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侦探小说精选:第四卷 无铃的马帮

第四卷《无铃的马帮》本卷选入1950-1976年中国当代优秀侦探小说作品14篇。这些作品借鉴了苏联侦探小说的叙事技巧,以“剿匪”、“反特”为主要叙事内容,真实地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艰难曲折的斗争画面,所选作品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阅读性,其中《无铃的马帮》和《双铃马蹄表》等作品已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作者简介:任翔,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曾对侦探小说做过专项研究。与侦探小说研究相关的代表性成果有:2001年出版《文学的另一道风景:侦探小说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出版《文化危机时代的文学抉择:爱伦·坡与侦探小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文化冲突视野中的现代犯罪问题》(北京出版社);2002年主编《20世纪中国侦探小说精选》(四卷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独立主持并完成公安部项目《犯罪现象的文化研究》;2005年独立主持并完成教育部项目《犯罪问题的价值论探索》;2010年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侦探小说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中国文化报》《检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侦探小说论文及评论文章6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作家 任翔 分類 出版小说 | 34萬字 | 139章
发现了线索
陈飞和赵颖的脸上,罩着风尘,一看就知道是刚刚出差回来。赵颖一点也没有疲倦的样子,她一面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一次调查的情况;一面从帆布手提包里拿出一份材料送到崔科长的面前。
崔科长翻开材料的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法医的证明:
证 明 书
我在匪党铁岭警察局任法医时,在一九四八年九月间,铁岭车站发现了一具无头无肢的女尸,经我负责检查,当时的情况,回忆如下:
1.柳条包内尸体周围,塞满了脱脂棉、油纸和大量用过的旧纱布。
2.尸体长为0.7米,年龄约为二十到二十五岁,健康状况良好。
3.尸体皮肤洁白,细腻,周身没有汗泥和污垢。
4.尸体妊娠约二至三个月,腹壁没有花纹;乳房没有婴儿哺乳痕迹,可断定过去未生育过。
5.肩关节与股关节的切断面整齐,并无血液外流现象。
6.尸体右肩前下侧有十五毫米斜形疤痕一块,似为早年所留。
7.其他各处未发现有任何伤痕,周身无中毒现象。
证明人 孙 伟
现住址:铁岭第三联合诊疗所
看完这份证明书,崔科长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递给陈飞,亲自用打火机给他点着。
“老陈,你觉得这些证实材料可靠吗?”
陈飞吸口烟,好像缓解了几天来的疲劳,感到浑身轻快,他说:
“从我们调查的这几个人所提供的材料来看,都是互相补充,没有发现任何矛盾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这些材料基本上是可靠的,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依据。从老工人和旧法医所回忆的十年前的现场情况来分析,我认为……”
崔科长忽然打断了陈飞的话:
“你先等一等,让小赵先谈一下她的看法。”
赵颖坐在那里,歪着头,手里正胡乱地解开好几天没有梳过的发辫梳理着,没料到崔科长突然问到她,心里一急,脸刷地一下子红了起来。她看了看崔科长,停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说:
“我的看法是,法医的证明材料说明,这个凶手非常凶狠、狡猾,杀了人还要毁尸灭迹……”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在研究案件时表示自己的看法,心里没有底,说着说着,又有点心慌,她赶紧收住话尾,说:“至于其他方面,我,我……没有什么看法。”
崔科长点了点头,和蔼地看着赵颖:
“一个侦察员,不仅要有调查的本领,而且更重要的要有分析研究的本领。一九四七年,我从部队刚转业到公安机关工作,那时,我每天和敌人藏猫猫,跟着敌人屁股后跑,遇情况不动脑子,不分析研究,因而有时让敌人跑掉。一个侦察员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从看来毫无头绪的复杂事物中,找出事物的本质和它的规律来,否则,还要我们侦察员做什么。小赵,今后在工作中还要多多用脑子啊!”
崔科长的话,虽然说得非常温和,可是,赵颖觉得自己的脸上一阵热烘烘的,手脚都没地方放了。
崔科长又翻了翻手中的材料,便示意陈飞,让他继续刚才的话说下去。陈飞喝了一口水,很稳重地说:
“从尸体皮肤的细腻和没有污垢一点来判断,死者不是旧社会里的一般劳动妇女和下层生活的妇女,而很可能是职员或过着中上层生活的妇女。从尸体的长度估计,死者身长大约在一米六至一米七左右,在女子中要算是高的了。从四肢切断处没有血液外流方面来看,这是死后进行解剖的,尸体其他各处没有发现任何伤痕,很可能是头部受伤致死。柳条包里的尸体周围,塞满了大量的药棉花、油纸等东西,这证明凶手在行凶后有充分的包装时间。最后一点,解剖的各个关节找得很准,横断面切得非常整齐,可以断定是用很锐利的大型刀切下来的,凶手如果不是外科医生,也一定是一个懂得解剖学而且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内行人做的。”
陈飞的话刚说完,赵颖补充了她的看法:
“我看,柳条包里的药棉花和大量使用过的旧纱布,只有医院或产院才能有,一般家庭里是不会有的。”
崔科长点点头说:
“小赵的估计也很有道理,我们应该感谢这个聪明的凶手,他给我们留下了这个宝贵的线索。”
赵颖仔细地听完了陈飞对案件的分析,不知为什么心里嘭嘭地跳动起来,她感到自己的业务知识太肤浅了,分析力太薄弱了,在两位老侦察员面前,显得越发幼稚了。但,上进心和一股刚强劲儿,使她增强了锻炼自己的决心。
当她走出崔科长的办公室,耳边还响着崔科长的声音:
“现在侦察的范围已经大大地缩小了,头一个战役打得还不错,第二个战役怎么打呢,小赵,要多多动动脑子呀!”
陈飞和赵颖跑遍了全市的医院、工厂、机关和派出所,查找四八年在医院里工作过或当过医生的人,从中探求可疑的线索,一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结果还是一无所得。
有一天上午,陈飞在一个医学院的人事科里发现一份可疑的档案,这是该院的外科大夫傅大为的档案。在他交代的社会关系里,写着这样一段事情:
一九四七年我在约翰医院工作时期,曾认识过该院的护士全雅静,一般朋友关系,后该人于一九四八年解放前一个多月,跟国民党军官走了,至今不明去向,为避免政治问题特向组织交代……
陈飞详细地看下去,又发现很多可疑的地方:这个人今年三十二岁,过去是基督教徒,原籍复县,四八年时,恰好正在沈阳约翰医院做助教。他有一个哥哥,国民党时期在新六军二十二师某团里当上尉军需。复县人,外科大夫,有一个国民党军官的哥哥,下落不明的女友,对照起来,三轮车工人反映的金复州口音,穿美国军用大衣的人,铁岭车站上年轻女人的尸体……处处充满了可疑点。他决定把这份档案借回去,和崔科长共同研究一下。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