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本书精选了作者所写的学术随笔近百篇。

作家 李国文 分類 二次元 | 22萬字 | 131章
默认卷(ZC) §张飞杀关羽
    古城会这出戏中,张飞定要杀关羽,从结义弟兄这一点上不能饶他。如果无这点特殊关系,也许张飞不至于那样怒不可遏、不共戴天。

    当时,背叛或者投降,并不是很了不起的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吕布。他一杀义父丁原,再杀也是他拜为义父的董卓,张飞与他对阵时,骂他是三姓家奴,算是责备得厉害的了。

    再譬如刘备,投吕布时,对付过曹操;奔曹操后,回过头来共除吕布;在曹操旗下效力时,讨伐袁术;依托袁绍时,又与曹操为敌。不到十年期间,变幻莫测,这一切似乎和叛降了无关系,只不过被看作权术罢了。至于曹操属下的文臣武将,很多都是从对立阵营被曹操招降纳叛来的。如张辽原事吕布,如徐晃是杨奉部下,如张郃为袁绍旧臣,如庞德乃马超袍泽,如文聘曾事刘表……至于贾诩到曹操手下,已三易其主;至于许攸,则是官渡战役中背袁投曹,并献计立功的。这些人,谁也没有觉得他们的行为有什么荒谬的地方。

    关羽降后,在许都,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礼遇优渥,有收买笼络之心不计在内,其余将领对关羽也是敬服的。只有一个例外,那是蔡阳,后来被关羽祭了刀。种种迹象表明,放下武器投降,或者背叛原先的主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生命价值是高于一切的,如果确实再战斗下去只有死亡一途。缴枪投降,按日内瓦公约,作为战俘要求敌方以人道主义待之,是极其正常的。按照关羽被围土山的情况,他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但中国人讲究气节,讲究到偏执的程度。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哪怕有一丝动摇,都属于叛卖背主行为。应该杀身成仁,马革裹尸,誓死抵抗,同归于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凡曾在白区工作过的,都被打成叛徒,便是这种极端偏执的结果。那当然是荒唐的,可一时间却成了十分正经的革命行动。

    所以《三国演义》对关羽降曹这一节操问题,颇费周章。因为写小说的时候,中国已经到了被礼教束缚得快要窒息的地步。连妇女都“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地被钉在贞节牌坊上了,何况反臣贼子、叛兵降将乎?于是把东汉建安年间不是太当回事的事,弄得严重化了。可下笔时踌躇了,若是痛批狠揭,声讨问罪,必有损关羽的正面人物形象。若是只字不提,也难说得过去。于是想出了一个降汉不降曹的似乎义正词严的借口。这当然是自欺欺人,汉即操,操即汉也。

    为什么后来的中国人就格外地不能宽容呢?礼教窒息得人无一点思想自由,而不能自由思想的人,必失去大度,便趋向极端。于是,人与人的践踏厮杀都是置之死地而后快。引狼入室,为虎作伥,不择手段,疯狂报复,汉奸便成了中华民族的特产。

    越是这样口诛笔伐,甚至史书上辟贰臣传,绑在耻辱柱上以儆效尤,现实生活中的汉奸呈越来越多之势。偏执过了头,实际倒是在客观上起到增加汉奸总数量的作用;而汉奸多了,也希望更多的人都是汉奸。这样互为因果,便是中国人的无穷无尽受摧残折磨的痛苦之本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