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过爱人,这是标准的亡国之君模样。 这时,横姬夫人干脆越过屏风,直接跪坐在门口,对郑诛和咬牙切齿的骂道:“要说就一次就把话说全。我们不但要交生类怜悯金,帮助幕府加盖护国寺。幕府还要求整个伊奈家,要将从日光东照神宫,到江户的道路整修一遍,全部按照接待国使的礼仪修理。那就要铺设石头、裹上茅草,那可是足足四百里的漫漫长路啊。” 唰啦! 郑诛和一个不留神,把自己的袖子都扯断一截下来。 什么? 开什么玩笑,让伊奈家一家修理从上野国的日光东照神宫,到江户的道路? 那可是足足四百里,四百里的路啊! 哪怕是现代人修这样的水泥路,也需要国家级的投入,谁给的德川纲吉这么大的勇气,让区区一年只有四千石收入的伊奈家做国家级工程? 真当咱土木工程老哥是可以随便压榨,任打任怨的年糕? 郑诛和都替日本人高兴...着急,怎么就遇上这么个奇葩的将军呢。 等等。 要求伊奈家补充人手,将武藏国通往上野国的道路重新整备翻修,还要按照迎接国家使臣的最高规格? “为何如此急迫?”郑诛和实在不理解,可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幕府将军不知道伊奈家什么财政水平,难道幕府里的大老、老中、侧用人等高官不理解?他们自己就是和伊奈家一样的大名,当然清楚各个武士家族的财政状况都一样稀烂。 那也就是说,这里面肯定有必须讲得通的部分。 横姬夫人倔强的眼神里透露着仇恨:“幕府的使臣说,上野国东照神宫里供奉着初代德川公的灵柩,因此必须以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东照神宫。可这完全说不通啊,以前去祭祀德川老狸猫,难道就修路了?” 关键时刻,横姬已经忍不住开始骂人,把开创德川幕府的德川家康,称呼为德川老狸猫。 伊奈家的武士虽然为家主夫人的出格而震惊,但都觉得横姬骂得对。 真是该死的老狸猫! 怎么生出这么多不是人的玩意呢。 得益于德川家几代将军对武士、市民和农民的可持续压榨,德川家康的风评越来越低,市井里到处都是编排德川家康,借以讽刺德川幕府的段子。 而郑诛和则察觉到了不妙之处。 上野国在武藏国的上方,幕府要求修路的借口,是按照国家的礼仪拜祭德川家康的灵柩所在。 可是以前并没有这样要求。 四百里的道路,谁修的起? 那有没有可能,这个所谓的国使,极有可能是从中国归来的遣唐使,身上携带着沈昊仇家给的,解散行人司的命令? 幕府命令修路,其实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个遣唐使没有像正常人那样横渡东海前往山东,而是沿着朝鲜走日本北方,从更靠北的越后登陆,走上野国向南,再大摇大摆的回到江户! 作者的话:感谢茶花般清新的打赏,感谢大家的硬币月票! 第三十三章 土木老哥心里苦 郑诛和现在很纠结,他不确定这个推测是否成立。 毕竟截杀遣唐使这种事一开始就很是魔幻。 在国内而言,是沈昊在朝廷里的仇家,或者说想把沈昊搞下去的人,借助日本遣唐使来下令解散沈昊的行人司。这是沈昊的私仇。但行人司是沈昊交钱买到的,皇帝大爷在这方面很守信用,给多少钱办多少事,那份圣旨能发出来本身就有问题。 在日本而言,行人司毕竟代表着朝廷的脸面,日本人畏惧于克复中原的大明王朝,不敢真的撕破脸,但对行人司所做出的各种逼迫日本人开国的举动,也怀怨在心。所以才派出遣唐使到京师,勾结沈昊的仇人要将其解散。 在行人司未解散之前,这里依然代表朝廷的颜面,谁敢动就是自杀。 沈昊知道,皇帝老爷是个只要交钱就百无禁忌的性子。他截杀遣唐使之后的事反而都好操作。 德川幕府大概也知道,遣唐使带回来的圣旨一开始就有问题,不敢声张,但又不能不声张,否则人都不信。他们准备等遣唐使一到就将沈昊等人一举拿下,驱逐出境。 双方处于一个互相猜忌揣测,但都不敢露出真容的混沌阶段。 只好像螃蟹一样,舞着钳子,虚张声势。 或者说,像正在磨合的淫男乱女,不知谁在上、谁在下,谁主动、谁享受。 “大师匠,您有何良策?”横姬看郑诛和还在沉思,不禁有些着急的追问,轻轻的隔着门口,推了郑诛和一下。 两个人隔着门口不存在的门槛,一个在内,一个在外。 这层门槛,是两人身份的不同,也是继承自朱熹的理学所造成的禁锢。男女授受不亲,至少在公开场合如此。 不过私下里嘛。 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