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 賊人! 鄭益吃了一驚,連忙讓車馬停下,下令家兵護衛戒備。 “我有家兵二百,賊人還敢劫道,這是心中有底氣啊。” “通往劇縣有三條路,往前往左,道路崎嶇容易設伏,往右雖然行程多了一倍,但不易設伏。” “嗯……” 鄭平琢磨片刻,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兄長,前方路口,擇右而行。”鄭平沒有任何驚慌,招呼鄭益改變方向。 鄭益遲疑道:“顯謀,賊兵伏路,想必是貪圖錢財,許他們一些錢財就可以了。” “擇右而行,行程多了近一倍,何必多此一舉?” 賊兵劫道,往往都是欺軟怕硬。 如鄭家車隊這種有家兵護衛的,通常都是給予錢財方便,大家相安無事。 畢竟都在這青州地面混,很少有賊人會跟豪強世家結死仇。 “兄長,世道變了。”鄭平搖頭:“還記得我剛才說的話嗎?以前的賊人,也就三五十人盤踞,如今的賊人,小的三五百人,多的三五千人甚至上萬人。” “真要給予錢財方便,這些聘禮,包括我們的戰馬刀劍,都得送給賊人。或能盼得賊人偶爾善心。” “擇右而行,雖然行程多了一倍,但風險更小一些。” 鄭益不以為意:“顯謀,我們有家兵兩百,皆是忠勇之士。” “兵器也比賊人的鋒利,即便遇上小股蠢賊,也能戰而勝之。” “許以錢財,是我行之以禮,並非是懼怕。” 如果沒有鄭平,鄭益會在袁譚攻伐孔融時,死於出兵救援的途中。 怎麽死的,鄭平都不需要多想。 不論是鄭玄還是鄭益,都有太多的書生氣。 春秋時期,估計還能打個勝仗,但如今時代早就變了。 兵者,詭道。 太謙厚的人,是很難贏的。 “兄長,論行軍策謀,你遠不及我,家兵由我來指揮吧。”鄭平語氣多了三分不容置疑的味道:“對付賊兵,不是單純比兵器鋒利和人數多寡的。” 鄭益無奈。 鄭平都這般說了,顯然是不準備跟鄭益辯論如何行軍。 “斥候隊,弩箭上膛!” “三裡范圍,遇鬼鬼祟祟者,格殺勿論!” 弓弩,一向都是在民間禁止的。 但鄭家比較特殊,出行時鄭平專程向高密令王脩借了十柄弩。 王脩也知道如今世道不太平,鄭玄又是孔融密令要拉攏的,而鄭平很可能會成為孔融的女婿。 因此,王脩不僅借給鄭平十柄弩,還有一張硬弓、十支羽箭。 鄭平將十柄弩分給了斥候隊十人,硬弓羽箭則是懸掛戰馬。 “且慢!”鄭益連忙阻止道:“顯謀,這山道之中同樣有行人,如何能斷定對方是鬼鬼祟祟?” “倘若誤殺賢良百姓,就鑄成大錯了!” 鄭平輕搖羽扇、自有三分儒雅氣:“兄長,若山道真有賢良百姓,遇上斥候的反應是避讓,生怕招惹麻煩,而不是鬼鬼祟祟的打探斥候的身份和行蹤。” “斥候隊都是鄭家的老兵了,不會連這點眼力本事都不具備。” “敢窺視的,必然是賊兵探子!”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兄長是不相信鄭家的斥候?” 鄭益欲言又止。 如果不信任,又怎麽敢將弩箭交給斥候隊? 弩箭可不用彎弓搭箭,近距離一射一個準,少有人能避開。 “可……” 還未等鄭益開口,鄭平的就給了斥候隊一個手勢。 十個鄭家的斥候老兵,三裡范圍散開護行。 剩下的家兵護衛,鄭平將其分成了前後左右中五個陣形,如戰場行軍一般。 而在官道另一邊。 北海都尉宗寶,率五百郡兵沿大路而來,同樣探得了山道有賊人劫道的情報。 宗寶沒有大意。 北海郡的賊人,自孔融出任北海相開始,就是由宗寶在率兵征討。 這北海郡的賊人變化,宗寶是最清楚的一個了。 “這個位置,不應當會有賊人才對?”宗寶心中犯疑。 如今的北海郡,小據點的賊人越來越少,幾乎都在相互兼並壯大。 不像以前,三五十個賊人、不分男女老弱聚眾一起,就攔路劫道。 “仔細打探!”宗寶隱隱有些擔憂。 這次出兵,是來迎護鄭益的。 這要是出了變故,他宗寶這個北海都尉,估計也就當到頭了。 山道,最中間的大道。 黃巾賊帥張饒,藏了五百黃巾兵。 張饒有野心。 他不甘心當一個隨時可能被郡縣兵征討的小山賊。 於是張饒謊稱是天公將軍張角的侄兒,自稱青州渠帥,開始兼並北海郡的遊賊流寇。 在孔融的神助攻下,張饒從最初不到百人的小據點,漸漸發展壯大,到如今已經有了萬人規模。 其中能出來劫掠的黃巾兵,也有兩千余人了! 這可不是一股小勢力! 一些偏僻小城邑的人口,可能都沒張饒據點的人多。 但人多了,張饒就開始犯愁了。 據點的規模越來越大,這糧食也越來越緊缺。 這一次,張饒探得鄭玄之子,要迎娶孔融之女,正押運聘禮入劇縣。 張饒頓時心思活了。 北海有糧! 孔融可是號稱在北海樽中酒不空的。 這釀酒就得用糧食,糧食不充足,如何釀酒? 張饒準備抓了鄭玄的兒子,去北海勒索! “報!” “渠帥,鄭家的車隊,折道走東邊去了。” 一天兩更,基本在零點後和中午兩點左右。 求支持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