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我的人親眼看到定王下令射殺城外百姓!” 吳孟明一聽到李邦華竟然幫朱慈炯說話,立即也不再選擇沉默了,趕忙開口為自己辯解道。 李邦華聽到吳孟明的解釋,不由的冷笑一聲,隨後緩緩轉身,直視吳孟明的雙眼,直勾勾的死死盯著對方: “那你的手下有沒有告訴你,當時昌平城的情況如何,當時城外的闖賊有多少,還是說當時你的手下親眼看到了定王殿下親自下了命令?” 崇禎帝默默的坐回龍椅上,默默的全程看著兩人的爭執。 李邦華是他下令重新將其官複原職,所以李邦華的火爆性格,崇禎帝自然也知曉的一清二楚! 這種場面,崇禎帝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勸得住李邦華。 反正事不關己,崇禎帝索性就坐回龍椅上,默默的關注著兩人的爭辯。 但論口才,就算是十個吳孟明也絕對不是李邦華的對手。 片刻功夫,吳孟明就被李邦華說的啞口無言。 見狀,崇禎帝趕忙起身緩緩走了下去,只不過先前還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現在卻是變成了一副殺氣騰騰的模樣! 吳孟明自知理虧,心中暗感不妙,頓時臉色大變。 崇禎帝一步步緩緩逼近吳孟明,眼睛死死盯著眼前這名剛被自己一手提拔上來替代駱養性的錦衣衛指揮使,嘴角卻沒有一絲笑容,一股陰霾壓抑的氣氛瞬間壓得吳孟明有些喘不上氣。 而剛剛還口若懸河的李邦華也察覺到崇禎帝身上的氣勢不對,趕忙十分識趣的退到一旁,靜靜的準備看一場好戲。 “吳愛卿,朕記得你當時狀告定王的時候,可是拿自己的這條命來保證的吧,還算數嗎?” 聞言,吳孟明被崇禎帝身上所散發的氣勢給嚇得一哆嗦,等緩了好一會兒,這才結結巴巴的開口回復道: “回回稟陛下,微臣.當.當時說的話算數。” “既然如此,朕就放心了!” “當初朕可是親調李愛卿去調查此事,但為何李愛卿回京卻說你平白汙蔑定王呢?” 聽到崇禎帝的質疑,吳孟明趕忙開口為自己辯解: “啟稟陛下,微臣實在冤枉啊,微臣懷疑李大人此次調查的結果有誤!” “微臣當時剛剛接手錦衣衛,恰逢定王殿下於昌平城孤軍迎戰闖賊,當時微臣就特意便派遣數千名錦衣衛,前往昌平城,以防定王殿下遭遇不測,他們還可以趁亂將定王殿下救出。” “但是當時定王殿下率領大軍卻死守城池,城下的闖賊足足進攻了數個時辰,卻連城牆都沒有靠近。 這個時候,微臣當時派出去的三千號錦衣衛都親眼見到的賊將殺人魔頭劉宗敏將三千余名百姓推出,闖賊緊隨其後。 這個時候,微臣的屬下們都聽到了昌平城上的主將再第一時間就下令無差別射殺,不論男女老少,不論闖賊還是大明子民,統統一並射殺!” 吳孟明抬頭偷偷瞄了一眼崇禎帝的反應,見其臉色漸漸恢復一些,這才趕忙低下頭繼續說道: “若是此話只是一人聽到的話,微臣是萬萬不敢無故詆毀定王殿下。” “但這是微臣派出去的三千錦衣衛都聽見的事實,為了陛下的後世聖名,微臣就算是搭上這條命,也絕對不能讓陛下的聖君之名有半分汙點!” 話音剛落,一旁李邦華的聲音就頓時響起。 “一派胡言,吳孟明,虧你還是錦衣衛指揮使,既然你這麽相信你的手下們,那你可敢打包票當時城上下令之人,可是定王殿下!” 眼見李邦華言之鑿鑿的樣子,吳孟明就算是再相信自己的手下們,此刻也絕對不能在崇禎帝面前打下包票。 崇禎帝此時還皺著眉頭,思索著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時,又聽見吳孟明為自己辯解道: “微臣沒有親自到場,定然無法打包票,但是微臣的那派出去的三千錦衣衛卻是能保證他們當時聽到的一切!” “若是李大人還是不相信的話,大可以將他們統統問上一遍,看看本官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說罷,吳孟明也沒好氣的朝著李邦華哼了一聲,隨後便猛地跪在地上乞求崇禎帝還他清白! 李邦華前往昌平城調查了數天,昌平城一戰的所有細節都已經被他了解的十之八九了。 吳孟明口口聲聲所說的主將下令放箭一事,李邦華只能表示確有此事。 但那名主將並不是定王朱慈炯,而是原先的昌平城守將劉一天! 所以在當吳孟明提及當時有人下令放箭後,李邦華便一言不發的站在原地。 否則按照李邦華這個火爆的性子,非得將吳孟明懟的啞口無言不可! 崇禎帝全程聽完兩人的發言後,又瞧了瞧李邦華反常的表現後,其實已經在心中猜到了答案。 但就算如此,崇禎帝還是下令讓李邦華親自去調查當時現場看到和聽到這一切的三千錦衣衛。 等到吳孟明和李邦華都離開後,崇禎帝這才面色陰沉的下令讓王承恩將朱慈炯帶過來。 “你去將那個逆子帶過來見朕!” 說罷,崇禎帝頗為憤怒地一巴掌拍在案桌上,對著王承恩逐漸遠去的背影罵罵咧咧。 關於逆子這個稱呼的由來,自從當初朱慈炯一劍將崇禎帝身邊的左膀右臂駱養性給斬了之後,便從崇禎帝這裡榮獲一個“逆子”的稱呼! 可憐還不知情的朱慈炯,剛痛痛快快的洗了一個舒服澡,正在一眾宮女的伺候下穿戴衣服時,卻被殿外匆忙趕到的王承恩給擾了興致。 “定王殿下,陛下有旨,請你隨老奴一並前往乾清宮。” 聽到是自己那個生性多疑的便宜老爹的旨意,沒有辦法,朱慈炯也不好推脫,只能不情願的穿好衣服跟著王承恩前往乾清宮。 先前還在乾清宮跟李邦華爭的面紅耳赤的吳孟明,卻鬼鬼祟祟進了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