邸报,也可以叫做报纸,算得上是朝廷之口舌。要让邸报充斥在大明每一个角落,要让各地的百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