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那个受

江湖传言,魔教少主自小就修炼一种名唤“转阳真诀”的功法。江湖传言,但凡男人,谁与少主双修,谁的武功进境便能一日千里,突飞猛进。江湖传言,谁得到了游孟哲,谁就得到了天下。某一天,十六岁的魔教少主离家出走,下山了。

第46章
    张远山看得无奈,随手接过扇子,提笔在扇面一按,游孟哲哇地惊呼,原来字也能改!

    张远山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笔锋较之游孟哲的更浓重,几乎完全覆盖了游孟哲的字迹,刷刷几下笔走龙蛇,随手重写了一次。

    谢太傅赐字。”那少年笑吟吟收了扇子,身后又有一穿着武袍的英俊男子笑道:孟哲?”

    啊!余大哥!”游孟哲眼前一亮,问:你也来了?”

    张远山微微蹙眉,余长卿换了武袍,先前远远站着看他们,此刻才走来打招呼,仿佛与那少年是一起出来踏青的。

    果不其然,余长卿答道:我和朋友出城走走,正碰上你了,见过太傅。”

    余长卿躬身抱拳,张远山负手而立,一点头便算见过礼了。

    游孟哲端详那少年——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当真是人不风流枉少年,但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也不好多说什么。

    再过几天大哥要去武举了。”余长卿笑道:你来不来看?没了你,可不知胜算有几分。”

    游孟哲倏然想起武举,说:当然!我来给你打气,在哪儿比试?”

    跟余长卿一路的那少年脸色就黑了,余长卿详细说了,游孟哲连声应允,又看了张远山一眼,张远山示意你随意。

    两人谈妥后余长卿方告退,那少年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离开时远远地与余长卿吵起来了。

    张远山似乎也不太喜欢余长卿,但终究没说,当然也无法宣诸于口。

    起码这点是好的,游孟哲心想不会像赵飞鸿一样骂他结jiāo损友,且张远山的脾气也很好,对着外人从不理会,对游孟哲时不到短短片刻,便恢复了之前的模样。

    两人寻了处僻静地坐下,系好风筝,这些天里游孟哲多少学会了一些手语,虽有点词不达意,却不再需要管家,能直接与张远山jiāo流了,虽说张远山只是哑巴,并非聋子,但游孟哲觉得打手语好玩,索性也时不时和张远山比划。

    游孟哲比划道:(武举)能去看么?

    张远山做了个手势:你已经答应了,又为何问我?

    游孟哲拇指戳了戳自己嘴角,作了个口型:爹。比完这手语后有点迟疑,在想接下来的话要怎么表述,张远山则静静等着,看他想说什么。

    游孟哲想来想去,既没想好要说什么,又不会表达,抓耳挠腮的,只得作罢,张远山笑了起来,做了个手势:儿子。

    游孟哲面无表情地看着张远山,停得一停,张远山又比划道:带你去。

    第25章 箕水豹 …

    三月初三,大虞武举。

    自虞太祖李谋以一介武人得天下,如今已是第四百八十六个年头,文武二举经多年发展,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之势。

    直至今载武举,入选人数已多达近四千人,自二月初二龙抬头应举日起,就有大批武人于各地涌向京师,入京赴选。一时间举子空前,超过了两年一次科举的规模。

    京师也迎来了有史以来赴选人数最多的一年武举。武试与科举相似也分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二月初二会试后,四千人留下近百人,等候三月初三的武举殿试。

    这近百人中便包括了余长卿,余长卿身为京师府捕快,有进入会试的优先权。不须先在地方应考。俗话说习得好武艺,货与帝王家,天下太平,入朝为官倒是威风八面,不失为一条好路子。

    江湖客一面瞧不起朝廷俸禄,一面又对良田千顷,娇妻美眷趋之若鹜,可见天底下也不全是我自横刀朝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之辈。高官厚禄较之大侠气节,明显前者更占优势。

    但武林人折节下jiāo朝廷,朝廷却不一定瞧得起他。会试分内、外两场,内场考策略,以兵法,营阵,天文,地理为主。外场则考弓马,举石,擂台三项。内场不过者不许应试外场,如此便筛去近半目不识丁的武人。

    jī飞狗跳,答非所问的试卷经考官手上走了一遭,又筛去千余只晓武功,不通谋略之辈,饶是如此,余人也有近百。

    而被筛下的武人却不回乡,各个伸长了脖子等着看三月初三的殿试。

    殿试只有外场,弓马举石俱已在会试中考过,剩下一场最简单,也是最jīng彩的擂台。殿试当天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皇宫开放宣德门,于午门校场上设三席。先是禁军,御林军围得铁桶般水泄不通,都骑军又在人群外围维持秩序,看席上武旗飘扬,在明媚chūn光中翻飞。

    虞国帝君李益居席中九五之位,元宵夜宫中有刺客的风声走漏出去,京师坊间巷内早有议论,如今李益只得亲来辟谣。

    先前一场皇宫刺客案令禁卫军们不由得紧绷了心上那根弦,到处都是江湖客,要再来场行刺可不是闹着玩的。李益却道无妨,虞国民间高手寥寥,不足为患,真正的高手都在宫廷中。

    今年宣德门一开,涌来观看的百姓只怕近万,御林军统领提心吊胆,及至看见一人坐上客席,方真正放下心来。

    那人正是张远山,张远山武艺卓然,深居简出,数年来还是第一次赏光武举,有他坐镇,料想生不出何事。

    张远山难得地身穿黑金战铠,日上三竿方至,朝九五位旁的御林军统领一拱手,示意游孟哲就坐,游孟哲兀自还在探头探脑地张望,张远山随手摸了摸他的头,比了个手势,让他坐下别捣乱。

    一时间三个看台上所有人都看着他们。

    游孟哲生平还是第一次见这排场,看台下黑压压的全是御林军,看那架势没有万儿也有八千,外面更是成山成海的百姓,看得十分惊讶。

    太傅好。”

    太傅。”

    什么风把太傅chuī来了?”

    左右纷纷有官员朝张远山问好,张远山扫了一眼,朝游孟哲打了个手语,游孟哲笑道:我爹问各位大人安好。”

    六部尚书,朝中要员纷纷呵呵笑,得了张远山的招呼,见好就收。

    游孟哲到处看,片刻后又转头看张远山,阳光灿烂,洒在张远山一身黑金战甲上,这男子身材英伟,游孟哲还是第一次看他穿甲胄,冰冷的腕甲,护胸下肌肤灼热,仿佛能感受到他赤luǒ肌肤的温度,张远山容貌俊朗,简直就是天生的衣裳架子,无论是袍是铠,一上身都显得极其好看。

    哎,爹。”游孟哲又摸又蹭,只想没话找话来说。

    张远山侧过头,把耳朵凑到游孟哲唇边,听他说话。

    远处女眷席上还坐了不少官家小姐,宫中妃子,各执团扇,视线都聚焦在游孟哲与张远山身上。游孟哲穿一身天青色袍子,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眸似点漆,盘领上还别着枚光华流转的夜明珠,别住狐裘围脖。

    张远山则眉目英气俊朗,二人简直如玉璧般完美无瑕。

    游孟哲叽叽咕咕,张远山时不时点头,偶尔还会忍俊不禁地笑笑,拍拍游孟哲的后脑勺。

    这位就是太傅的义子?”前席有人回头问。

    张远山不予置答,仿佛根本懒得与任何人说话。

    游孟哲嘿嘿笑道是是是。

    未几,校场中嗡嗡嗡的声音一静,太监唱道:陛下驾到——”

    吾皇万岁!”看台上百官起身致礼。

    吾皇万岁!”校场中轰声雷动,御林军,百姓山呼万岁,场面壮观无比。

    众爱卿平身。”五步外李益带着笑意的声音响起,文武百官纷纷坐下。龙椅左侧是抱着太子的皇后,右侧则是张远山,再过来是游孟哲。

    游孟哲与皇帝之间只隔了张远山一个人!看台上起码有五十名官员,皇后右侧坐的是皇子,公主及国舅家人。张远山与游孟哲的左边依次是大学士与六部尚书,下一排又是武将。

    张远山竟然与皇帝挨着坐,可见荣宠至极,不对,这皇帝没别的弟兄了?游孟哲又想起大虞封藩一事,料想其他的王爷都封出去了,只有张远山留在京师,这么说起来关系也够奇怪的……

    远山,这就是孟哲?”明朗的声音传来。

    张远山点了点头,一手揽着游孟哲肩膀,侧过身让李益看。

    皇帝还认得自己不?游孟哲心中一惊,想起元宵那天在御书房里孙斌的行刺,当时两人在书架后动手动脚,大吵大闹,皇帝听到自己的声音了,万一认出来怎么办?

    呵呵呵……游孟哲僵硬地微笑。

    李益有点尴尬,问:孟哲能……能说话?”

    张远山:……”

    游孟哲:……”

    张远山漫不经心地手指轻叩游孟哲肩膀,游孟哲明白了,意思是让自己别怕,已经是近两个月前的事了,多半也记不得才对。

    游孟哲心想发现就发现了,反正自己也是被抓的,到时解释清楚就成,于是想了想,诚恳道:能,能说话。”

    李益点了点头,一时间不知怎么接话,那边皇后已忍笑忍得艰难,游孟哲说:你……好。见过皇上,万岁,万岁!”

    众人:……”

    皇后一杯茶到了唇边,噗一声大笑。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