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楊再興率軍安然無恙的歸來,嶽飛趕忙放下手中正在書寫的密信,起身出去迎接。 接連兩戰著實是讓楊再興打的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但同樣的,楊再興身上的鎧甲早就破損的不成樣子,身上更是出現數十道傷口,嚴重的甚至連肉都翻飛出來。 戰場衝殺,對於楊再興而言,這種小傷根本不值一提,甚至連讓他注意的資格都沒有! 看著楊再興身上數十道傷口,嶽飛不由的皺了皺眉頭,當即便上前一巴掌拍在了楊再興受傷的後肩上。 嶽飛這一巴掌看似力度十足,但只有楊再興自己才知道,實際上嶽飛這一巴掌在半道就已經將力度盡數卸去,等巴掌拍到後肩時,已經是輕飄飄的一掌了。 “你要是以後再不注意身體,小心我日後稟報主公,讓你去做文官!” 楊再興一聽到嶽飛竟然要將自己派去做文官,當即臉色大變,趕忙好聲好氣的求饒道: “別呀,大哥,你也知道小弟我就打仗這一個愛好了。” “這你要是把我安排到文官的話,那還不如殺了我呢!” 楊再興一邊說,一邊還裝腔作勢的抬手抹眼淚。 眼瞅著楊再興做作的樣子,嶽飛也是一臉無奈的放過了他,轉頭處理押送過來的大西軍俘虜。 先前的三萬五千余人的大順軍俘虜,如今又加上兩千余人的大西軍俘虜。 此戰總共俘虜三萬七千余人 這三萬七千余名俘虜,皆是精銳之師,再加以訓練之後,就足以派上戰場。 大明疆域數百萬公裡,若是僅憑系統召喚的軍團的話,是根本不可能夠的! 所以等到這段時間過去,朱慈炯能夠騰出手來之後,便要開始著手重新打造一支或者數支大明軍團! 深夜,嶽飛將手上的一切事宜都處理完畢後,回到營寨內將中午那封未完成的密信給寫完,隨後便讓軍中斥候連夜送往京城,定王府。 密信寫完,嶽飛還需要準備率軍凱旋回京。 隻憑背嵬軍八千騎以及一萬遊奕軍,若是繼續追擊下去的話,就算是最後追擊到李自成,所付出的代價也必然是巨大的! 兩者權衡利弊,最終嶽飛還是選擇了部下! 吳三桂面色鐵青的率領兩萬八千名關寧鐵騎一路逃竄,直奔山海關而去。 眼見謀劃敗露,沒有辦法,吳三桂只能率領剩下的關寧鐵騎趕回山海關暫時避一避風頭。 等到三日之後,大清入關之時,他再趁機起兵直奔京城! 說不定到時,他還可以趁著大明將所有精力都放在大清鐵騎身上時,偷偷摸摸的佔領京城,改朝換代! 唯一讓吳三桂有所擔憂的便是,還在京城的家人們。 父親吳襄,母親呂氏,正妻張氏,嫡長子吳應熊,次子吳應麟,以及紅顏陳圓圓。 如今吳襄正在京城十萬京營中做提督,擁有一定勢力,況且自己還是山海關總兵,是否放關外大清入關,全在他的一念之間, 但凡只要不是當局者腦子有病,定然不會得罪吳家! 只可惜,吳三桂猜錯了! 京城 第二天中午,嶽飛派出來的斥候,一路快馬加鞭,終於是趕到正午時分將密信交到朱慈炯手中。 打開密信,上面的內容讓朱慈炯原先臉上帶著的微笑,瞬間消失不見了。 頃刻間,剛剛還一片祥和的大殿,溫度仿佛瞬間下降了十多度一樣。 待在乾清殿的六部尚書,此刻如墜冰窟! 瞧見朱慈炯突然冷下臉,站在下面的王景略趕忙湊上前正要詢問朱慈炯何事時。 朱慈炯隨手將密信遞到王景略手中。 王景略趕忙接過密信,上面的內容著實讓他大吃一驚! 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已確認叛國! 於三月二十七日,吳三桂率三萬關寧鐵騎暗中聯合闖賊李自成. 王景略看完面色陰沉,一言不發,一旁湊上來看的六部尚書此刻臉上也頓時變得陰沉不定。 “呵呵!” “當真是好膽!” 只聽朱慈炯自言自語的說了兩句。 殿中的眾人皆是能感受到來自朱慈炯身上所散發的凌冽殺意。 叛國罪,其罪至少可夷三族,更甚者誅九族! 若是別人涉及叛國的話,就算朱慈炯下令將他們的家人全部斬首,他們也不會插半句嘴。 但這一次涉及之人,乃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 先不論吳三桂麾下的關寧軍和關寧鐵騎都不是好惹的。 隻提山海關,這座專門用來阻擋關外大清入關的軍事重鎮,對於大明的意義就非同一般! 一旦朝廷將吳三桂安置在京城的家人們斬首後,勢必會迎來吳三桂的報復! 屆時,清兵入關,對於剛剛穩定一些的大明而言,這無疑是一場浩劫災難! “殿下,息怒啊,吳三桂所鎮守的可是山海關啊。” “是啊殿下,一旦激怒了吳三桂,一氣之下將關外金人放入關中的話,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啊!” “殿下,三思啊!” “.” 面對六部尚書的苦苦哀求,朱慈炯充耳不聞,淡淡的站起身,一言不發的從六部尚書身邊穿過,徑直的走出乾清殿大門。 王景略見狀趕忙跟上。 眼瞅著朱慈炯沒有理會他們,六部尚書皆是齊聲哀歎,心中對大明的未來越發迷茫。 吳府全家老少被斬首,吳三桂一氣之下怒放大清入關,中原一片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國將不國. 對於六部尚書發自內心的忠告,朱慈炯又哪裡不知道呢? 此時惹惱吳三桂並不是最佳的選擇。 但沒有辦法,吳三桂既然敢選擇叛國,既然敢對他朱慈炯的兄弟動手。 那就不要怪別人,心狠手辣了! 畢竟因果循環。 當吳三桂選擇動手的那一刻,就應該想到,他安置在京城的家人們當有此劫! 皇宮中傳出一紙調令,京營提督吳襄被安以貪汙受賄的罪名給當場剝奪官職,壓入天牢,聽候發落。 吳府上下,五百大秦銳士奉命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