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

一个带着号令之旗的穿越者,一个名扬后世,无畏英雄的儿子,他会在明朝末年掀起怎样的热血狂潮,如何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把那些不爽踩在脚下呢?想看到热血与激情,想看到一个无视规则的穿越者吗?尽在《大明虎臣》!

第 81 章
    过一些往来,现如今也算熬出了头,成了一省总兵!”

    “正是小子,小侄拜见伯父!”看刘辅致的做派应该是一个很念旧的人,周虎臣也就不客气了,直接以子侄礼拜见。

    伸手拉住了即将跪下去的周虎臣:“这些俗礼就免了,小虎来屋内叙话。”

    刘辅致面带笑容的接受,算是承认了周虎臣这个身份。

    两人一前一后进入客厅,有求于人,周虎臣知道这些文人官僚的习惯,他等待刘辅致危襟正坐,随后,果断的再次拜了下去。

    这是一个很标准的通家两拜礼,刘辅致笑容更加灿烂,随之起身虚扶,周虎臣就势而起。

    这算是一种常规的结交手段,互相问候几句,一名下人送上茶点。

    刘辅致很痛快,直接就切入正题:“维立兄是要老夫给小虎寻些鲁密铳,顺便找一些手艺比较精湛的火器匠人,这都不算什么大事,江南之地的火器和匠人归属于老夫管理,匠人好说,但鲁密铳在这江南用项很少,库存有限,老夫记得好像不到千支。”

    有几百已经不错了,鲁密铳的制作难度很大,属于很昂贵的武器,秉承习惯,南京的官员就是有这样的财力,他们宁可想办法进行‘漂没’,也不会给军队去装备这样豪奢的火器。

    “鲁密铳多少没有关系,但凭伯父大人吩咐。伯父大人您知道,山西左近的陕西、河南近年流寇肆意,最近更是嚣张,所以,山西急需火器来武装士兵对付流贼。山西不缺铁,因此,小侄需要一些技艺精湛的匠人为山西的军队打造火器,另外,小侄还希望伯父给小侄找一些炼钢的匠人。至于所需费用,伯父大人放心,小侄会一力承担,还请伯父大人您鼎力相助!”

    说完,周虎臣起身在袖中取出一个信封,随后轻轻放在了桌上。

    周虎臣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确,这是为了朝廷,为了山西巡抚蔡懋德,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父亲周遇吉,至于官场中的一些规则他同样不缺,银子已经放下了。

    大明的国有冶炼在万历年之后已经名存实亡,冶炼匠人属于个人匠坊,炼出的钢铁同样属于个人,就是朝廷用铁、用钢也必须在个人匠坊中采购。因此,炼铁、炼钢的匠人刘辅致无权管辖,但…作为工部侍郎,刘辅致肯定知道哪里有最好的冶炼匠坊,凭借他的关系,找一些冶炼匠人应该不难。

    朝廷的大义,私人的情谊都有了,沉吟片刻,刘辅致微笑着开口了:“有维立兄和萃庵的面子,老夫若不帮忙就愧对故人了!这些事老夫应下,鲁密铳我让人想办法带出来,火器匠人可以挑选一些随小虎去山西,至于炼钢的匠人,由老夫修书一封,小虎去一趟芜湖吧!”

    果然象蔡懋德说的一样,这些大明官员的能力若是用在私人身上很不一般,武器不是问题,匠人不是问题,个人匠户他们同样有办法解决。

    芜湖距离南京太近了,周虎臣去一趟自然没有问题:“小子承情了,请伯父大人放心,小虎明日就赶去芜湖,火铳和匠人的事情就拜托伯父了!”

    “好说,好说,老夫立刻给小虎修书一封,工匠与火铳的事情勿用担心,小虎回来之日自会妥帖!”

    “多谢伯父鼎力相助!”

    说干就干,马上开始,刘辅致立刻招呼下人开始准备纸墨。

    刘辅致绝对是一个痛快人,当然,他随后还要看那个信封中的银子是否一样痛快。

    下人很快在书房中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刘辅致潇洒的上前,大笔一挥,一份书信一撮而就。

    “小虎记得拿着老夫的帖子去寻一个叫时彬的人,把事情交给他,他必然大力相助,记得不要小气就行!”

    周虎臣自认从来没有小气过,这算把基本问题解决了,也算是刘辅致下了逐客令,火铳和火器匠人的问题应该问题不大,留的银子估计刘辅致会很满意。

    已经没有必要再啰嗦,周虎臣收起书信告辞:“小虎今日叨扰伯父了,它日再登门拜访伯父大人!”

    “今日老夫还有应酬,小虎自去,归来之日老夫给小虎洗尘!”

    吃饭是小事,我一定会回来的,要不然我的火器匠人和火铳怎么办?周虎臣躬身一礼:“小虎会尽快回来,伯父大人您请留步!”

    “去吧!老夫静候佳音!”

    “伯父大人您就别送了,小虎以后就把您这当做自己的家,您是长辈,小虎怎么能让您送呢!伯父就不要再客气了!”

    很会说话吗,这个小虎年纪轻轻很会办事,钱途无量啊!

    刘辅致绝对满意,他笑容满面:“小虎去吧!记得早去早回!”

    第79章芜湖时彬

    芜湖距离南京很近,南京紧依长江,水路交通便利,逆水南上芜湖只需要一天时间。

    第二日的一早,周虎臣带着十来名家丁上了雇好的船,顺着长江开始赶往芜湖。

    当晚霞映照芜湖大地的时候,周虎臣一行正好进入了芜湖县城。

    芜湖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它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南宋以后,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以染浆业和炼钢业闻名遐迩,成为附近南北货物重要的汇集之地。

    “大掌柜,外面有自称来自南京的客人来拜访您。”正把算盘拨的啪啪作响,时彬被一名伙计打断了那种畅快的感觉:时彬今年四十岁,他在十六岁成年后就随自己的父亲在自家一个小牙行做牙人,算起来已经二十多年。现在的时彬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吴下阿蒙,他是芜湖县响当当的最大牙行兼船行的大掌柜,可惜,那个手把手教他走上这条巅峰之路的老父亲已经看不到他现在的辉煌了。

    提笔在账簿做了一个记号,时彬站起身:“老客还是生面孔?”

    “回掌柜的,是几个生面孔,不过…那几个人不像商贾,听口音还是北人。”

    “知道了,我亲自去迎。”

    时彬和北方人从无生意上的接触,毕竟这里距离北方还是太远,还来自南京…时彬边走边琢磨着这是哪位朋友给介绍了的客人。

    当时彬来到自己的牙行门前,果然,这几个人不像商贾,一点也不像,这几人太高太雄健了,那种挺拔的身姿完全是就是…就是军人,时彬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有错,他们绝对不会是一般的普通人,身上的彪悍气息只可能是军人。

    按照牙行的行规,非熟客,时彬绝对不能问客人的姓名,因此,他一拱手后伸手示意:“鄙人正是时彬,客人里面请。”

    周虎臣也不客气,他向时彬拱手回礼后就随着他进入了牙行的一个会客厅,而跟随周虎臣而来的几名大汉则在客厅之外开始等候。

    “客人请坐。”时彬一边客套一边打量着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客人:“谢了,时掌柜。”周虎臣直接落座:“客人要上茶马吗?”时彬紧随着周虎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