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客座 蕭伯納說到做到,之後幾天確實沒有邀請陸時進行戲劇創作。 陸時不由得松了口氣。 他把時間和精力全都放在了《槍炮、病菌與鋼鐵》上,終於在12月初完成了最後的幾個章節。 於此同時,給倫敦政經的學生們授課的時間終於到了。 …… 清晨,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校門前。 尼加提·尼科利奇騎著車趕到學校,就發現校門口圍滿了人,其中還有不少生面孔。 他抵肘往人群中擠, “讓讓!都讓一讓啊!” 沒人搭理他。 人群就像一坨致密的水銀,看似在流動,卻根本沒有見縫插針的機會, 尼科利奇幾次衝鋒都無功而返。 就在這時,人群中傳來蒂裡·所羅門的聲音:“尼加提,你怎麽現在才來!?陸教授的講座馬上就要開始了!” 尼科利奇罵罵咧咧:“我TM從塔橋來的!” 塔橋從建成後就有開放時間的限制,不是隨時都能通過的, 而且,塔橋還經常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就比如升起來讓船通過,卻放不下去,導致交通中斷,每個月總會有那麽三四次。 所羅門哈哈大笑, “我來接你!” 他穿過人群與尼科利奇會合,然後合力往大門的方向擠。 兩人周圍都是議論聲, “真的是個那個Lu嗎?” “應該是!我在《曼徹斯特衛報》上看過照片,Lu是個中國人,而今天要在倫敦政經開講的這個Lu也是中國人。” “聽說Lu的本名叫露絲,那不是女人名嗎?” “不,應該是盧——植——,你個蠢貨,中文名都念不好。” …… 一片喧鬧。 尼科利奇這才知道人群都是來幹什麽的,問所羅門:“咱們學校也不管管?” 周圍太嘈雜,所羅門沒聽清, “你剛才說什麽?” 尼科利奇隻好扯著嗓子又重複一遍:“我剛才問,咱們學校怎麽不管管?” 所羅門翻個白眼兒, “你忘了咱們學校現在已經是倫敦大學聯盟的一員了嗎?這些人中,有倫敦大學學院的、有皇家霍洛威學院的、有工藝和娛樂學院的,甚至還有國王學院的。” 尼科利奇一愣, “工藝和娛樂學院在倫敦大學聯盟裡?” 所羅門被問住了, “不在嗎?” “在嗎?” 兩人對視。 然後,他們異口同聲: “這裡有工藝和娛樂學院的人,不能入內!” “這裡有工藝和娛樂學院的人,不能入內!” 一瞬間,人群安靜了一下,接著就全部轉移了目標,對工藝和娛樂學院的人集中輸出,要把他們趕出去。 所羅門和尼科利奇身上的壓力一下子小了很多,靈活地鑽過人群。 兩人好不容易進了學校,長出一口氣, “呼~” 所羅門說:“本來,陸教授的講座是安排在室內的,但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只能改到中心廣場。” 尼科利奇點頭道:“意料之中。” 兩人繼續往前走。 越接近中心廣場,人越多, 但奇怪的是,學生們反而能保持音量,交流也是竊竊私語。 尼科利奇低聲問道:“你有沒有準備什麽問題?” 說著,他拿出一張寫滿字的紙,在所羅門面前抖了抖, 所羅門定睛一看,發現紙上寫滿了問題: 一、文章中提到了豬、牛、羊、馬,那麽,魚算不算馴養動物?有沒有必要馴養魚? 二、長期注定理論是真的嗎? 三、病菌是印第安種族滅絕的根本原因嗎? …… 整整十九條。 這也太認真了! 所羅門不由得嘿嘿一笑,臭屁地指指太陽穴,說道:“我的問題都在這兒存著呢~” 尼科利奇上去給了對方一拳, “裝!” 就在這時,學校的老師來到了廣場,維持秩序。 學生們漸漸站好隊。 蕭伯納站到女王的雕像下,雙手微微抬起。 現場瞬間安靜。 蕭伯納滿意地點頭,說:“今天,在多方,尤其是在沃德豪斯爵士的努力下,我們有幸請到了新史學的奠基人——Lu,也就是陸時教授來為我們做講座。” 剛說到這兒,下面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蕭伯納再次抬手示意。 掌聲戛然而止。 蕭伯納便繼續說道:“機會難得,我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聽講,深入思考。” 說著,蕭伯納對一旁點點頭, “請陸教授開講。” 啪啪啪—— 掌聲響起。 剛一開始非常熱烈,但當陸時本人出現時,逐漸變得稀稀拉拉。 尼科利奇低聲道:“雖然早就知道陸先生年輕,可是……這也太年輕了吧?比報紙上的照片還要年輕!” 所羅門吐槽:“就《曼徹斯特衛報》上那幾張糊成一團的照片,你能看出什麽?” 不只他們,所有人都很驚訝。 學生們雖然知道陸時是留學生,可留學生也分很多種, 就比如夏目漱石, 1867年生人,1900年留學,都34了。 而且,這種例子在東亞留學生群體中非常普遍,所以大家剛開始都以為陸時得是個四十歲左右的學者。 可現在看,怎麽像個二十多的年輕小夥子? 議論聲漸起。 陸時咳嗽一聲, “咳……各位,我知道你們在想些什麽,其實,我自己也有同樣的疑問,為什麽校監先生要把我請來當這個勞什子客座講師?我明明還辣麽年輕……” 下面的學生哄堂大笑。 陸時攤手,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的文章能在《曼徹斯特衛報》上刊登,並讓《曼徹斯特衛報》快速打開海外市場。” 說著,陸時伸出一根手指, “我說一個數字,7391。” 學生們不解,面面相覷。 陸時繼續說道:“這個數字,是《曼徹斯特衛報》在刊載了我的文章後,於海外銷售量的增長。而且,這個數字之所以只有7000多,是因為《曼徹斯特衛報》在海外的投放量有限。” 蕭伯納不由得皺眉, “陸先生到底想做什麽?” 一旁的契倫也是滿臉的不解,說道:“學生們最討厭的就是權威,拿報紙的銷量說事,不會適得其反嗎?” 果然,有人朝陸時放炮了, “你的意思是,因為你的文章賣得足夠好,所以你是正確的?” 陸時搖頭道:“不,不不不。報紙銷量,只是讓我有了站在這裡的資格。如果你還是無法理解,那不妨轉換一下視角,想想你為什麽不能站在我的位置上?” 這話算是捅了馬蜂窩了。 一時間,群情激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