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89章 借刀杀人,焦和欲诛刘备
  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
  焦和最近很焦慮。
  自決定西進會盟開始,焦和就感覺一直都在走霉運。
  興致勃勃的率兵去會盟,結果還沒抵達酸棗盟軍營地,樂安國的徐和就開始鬧騰,焦和不得放棄會盟返回青州抵禦黃巾賊兵。
  結果抵達青州,就被徐和給埋伏了一陣,狼狽逃回臨淄城。
  這一年頻繁的出兵征討徐和,不僅沒能擊殺徐和,反而讓徐和的聲勢越來越大。
  本想集中青州各郡國的力量,統一政令,結果平原國的陳紀、北海國的孔融,壓根不將焦和當回事。
  陳紀更是直接將平原相讓給了劉備,然後自個兒稱病去了。
  堂堂一個青州刺史,政令只能在樂安國、齊國和濟南國推行,這讓焦和頗為憋屈。
  最讓焦和焦慮的,是今年秋。
  為了征討徐和,焦和向樂安國、齊國和濟南國的豪強富戶攤派錢糧用於剿匪,甚至還將茂才名額給了博昌任旐。
  這樂安國、齊國和濟南國的豪強富戶答應倒是挺爽快,但這羊毛出在羊身上,焦和向豪強富戶攤派錢糧,這豪強富戶自然向佃戶攤派錢糧,又加劇了對良民的巧取豪奪。
  以至於秋收剛過,活不下去的佃戶、鄉民,紛紛逃離故土演變成流民。
  這可將徐和給樂壞了。
  正愁搶佔城池的人口不夠,結果處處都是流民。
  徐和如有“神”助,一舉佔了樂安國四個縣、齊國三個縣,讓焦和這個青州刺史成了卷縮在臨淄城的烏龜了。
  這一年光在當孫子舔傷口了,結果劉備又來了個傳檄各郡。
  一個試守平原相,朝廷都還未承認的偽職,向毗鄰青州的十一個郡傳檄?
  而身為青州刺史的焦和,竟然在半個月後才得知!
  尤其是渤海國來的商人,還嫌棄齊國、濟南國和樂安國的黃巾賊匪太多,不似平原國治下民安,說什麽讓焦和退位讓賢得了。
  若不是對方打著的旗號是袁、顧及這商隊跟渤海太守袁紹有牽涉,焦和都想出兵將這來販糧的商隊給劫了。
  “速請任別駕!”
  焦和口中的任別駕,即博昌任旐。
  任氏是博昌的第一大族,也是目前最支持焦和的一個大族。
  焦和不僅給了茂才名額,還任命任旐當青州別駕。
  不多時。
  任旐自外而來。
  這是一個十分精悍的中年男人,約莫四十來歲。
  一見到任旐,焦和就如同溺水的人抓到了最後一根稻草一般,連忙請任旐入上席。
  “別駕,平原相劉備,聯合北海相孔融向毗鄰青州的郡國傳檄。”
  “此賊可惡,都快當自己是青州刺史了!”
  焦和怒氣衝衝,恨不得將劉備一刀給宰了。
  任旐掃了一眼焦和手中,抄錄來的檄文,頓時明白了焦和震怒的原因。
  劉備先破平原國黃巾賊兵,後破北海國黃巾賊兵。
  比起龜縮在臨淄城的焦和而言,更像青州刺史。
  而劉備又故意避開焦和傳檄毗鄰各郡國,呼籲各郡國放開糧食販運的禁令,運糧入北海國救助十余萬流民。
  這仁義美名,直接傳到了冀州、兗州和徐州。
  跟劉備一對比,焦和的臉上就差寫下了“屍位素餐”四個字了。
  甚至連討董聯盟中的袁紹、曹操、劉岱,以及徐州刺史陶謙都在響應劉備的檄文。
  就沒人將青州刺史焦和這個名字當回事。
  被鄙視到這種程度,焦和不震怒都不正常了。
  “使君,劉備雖然勇武善戰,又揚名四州,但畢竟只是一個試守平原相。”任旐淡然開口:“使君是青州刺史,召劉備討賊名正言順。”
  “劉備若來,這破黃巾賊徐和皆是使君調度有方;這劉備不來,則可傳檄各縣,怒斥劉備見危不救。”
  “試守始終只是試守,比不得使君是朝廷正式任命的青州刺史。”
  焦和皺眉:“那劉備向來不尊州令,如何肯來?”
  任旐笑道:“使君可遣人去黃巾中散布消息,說冀州有大量的豪商運糧至青州、要販賣給劉備,如今大部分的糧草都在樂陵城中轉。”
  “黃巾賊若是得了消息,定然會舉兵攻打樂陵城。”
  “屆時,不論劉備是否肯尊州令,都得替使君征戰。”
  “引鷸蚌相爭,使君坐享得利,豈不是一件美事?”
  焦和聽得歡喜:“別駕不愧是天下賢人、謀略無雙!如此布計,方能解我心頭之恨啊!”
  任旐暗暗冷笑。
  雖然任旐如今是焦和的別駕,又是焦和舉薦的茂才,但任旐對焦和卻是頗為輕視。
  都已經資助焦和錢糧了,結果焦和還是被黃巾賊給堵在城中不敢反擊。
  若非以前積累的名望,又有天下賢人的名頭,博昌早被黃巾賊給席卷了。
  劉備和孔融為什麽不聽焦和的州令?
  因為焦和太廢物啊!
  任氏是博昌大族,雖然支持焦和,但不會跟焦和同生共死。
  豪族生存於亂世,第一原則是保全家族。
  只要家族還在,一時的失利都是能接受的。
  給焦和出了主意,任旐回到府中,立即召來弟弟任濤,讓其去北海國給劉備送信。
  “焦和,別怪我不講道義!”
  “我博昌任氏,不能因為你的愚蠢而毀滅。”
  焦和還不知道,此時的他已經被任旐給出賣了。
  對劉備頗為怨恨的焦和,也不跟其他州官商議,直接派遣了親信去黃巾中散布消息,意圖將黃巾賊兵引去進攻樂陵城。
  同時,焦和又遣人去北海國征召劉備討賊。
  而在北海國內。
  劉備以上賓之禮、鄭重的接見了糜氏的信使糜忠。
  這糜忠雖然是糜竺的親信老人、又被賜姓糜,但畢竟這身份只是糜竺的家臣,哪裡受到過如劉備這般的上賓之禮?
  “劉府君折煞小人了,小人萬萬不敢入席。”糜忠連忙退卻,但這內心卻是對劉備多了五分感激。
  劉備卻是正色道:“久聞東海糜子仲,仗義疏財、敦厚文雅,乃是這徐州境內的一流賢士。今日遣使而來,我又豈能不以上賓之禮相待?”
  “見使者如見子仲先生啊!”
  真誠的眼神,誠摯的言語,那挑不出半點兒毛病的待客禮,這一套組合拳哪裡是糜忠能招架的。
  鄭平輕搖羽扇,立在劉備身側。
  看著已經被劉備的魅力折服的糜忠,鄭平的嘴角泛起一絲笑意。
  劉備跟袁紹、曹操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劉備是能夠跟普通庶民同席而坐還能吃同樣的飯菜談笑風生的人。
  這樣的人格魅力,上至賢士,下至庶民,都是通殺!
  雖然出身比不上袁紹、袁術、曹操這些世家子,但劉備“親民”的魅力,足夠彌補這出身上的差距。
  即便缺少天時和地利,只要抓住了人和,一樣能定這天下。
  而這樣的品質,也是鄭平欽佩劉備、願意輔佐劉備的核心原因之一!
  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
  劉備將糜竺的書信遞給鄭平,語氣難掩興奮:“顯謀,糜子仲向北海國販運糧食,不僅不收我的購糧款,還要贈我錢財用於賑濟災民!”
  “如此義士,恨不能跟其促膝長談啊!”
  別的豪族富商都是來販運糧食賺錢的,唯獨糜竺不僅不賺錢,反而送錢送糧,來解劉備的燃眉之急。
  都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天下紛亂,各郡的錢糧都變得極其珍貴。
  但糜竺卻視錢財如糞土,僅僅因為劉備的一個檄文就決定資助劉備賑濟災民。
  這格局器量,遠非尋常商人能比擬的!
  對於糜竺的德行,鄭平亦是欽佩的,尋思片刻道:“府君,可贈糜子仲《汜勝之書》和《四民月令》,以及曲轅犁的製造法。”
  劉備頓了頓,遲疑道:“《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曲轅犁,都是顯謀的珍藏,不能讓我來承了這份人情。”
  鄭平搖扇笑道:“我跟府君同道而行,人情又何分彼此?這《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曲轅犁,不僅要由府君來贈送,這書的扉頁,還得有府君的贈言和簽名。”
  糜竺主動跟劉備示好,鄭平又怎麽會錯過拉攏糜竺的機會。
  對於糜竺而言,錢糧是不缺的,官職目前劉備也給不了。
  能真正讓糜竺受益的,就是《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曲轅犁了。
  專業的農科理論和先進的生產力工具,能讓糜竺在東海的財富更上一層樓。
  在亂世之中,唯有共同的利益,才能讓交情變得長久、牢固。
  譬如下邳陳登,不論其一開始對劉備多麽的推崇,恨不得跟著劉備行走天下。
  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陳登不得不去考慮家族利益而放棄劉備。
  這不能說陳登不義!
  雖然陳登沒有再效力劉備,但一直都在盡朋友之義去幫襯劉備。
  糜竺也是將小妹嫁給劉備之後,這才散盡家財一心一意的替劉備效力。
  隻想索取,而不想付出,這樣的關系是注定不長久的。
  唯有共贏,才能讓雙方的情誼變得牢不可破!
  劉備凜然。
  對鄭平的德行器量也更是欽佩。
  劉備也不是扭捏的人,當即就同意了鄭平的建言,取來了《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和《曲轅犁》三本農書。
  又在三本農書的扉頁都留下了曾言和簽名。
  然後將其小心翼翼的裝在木盒之中,這才遞給糜忠,又鄭重叮囑道:“木盒中的三本書,其價值不低於萬金。”
  “請勿必親手轉交給子仲先生!”
  價值不低於萬金的三本書?
  糜忠嚇了一跳,瞬間覺得這木盒變得十分的沉重,讓糜忠不敢有半分的疏忽大意。
  但糜忠也是跟著糜竺經歷了不少大事的老人了,這心性也是比常人沉穩。
  微微整肅了心情,糜忠拜道:“劉府君放心,小人一定會親手將其轉交給家主的!”
  親自將糜忠送出城,劉備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有顯謀的這三本書,想必糜子仲能感受到我的誠意了。”劉備眺往糜忠離去的方向,不由感慨。
  這些日子,劉備可太難了!
  雖然形勢一直都在按預定的方向逐漸變好,但劉備時刻都保持謙恭,如履薄冰,生怕一個不慎就引起了流民的再次反叛。
  所幸,在鄭玄的支持下。
  這北海國的十余萬流民安置工作,也漸漸步入了正規。
  鄭玄雖然沒有出仕,但其門生卻是不少。
  這些門生中,有很多是還沒有正式出仕的,但受到鄭玄的號召後,紛紛趕赴北海國,助劉備和孔融安置流民。
  對於這些士子而言,來北海國不僅僅是為了償報師恩,更是一種歷練。
  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相當於北海國給鄭玄的門生提供了大量的實習崗位!
  有了這安置流民的實習感悟,鄭玄的門生對今後是出仕還是注解經典,都會有一個更深的認知。
  策馬並行,劉備跟鄭平返回府邸。
  但這剛回來,就有一人在府邸前靜候。
  一見到劉備和鄭平,這人連忙向前行禮:“博昌任濤,奉家兄之命,特來拜會。有機密要事呈與劉府君。”
  博昌?
  劉備眼神有了些變化:“敢問令兄名諱?”
  任濤連忙道:“家兄諱旐,表字子旟,如今被征辟為青州別駕。”
  青州別駕任旐?
  劉備的眼神多了謹慎:“任別駕有機密要事,為何不走公文,反而私下來信?”
  任濤掃了一眼左右,將密信呈上,壓低了聲音:“焦和私通黃巾,欲害劉府君!”
  劉備臉色一變,快速的攤開密信,卻見密信上任旐將焦和向黃巾散布消息、有意引黃巾進攻樂陵城一事,簡明扼要的陳述。
  “焦和狗賊,焉敢如此!”劉備的怒火瞬間就燃起來了。
  引兵在外,劉備對平原國本就心中有擔憂。
  如今焦和卻故意向黃巾散布謠言,要讓黃巾去打樂陵城,這讓劉備下意識的響起了初當高唐縣縣尉時,被徐琦埋伏的過往。
  “你且回去告訴子旟先生,他的恩情,我劉備記下了!”劉備向任濤鄭重一禮。
  任濤連忙回禮,又道:“劉府君,未免遭到焦和猜疑,我不宜久留,就先告退了。”
  禮送任濤離開,劉備猶自怒氣衝衝,正欲向鄭平訴苦問策時,卻見鄭平搖著羽扇,一副強忍笑意的模樣。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