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沒有閃躲,因為他不知道該不該躲。 忽然,朱允炆站到了他面前。 朱允熥這才收了腳,指著解縉說道:“下次,你膽敢說什麽雕蟲小技,老子打掉你門牙!” 盡管飽讀詩書,口若懸河,但遇到朱允熥這樣的粗人,解縉也沒招。 只是鐵青著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朱允炆很奇怪,怎麽回事? 朱允熥向來都是很膽小的,上次他在院門前毆打黃子澄的兒子黃成印,大家以為他是發了什麽病。 今天居然發了這麽大的脾氣,連陛下召見的人也敢罵,最後還動了手! 解縉今天也沒說什麽呀,朱允熥不由分說,上來就打! “三孫,你怎麽能隨便打人?” 一個聲音響起。 一個高大的身影出來了。 “陛下!”解縉就像是挨打的孩子見到了家長,淚水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解縉出自書香門第,家境富裕,自小乖巧,討人喜歡,沒受過什麽委屈,更別說挨耳光了。 “皇爺爺,此人與您唱反調,我教訓一下他。”朱允熥答道。 朱元璋大為奇怪,明明你剛才因為解縉看不起數學而大為光火,怎麽扯到咱身上了? 就算給解縉十個膽子,他也不敢跟咱唱反調。 “皇爺爺,漏刻博士章刻之正在這裡細細揣摩您講的三角測量高塔原理。而這個蠢材說這是雕蟲小技、奇技淫巧!” “這就是跟皇爺爺唱反調!” 朱允熥說完,解縉嚇得梆梆地磕起頭來:“陛下,我絕不敢,我絕無此意。” 朱允炆沒料到朱允熥的口才如此犀利,慌忙道:“皇爺爺,孫兒敢以性命擔保,解縉絕對是無意的。” 朱元璋眯起了雙眼。 其實,剛才朱允熥與章刻之說話的時候,他就在不遠處聽著。 後來解縉來了之後,朱允熥的心聲自然傳入了他的腦海。 朱允熥對解縉的情況可謂是了如指掌,是哪裡人氏,幾歲做過什麽。 這些,朱元璋已經掌握了。 之所以了解這些情況,主要是他想用一用這個少年才子。 方孝孺成為三孫的專用老師後,得給朱允炆和其他皇孫們找一個伴讀。 吏部尚書就推薦了這名少年才子解縉。 吏部尚書當時還呈送了解縉給他的萬言書。 解縉主張朝廷應當簡明律法、並賞褒善政。 整個文章寫的是一氣呵成、文采飛揚、氣勢磅礴。 朱元璋歡喜之下,就讓他做翰林院編修。 一般說來,考中狀元後就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從七品。 考中榜眼、探花後就會被授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解縉只不過是第10名,居然也被授予翰林院編修。 今天,朱元璋在養心殿與朱允熥聊天時,專門讓人召來解縉,想當面考較一下。 哪知道,解縉與朱允熥先遇到了一起。 從三孫的心聲中,朱元璋才知道解縉的未來。 這個所謂的大明才子,沒有一點讀書人應有的風骨! 他居然作出那麽無恥的事情。 言而無信! 輕易變節! 朱允炆看到朱元璋眯起了眼睛,大驚失色:“皇爺爺,你千萬不要殺他,解縉實在是無心之舉、無辜之極!” 解縉也害怕了,沒想到剛剛被授予正七品職位,正在春風得意呢,這下子居然要人頭落地。 怪就怪自己剛才沒搞清狀況,就貿然在宮中胡亂發表議論。 「不是吧,老朱這是想殺人了?」 「這個習慣不太好吧?文人雖然沒什麽大用,但會引起人心不穩啊。」 「在科技人員沒有成為主流的情況下,這些個文人還真是離不開。」 「我剛才的話,是不是太重了?」 「這個帽子扣得是不是太狠了?」 朱元璋睜開了眼睛,朱允炆心裡一松,好懸呐。 解縉這是在鬼門關裡走了一圈,又轉回來了。 看來,是自己的求情起了作用,皇爺爺還是喜歡自己的。 而且,今天朱允熥的粗魯無禮,也讓皇爺爺看到了。 朱允炆心裡頓時又燃起了希望。 朱元璋說道:“解縉,咱問你個問題,你要好好回答。” 解縉跪在地上,也不敢站起。 對於陛下的提問,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回答。 否則,不是板子上身,就是流放千裡,甚至是腦袋落地。 「靠,老朱這是要運用先壓後用的手法呀!」 「歷史上老朱就是這麽做的,先貶他為江西道監察禦史。」 「後來,老朱專門召來解縉的父親,說他的兒子要用,但必須等到十年之後。」 「說解縉是大器,但必須晚成。」 「解縉隻好隨父親回歸吉水。在老家八年,解縉閉門著述,校改《元史》,補寫《宋書》,刪定《禮記》。」 「但老朱怎麽也想不到,他給朱允炆培養了一匹狼。」 「這個狼並無獠牙,而是一隻:白眼狼!」 朱元璋走到解縉跟前:“咱問你,咱要是和你父親掉入這個池塘,你先救誰?” 「我靠,老朱,你居然問這麽老土的問題?」 「不對,這個問題,是二十一世紀妻子對丈夫、女人對男朋友的老掉牙問題!」 「老朱,你很潮!居然問這麽尖銳的問題!」 「簡直是終極靈魂拷問!」 解縉答道:“臣,先救陛下。” 朱元璋問道:“這是為何?” “沒有陛下就沒有大明,沒有大明就沒有我們解家。”解縉回答道。 「我靠,解縉回答的無懈可擊!高尚,高尚!」 「但,這是虛假的高尚!」 朱元璋歎了口氣:“你回答得,太不近人情!”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有自己,再有家人,再談得上朝廷與國家。” “連自己的父親都不救,先去救旁人?” “如果咱不是皇帝,你先救了咱,這是崇高!” “明知咱是皇帝,你先救咱,這是貪圖富貴,想用父親之命換來一世榮華,可恨,可憎,可誅!” 「不是吧,這道理,好像是我說過的吧?」 「老朱,真的與我有心靈感應!」 「不過,老朱好像是故意與解縉為難!」 「這是在壓一壓他的年少輕狂,為朱允炆培養得力助手。」 「朱老應該還是讓解縉回老家,修身養性去了。」 「不過,這大明才子也不過如此!詩文不錯,反應遲鈍!」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 「陛下和父親掉進池塘,先救最近的!這基本算是標準答案了。」 「可以先救父親,因為老朱會游泳啊!鄱陽湖大戰就已經證明了老朱是個游泳好手!」 「你先救老朱,你的水性還不如他!」 朱元璋聽到此,不由得大讚,三孫就是厲害呀! 自認為設了一個圈套,沒有人能鑽得出來! 誰知道三孫一下子就出來兩個答案,兩個答案,一個比一個絕! 什麽大明才子,在三孫面前,只有給他提鞋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