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一首激扬的命运交响曲

一个旧上海滩洋车夫的女儿,12岁时沦为青楼卖唱女;14岁逃出火坑嫁与革命党人成为都督夫人,却不堪忍受封建大家庭和夫权统治,于29岁时毅然抛弃都督夫人的名头,选择离开;带着四个儿女两手空空回到上海打拼,历尽艰辛创办了上海锦江饭店。她的一生,开始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1900年,结束于香港回归祖国的1997年,经历了旧中国近代的政权更迭、战争饥荒多事年代,也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走向富国之路的时代,她的一个世纪,是中国近现代史风云变幻的缩影,更是一个女人不可多得的传奇。这本书,既是这个了不起的女人一生的缩写,也是她所生活时代的映照。

作家 墨三 分類 出版小说 | 13萬字 | 46章
§尽为光明故
从菲律宾马尼拉回沪后,董竹君整顿锦江时期,她一直希望和党取得联系,同时主动积极地去做一些有助于革命的事情。那时候董竹君刚刚经历完九死一生的回乡路,亲眼目睹了战争对人民的迫害,流离失所的百姓,被鱼果腹的难民,横在车站路边无人收殓的尸体,想到这些,她心中参加革命的愿望更加迫切。
董竹君回到上海不久,当时担任上海警备司令的杨虎来到凡尔登花园三十一号探望。董竹君知道他思想上存在矛盾,她希望杨虎能够投身革命大业,但此刻不在同一阵营,她也不敢暴露自己的政治倾向,就在一边旁敲侧击,暗示他,应该看清局势,为自己的前途着想。杨虎曾多次帮助董竹君解决一些创业上的难题,对此她十分感激,如今有机会劝诫他要多做为国为民之事。
杨虎当时很惊讶董竹君的一番劝诫,他知道董竹君一心扑在生意场上,不掺政治,只关心儿女与锦江的发展,却不曾想她对政治也是如此通透,真是女中豪杰。董竹君自称是身在局外和一心爱国所致。当时杨虎没有怀疑到董竹君的政治倾向,而后,更是多次和董竹君交往,颇多听取她的建议。
1945年春末到冬季,董竹君已经和党内取得了联系,并根据新四军城工部的间接指示,将一批男女青年送去苏北淮阴解放区。内战时期,到处都在抓捕共产党人,走到哪里都要受检查盘问,当时,这批青年男女经过扬州必须有通行证才能放行。董竹君几番思量之下找到了杨虎,谎称大后方来了几十名男女学生,因为抗战胜利要回家乡,但没有扬州的通行证。杨虎对她很信任,立马嘱咐秘书签了证件,这些青年男女拿着证件才过了扬州的封锁线。
董竹君记得,当初被送往淮阴县的青年中,有个叫李美珍的人,她是一个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年轻舞女。董竹君看到她时,追忆起自己的豆蔻年华,堂子里回荡着她清脆婉转的歌声,比起李美珍被人抛弃的命运,她算是幸运了很多,那个时候尚且有一个大英雄保护着她。那个时候,无依无靠的女子最为可怜!
董竹君对这个姑娘很同情,给她介绍工作,让她在服装厂当职员,自己养活自己。国璋给她补课,董竹君经常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给她帮助,鼓励她,让她重拾信心。并且逐渐启发她的思想,了解革命民族大义。李美珍获得了新生,走出了心底的阴暗,志愿做一名共产党人,加入了新四军,她希望以后再没有像她这般遭遇的姑娘。
同时,董竹君将保姆阿金十三岁的女儿也送到苏北解放区去培养。临别前,她们恭敬地向董竹君致谢。董竹君根据自己多年的经历留给她们一句话,革命工作如遇困难,必须跌下去再爬起来!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9日,又在长崎投下一颗。因此,日本帝国主义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正式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举国欢庆!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仍有内战,董竹君一方面担忧国家的发展安危,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在四川参军当兵的儿子夏大明。董竹君已经十几年未回过四川,与儿子亦是骨肉分离十几年,如今他的儿子分配到了中国远征军新一军,不久将远赴前线去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夏大明在香港九龙托人带信给董竹君,说军队暂时驻扎,不日将开往东北作战,此行一去,不知还能不能再见到母亲。董竹君深知战火无情,况且现在是她最不愿看见的内战,当她冷静下来之后当即叫国瑛去找杨虎,因杨虎是夏大明军长孙立人将军的老师,或许一番请求之下能给夏大明请假两周,回沪探母后再去前线。
那时董竹君和杨虎的关系甚好,在杨虎的帮助之下,国瑛把大明带回上海凡尔登花园家里。骨肉分离十几载,饱经磨难终聚首,当晚,母子抱在一起失声痛哭,董竹君终于将这个已经长得很结实的儿子抱在怀里。
董竹君对儿子讲述内战的性质。在家庭和进步同学以及地下党人的影响下,儿子本来就对国民党人发动内战极为不满,遂积极响应革命的号召,更是在下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和董竹君住同一里弄的一名医生叫林有泉,经常和她聊天,谈论国事,此人热心正义,有良好的医德。在受到董竹君的启发后,他热诚地参加革命工作。董竹君鼓励他为苏北解放区购买医药、仪器。有一次,为了让林有泉了解苏北的革命形势,董竹君亲自带着他到上海麦根路垃圾场去见一位姓宋的同志。
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为了隐蔽,董竹君装着很随意的样子,低声和他说笑。等数到那个门牌号,二人瞻前顾后,就和做小偷一样溜了进去,发现没有人盯梢才松了一口气。事后,董竹君想起来总是会掩面而笑,如她这么大胆的人也有这么胆小的时候。最终这位林有泉调到安徽,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以小见大,董竹君一直以来靠着对革命事业的理解和觉悟来影响身边的人,默默地给革命大业添砖加瓦。
当友人和地下党员危难甚至被逮捕的时候,董竹君不会置身事外,总是苦苦思索,以图救出这些国之栋梁!
1945年初夏,董竹君得知对自家有恩的张钖祺和两位共产党人被抓,她想到抓他们的日本人并不知他们的底细,必须掩人耳目,趁早把他们救出来。所幸的是她得知林医生给宪兵队队长治过病,于是她托林医生去找宪兵队长,首先给出金钱,再谎称被抓的几人是林医生的亲戚。一个月下来,才将这几人保释出来,此事一来有了林医生这层关系;二来还是靠着董竹君把握人心,投石问路,上下打点才成功。
还是在这年,董竹君受到党的指示,要她创办秘密印刷所,准备在新四军进攻上海之时,印文件、指示、宣传品之用,并由她出资与城工部来沪的任百尊协助办理。对于党的要求,她总是一丝不苟地做好,当时她正在整顿锦江二店,经济周转紧张,但还是从店中抽出一笔资金用在建立印刷厂上。再由任百尊出面着手秘密盘入马浪路三七七号(今名马当路)的永业印刷所。
其后,田云樵、张执一同志先后到沪,后者更是在周恩来的安排下领导董竹君开始党的工作。周恩来一行对董竹君的爱国举动很是称赞,认为她是巾帼不让须眉!董竹君开设的两家锦江,在明面上很有地位,大家都知道董老板不喜欢政治,只是爱国和做生意,这也是这两家店能成为地下党秘密安全联络点的便利条件!
“永业”开始营业不久,为掩护工作和革命同志,董竹君觉得凡尔登花园房子既不方便也不够居住,于是就另在迈尔西爱路(今名茂名南路)一六三弄六号租下一二层和一楼后面小间、厨房、汽车间。董竹君为了起到掩护作用,平时也不和他们说话,而是约一些有职业的中青年常来一起打扑克牌,以此避开警察的注意。
任百尊自从与董竹君由菲律宾回国开始共同工作起,董竹君一直在政治上掩护他、营救他,经济上帮助他,直到解放。
正是利用董竹君的便利条件,在上海的同志才得以顺利地开展策反敌人的海、陆、空军的工作。如果说面前是一条河,董竹君就是那个搭桥的人,她一直默默无闻,但她的所作所为无不被这些革命同志敬佩。
她,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是革命事业中的铿锵玫瑰!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