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此调词谱不载,或亦自度曲。一本作拨香灰) 药阑携手销魂侣1,争不记、看承人处2。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无绪3。 悠扬扑尽风前絮4,又百五、韶光难住5。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6。 【笺注】 1药阑:即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南朝梁庾肩吾《和竹斋》:“向岭分**,随阶转药栏。”携手:手 拉手。销魂:形容伤感或欢乐到极点,若魂魄离散躯壳,也作“消魂”。 2争:怎,怎么。看承:看待,对待,宋黄庭坚《归田乐引》词:“看承幸厮勾,又是尊前眉峰皱。” 3奈:无奈、怎奈。竟日:终日,从早到晚。 4悠扬:飘扬。 5百五: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美丽的春光。 6廉纤 雨:细微之雨、毛毛细雨。廉纤,细小,细微。 秋千索(游丝断续东风弱) 游丝断续东风弱1,浑无语、半垂帘幕。茜袖谁招曲栏边2,弄一缕、秋千索3。 惜花人共残春薄,春欲尽、**如削4。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 【笺注】 1游丝:指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2茜袖:女子的红色衣袖,指美女。曲栏:曲折的栏杆 。 3秋千索:指秋千的绳索。索,绳索。 4**:细腰。 秋千索(垆边换酒双鬟亚) 垆边唤酒双鬟亚1,春已到、卖花帘下。一道香尘碎绿2,看白袷、亲调马3。 烟丝宛宛愁萦挂4,剩几笔、晚晴图画5。半枕芙蕖压浪眠6,教费尽、莺儿语7。 【笺注】 1双鬟: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借指少女或婢女。亚:通“压 ”,低垂之貌。 2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因女子步履而起者,此处指湖水中浮游的水禽划破水面。绿:即绿萍,浮萍。 3白袷:白色夹衣,旧时平民的服装,亦借指无功名的士人。调马:驯练马匹。 4宛宛:迟回缠绵的样子。萦挂:牵挂。 5晚晴:谓傍晚晴朗的天色。 6芙蕖:荷花。此处指绣有荷花的枕头。 7费尽:用尽。莺儿:黄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