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鲤鱼灯笼。”白杨撒着娇。 白樱无法,只好拉着白杨挤过去了,白大康抱着白桃不方便进去,只叮嘱道:“我们就在外面站着,你们小心点,不要挤到了。” 白小金和白杏并不识字,白梨虽然识字,但是白家其他人并不知道,她也不想去表现自己,再说她对谜语一类的也不擅长,他们都只在外面等。 旁边有个卖针线的小摊子,一下子吸引了白杏的眼球,她蹲在摊子前,开始仔细的挑针线,白小金则百无聊赖的四处看着,皱着眉头道:“人这么多,挤死了,早知道还不如在家呆着呢。” “是你自己要来的,下次出门再也不带你了。”白大康不快的道。 白梨牵着白松,看到旁边有个卖糖葫芦的小贩,白桃嚷道:“二姐,我要吃糖葫芦。” “好吧,我去买,你在这等着。”说着牵着白松过去买糖葫芦。 “帮我拿三支糖葫芦。”白梨对着小贩道,“好嘞,您拿好了,一共十五文钱。”小贩将糖葫芦递给她。 “给,十五文。”白梨将钱递给小贩。 “二姐,是小妹,小妹被人抱走了。”站在旁边的白松忽然叫道。白梨心中咯噔一下,她忙问:“在哪呢,在哪呢?” “快看,在前面,一个大胡子叔叔背着小妹,小妹好像睡着了。”白松指着前方一个个子不高穿着青色短衫的背影,白梨定睛一看,那人肩膀上扛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女孩头上扎着红头绳,下面缀着两个小红球,白梨记得这红球还是白杏做针线做累了,一时有趣用碎步给白桃缝的小饰品。 她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碰上拐子了,她立刻拔腿去追,又想起什么,转回来,快速的抱起白松,将他送到还在无聊的四处张望的白小金身边,白大康也不知跑哪里去了,她只能急急的对着白小金道:“小姑,阿桃被拐子抱走了。”也不管白小金什么反应,立刻追着白桃去了。 好在那拐子可能也怕被人认出来,只在人群里正常行走,并没有快速的跑开,白梨再次追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前方白桃头上红色的小球在一晃一晃的。 只是拥挤的人群同样阻挡了白梨的步伐,渐渐的,白桃离她越来越远,她越急越挤不出去。 待走到一条胡同口的时候,一晃眼的功夫,就没看见拐子的影子了,而前方只有一条黑漆漆的胡同,白梨顿时大急,她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追丢了拐子的踪迹,那以后要想找回白桃是难上加难。 她毫不犹豫的就朝着深幽的胡同走进,只是这条胡同可能是住户的后门,并没有挂灯笼,虽然还能听到街上的热闹喧嚣,但是一点灯光也没有,白梨紧张的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乱跳。 ☆、第二十三章:相助 走进胡同,她就听见前方有个沉重的脚步声,一定是抱着白桃的拐子,白梨顿时一喜,立刻快速的跟上去,只是走了没几步,就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而脚步声也越来越远,白梨立在十字路口仔细分辨了一下脚步声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 好像是右手边的这条小巷子,白梨想也不想的跟着转过去,只是还没等她迈步之时,肩膀上突然多了一个重量,“啊……”精神本来已经极度紧张的白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叫起来。 “嘘,别叫,是我。”身后传来一个低沉悦耳的声音,有些熟悉,白梨慢慢转过身来,就着胡同外微弱的灯火她首先看到了一身玄色衣服,抬起头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英俊严谨的面庞,长眉入鬓,背着灯光的眼神如一股清冽的泉水,沉静深幽。 “是你,徐大哥?”白梨确定道,感觉自己蹦出了胸口的心脏又慢慢回复下去。 “是我,你在这里做什么?”徐守云平静的问道。 “白桃,是白桃被拐子背走了,就进了这条巷子。”白梨立刻道。 “从这里进去的?”徐守云用手指了指右边,再次确定的问道。 “对!”白梨重重的点了点头。 “何垣你将她送到胡同口等着,柯英你和我一起去追。”徐守云头也不回的吩咐道,白梨这才看见徐守云身后跟着两名捕快,就是上次一起救白大富的另两个年轻人。 “是!”二人一齐答道。 “白姑娘,我们先到有灯光的地方等去吧?”那名叫何垣的捕快道,白梨心不在焉的点点头,她也知道她跟去不但帮不上忙,还有可能添乱。 白梨站在街上等的心急如焚,一时想着不知道徐守云能不能追到拐子,一时又想着就算追到了,若他们有同伙,徐守云只有两人,会不会打不过他们,一时又恐惧若白桃真的弄丢了,他们家可怎么办,一时又后悔为什么自己要去买糖葫芦,将白桃托付给白大康,三叔一向为人稳重,为什么会让白桃被人背走,他人跑到哪去了。在胡思乱想中,白梨紧张的来回踱步,旁边的捕快何垣大概也知道她的心情不平静,并没有试图劝慰她,只站在旁边守着。 而另一边,正被白梨埋怨的白大康则有些焦头烂额,这还要从白梨去买糖葫芦时说起,白梨刚走,他和白小金忽然听到被众人围观的灯谜现场一片哄闹,里面还夹杂着孩童的哭声,听起来很像白杨的声音,他有些担心,有心想让白小金去看看,白小金则拒绝:“这么多人,我怎么挤的进去?”说完不耐烦的四处张望,还逛起了身旁买红豆糕的小食摊。 白大康无奈,白梨白杏还没回来,只得将白桃托付给白小金,还一再交待要看好白桃,万不能把人给弄丢了,“知道了,真啰嗦!”白小金不耐烦。白大康将白桃放在白小金身边,急匆匆的挤进人群中,他怎么也没想到,仅仅那么短的时间,白小金都没有将白桃看住,还是把人弄丢了。 而处在人群中的白樱白杨姐弟,白杨正大声的对着面前站着的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嚷道:“你欺负人,明明是我姐姐先猜出来的!” “嗬!口气不小,你姐姐才读过几天书啊,连那谜面上的字恐怕都认不全,就敢大言不惭!”那小姑娘一顿讥讽嘲笑。 “是你们不讲规矩的,我姐姐猜出来正要上去告诉老板,你就在下面将谜底喊了出来,老板明明说谜底要上台去写下来的。”白杨带着哭腔说道。 “不要丢脸了,你们还在我们之后来,我大哥是秀才,你姐姐是干什么的,她怎么会比我大哥还早想出来。”小姑娘再次大声道。 通过这几句对话,白大康已经基本了解事情的经过了,周围其他人都在哄闹,却没有一个人上来劝解的,而事件的中心点的两个人,那小姑娘的秀才哥哥,不动声色的站在小姑娘旁边,面带微笑,得意之情显露无疑,特别是当他妹妹说起他的秀才身份时,周围人的惊叹“这么年轻,就是秀才了,怪不得这谜语好多人都解不开,他一来就猜出来了,”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