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他童年就是听着晏珹在战场上的那些传奇过来的。 少年人心思纯,脑筋又直,认定了什么,便不会那么轻易改变。所以哪怕晏珹如今坐上了轮椅,太子心中对于他的崇敬之情仍然存在。 他眼睛有些亮亮地看向晏珹,却见男人正微眯着眸望着他们。 太子顿时有点疑惑:皇叔这是在看什么呢? 太子刚和卓溪聊了没多久,就被容帝叫了过去。 容帝沉沉看他一眼,问:“宛儿,你和那少年关系似乎不错?” 晏宛笑着答:“是啊父皇,我和卓溪是朋友。” “……朋友?”容帝眼神有些古怪地看了眼临安王身边少年。 太子继续道:“您不知道,卓溪是个很有趣的人。” 不仅为人直慡,还保护过他。 自打上次亲眼见过卓溪的身手,晏宛对他的喜爱更多了几分。 太子善文却不能武,所以他始终对身手厉害的人容易产生敬佩之感,就像他崇拜晏珹一样。 但容帝并不理解他的心情,闻言只是淡淡地点了个头。 “宛儿,还是该多花些心思在学习处理政事上面。”他轻叹道。 晏宛表情暗淡,“……是,儿臣知道了。” 他就知道,他的父皇永远只会对他说这种话。 因为他是太子。 他的父皇想要的,只是一个聪慧懂事,会治国的接班人罢了。 卓溪奇怪道,“晏宛这是怎么了?感觉有点垂头丧气的。” 看这场景,倒像是被容帝说了什么似的。 晏珹淡漠看了上面的容帝一眼,收回目光,眼神略嘲讽。 一国之君,大好江山。 他从来都不想要。 他曾经想要的,只是守住那一片边境。 可后来,他们连那都要从他手中夺去。 如今,也该是让那些人清醒的时候了。 “奇怪,使臣大人刚才说去出个恭,我瞧他带着两个随从去了,怎么这会儿还没回来?”坐在元荣旁边的某个大臣纳闷道。 另一个大臣也说:“是啊,这好像去的有点太久了。” 这边的动静引起了容帝的注意,他皱眉道:“两位爱卿,怎么了?” 两人把事情说了。 容帝刚才喝着酒,jīng神有些恍惚,竟然压根就没发现元荣带着随从离席的事。经两个臣子一说,他心里咯噔一下。 一旁的太后也站起来,面露焦急:“什么?该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容帝安抚:“……应当没事,毕竟这是在宫里,还有侍卫们在呢。” 虽然这么说,但他内心升起了不安的感觉。 他下令让侍卫们赶紧去寻找元荣。 太子也有些焦虑,和卓溪对看了一眼。 卓溪心道:恐怕是晏珹放的鱼饵上钩了。 晏珹双手放于扶手上,面色淡然。 背后的大鱼上钩了,自然,也该收网了。 因为元荣迟迟没有回来,众人的兴致都不太高了。他们隐约察觉到,也许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侍卫们还没传回来消息。上头的容帝双手于袍袖下紧握成拳,神情凝重。 众人焦急地等待着。 终于,过了一会儿,一个侍卫有些匆忙地来到容帝跟前。 “……启禀皇上,元大人他……”侍卫语气慌乱,“我们在一处宫道旁发现了元大人,他……他已经……” 不需要他说完,容帝已经明白了他想说的话。 众人也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元荣就这么没了?! 这、这可是在皇宫里啊! 那刺客到底是有多大的能耐,在皇宫里都敢下手! 侍卫讲述了他们发现人后现场的样子。 “元大人那两个随从,似乎都是被药迷晕然后再杀害的……他们身上看着没有打斗过的样子。而元大人半躺在地上,背靠宫墙,喉部有一处致命的割伤……” 发现人的时候,早都没救了。 容帝脸色非常难看。 “……”他闭了闭眼,说:“刑部赵大人,把尸体带去检验。” 被点名的官员忙站了出来:“是,陛下。” 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应该没有多少人能够睡得着。 刑部更是通宵加班。 次日,赵大人将一份关于元荣和他两个随从的尸检结果呈给了容帝。 “根据元大人喉部的伤口来看,凶手是用的一柄短刀,下手可谓是快准狠。至于那两个随从,都是被迷药迷晕后一刀穿心。”刑部侍郎低头禀报。 朝堂上,太子晏宛面色微变,“短刀……本宫记得,之前那个刺客用的就是短刀。” 有大臣不解,“可是那个刺客武功应当没有这么高qiáng吧?他是怎么做到一个人潜入皇宫,还躲过那么多的侍卫对元大人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