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一条心的。” 覃静州平静道:“礼王妃可是世子的亲娘,礼王把王妃抛下, 世子怎么会没有怨气。” “他心里不是只有那个什么……带球跑的外室吗?” “亲娘是不能和能做秘药的外室比,可比别人重要啊。毕竟是亲娘,管多了不行, 不管也不行。世子任由他新娶的慕容氏除掉礼王,那就更不行了。” 十皇子若有所思。 覃静州特地意有所指。 任谁都知道皇帝不会把他厌恶的儿子塞进讨伐礼王的大军中, 还给儿子相当的实权。 所以明旨发出来,圈禁在咸福宫的德妃感觉看到了希望,虽然等儿子登基她也能卷土重来,但那得多少年了?! 她等不了! 于是就让心腹想办法给儿子送信儿,反复哀求儿子看顾她也看顾她的娘家。 重点是看顾她,而不是看顾娘家。 十皇子理智地拒绝了生母,也就是不回复,然而不回复在自我感觉尤其良好的德妃看来,等于默许。 一个能对“礼王和前朝慕容家族在自己的咸福宫里安插钉子”睁一眼闭一眼的嫔妃,她的作死能力毋庸怀疑。 她联系完儿子,就联系自己的娘家,信里很不客气,把娘家人数落了一通,抱怨娘家人跟她压根不是一条心。 然而德妃娘家人一家人都是明白人,他们看法非常一致:他们坚信本来脑子就不太好使的德妃在中了秘药后直接傻了。若非德妃是十皇子生母,他们早就跟德妃决裂。 德妃娘家商量了一下,把德妃的私信转手交给了十皇子。 十皇子对生母越加失望,明面上对生母也越发冷淡。 德妃直觉不太妙,思来想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转而派人去哄儿子的心上人芮鹂。 这才让十皇子稍微回心转意一点,而德妃和十皇子的动作,又全都落在皇帝的眼睛里。 多余的话覃静州不会再说,就看十皇子的悟性了:在这么个情况下,让皇帝满意,同时自己心里也不难受,就是十皇子该考虑的。 不用问,德妃必须是那个被“牺牲”的。 覃静州在离京前和泠境根据各自手里的剧情以及目前的现状,好好分析了一下:如今阻碍两个人完成任务的变数除了礼王世子和慕容氏忽然爆种,就是十皇子以及芮鹂的身边人忽然来个骚操作让这两个直接掉坑。 他俩商量了半天,还是倾向于又蠢又坏的德妃可能会在大军击败礼王世子的叛军后来个惊人之举,因为十皇子拿到足以当太子的军功,德妃一定会更有底气地作死。 那么十皇子对德妃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十皇子要是真脑抽,愿意用军功换亲娘一条命的话,覃静州和泠境就会再挑选并培养一位明君出来。 幸好十皇子看起来依旧明智冷静。 十皇子还不满二十岁,对于兵事的了解完全都停留在书面上。他跟着大军行动,绝大多数时候都坐在高位上默默看好好学。 但他又不是完全的“泥胎”,在自己想不明白的安排上,他会找挂帅的晋王叔求解。从晋王大帐归来,他还要拉着覃静州,让覃静州跟他一起参详。 而且当大军与礼王世子的叛军狭路相逢的时候,十皇子也完全没有脑袋一热冲上去抢功劳的想法。 而是在一众亲卫的保护之下,静静看着对面礼王世子的表演。隔了一会儿他吐了口气,对身边的覃静州道,“他真疯了。” 覃静州依旧语气平淡,“咎由自取。” 那个外室对礼王世子一片真心,不仅用秘药帮礼王世子铲除对手,还让礼王世子免收慕容家族其他方面的侵扰。可外室被世子深深伤到,一怒之下跑回京城……慕容家族都能对礼王果断下手,凭什么放过礼王世子? 礼王世子再怎么想合作,终究是推翻慕容王朝的梁高祖的直系子孙。 对付仇人,慕容家族如何会手软? 而这一点都想不到的礼王世子……覃静州只能猜测外室逃离,对他的气运影响极大,直接破掉了他的“男主命格”。 他在心里默默点评了一句:是个废物。 正面战场上清醒状态的礼王世子都是被一波带走的命,中着秘药的他连挥刀的动作都严重变形,当然更菜了。 大梁最为精锐的骑兵大举冲锋,面对洪流一般冲击而来,本就士气低迷的步卒们当场崩溃,连礼王世子所在的中军都开始四散奔逃…… 亲眼见到大溃败,尤其还是之前言之凿凿愿为他效死的将军们带头奔逃,礼王世子闭上了眼睛。 再睁开眼睛,他神情一变,抄起腰间长剑,大吼一声,便纵马奔着十皇子杀了过去。 然后他就让骑兵乱刀斩于马下。 尸首被一位小将军带回来的时候,大家清楚地看到礼王世子死不瞑目。 晋王和十皇子都叹了口气:他们想活捉礼王世子回京受审,叛国弑父,实属宗室第一人,皇帝也是想好好处置一番,以儆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