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贤妻

作家 闫灵 分類 古代言情 | 29萬字 | 108章
第36章
    三个女人很顺当,匆匆按李政亦的话办去了——

    以李政亦的官场经验,打发那大胡子自然不成问题,除了缴下五千两的银票做军费外,还私自送了那大胡子五百两纹银,这么一来,也算稳住了他们,相信这般的财力足以让他们一时半会儿不敢动李宅,因为还要继续压榨,而趁这空档,他要想办法将家人送出去——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银子的原因了,他需要钱来办事。

    ***

    李政昔是下午到得家,一到家便被二哥拉进书房商量事情,连吴氏都不知道他们弟兄俩想做什么。

    隔日一早,李宅又接待了不少衙门的人——有利益的地方当然有人愿意来,谁不想弄几个铜板花花,李政亦一径地热情接待,家里那点银子也如流水般的往外倒——

    莫语想着政亦的话,猜到可能要走,当天晚上就收拾好了两大包的东西,收拾完一看,这哪里像是逃命,完全是在像在搬家,于是再一件件地往外扔。

    ——都是自己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家当,这也不舍,那也不愿,不过总归是性命重要,该扔得就得扔啊。

    第二日的晚上,李政亦刚送走一批衙门里的人,一转身跨进后院,随手脱掉华丽的外袍,以里面的灰色布衫示人。

    李政昔也从后院急匆匆迎过来,低道:“二哥,外面都打点好了,大哥那边的人也到了,咱们可以动身了。”

    “我知道了,我去叫各房起来,你到门房去,把五十两银子给门房安家之用,告诉他,明早照常开门。”

    李政昔应声去了门房,李政亦则到后院的各房交代。

    今晚,他们要随着运粮队一起出城——

    ***

    一个随意压榨百姓的政权,**是必然,有**自然也就有漏洞,而漏洞自然也就有人钻。

    在有孩子的前提下,若想悄无声息的消失,必然就要趁他们熟睡的时候。只是全部的孩子都入睡了,唯独李乔乔小姐今晚精神可嘉,不哭也不闹,就是睁着一双大眼睛四下好奇, “这样不行,万一她半路闹腾,岂不大家都走不了,你们先走把,别让这丫头给耽误了,我过一会儿跟上就是了。”莫语担心女儿一闹,全家都走不了,真是被这臭丫头给气死了,专挑这么紧要的时候来精神。

    “不行,运粮队按时出城,耽误了时间,你就坐不上了,大嫂,你多哄着点乔乔,不让她哭闹也就是了。”政亦自然不能把莫语一个人丢下,否则大哥那儿不好交代。

    莫语蹙眉,瞅瞅怀里对自己咧嘴笑的丫头,如果她能乖乖睡觉,她叫她娘都行。

    “我来吧。”暗处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惊得大家都愣在当下。

    “政……政然?!”吴氏低叫,忙不迭地想从拉木头的马车上下来。

    “母亲,别下来了,运粮队快到了,别耽误了时间。”叙旧有的是时间,不在这一时半刻。

    若非众人在场,莫语非抱住丈夫不可——他一来,她什么都不怕了。

    “政亦,一会儿你到最前面,那个守城的将官你认得,好说话。政昔,你随母亲她们一起夹在运粮队里,记得把孩子们藏好,不要露得太明显,否则政亦这边也说不过去。”一边接过妻子手上的女儿,一边吩咐两个弟弟,“我跟你大嫂在最后面。”万一女儿哄不住要闹,他也方便行事。

    政亦听吩咐去了前面,政昔则赶紧将母亲安排好,一家人躲在小巷里,直待运粮队的马车过来,在一声猫叫后,政亦与买通好的运粮队长交谈几句,随即将巷子里的家人招了出来。

    一家人,三两马车,马车上盖着草帘伪装成运粮车,前后由三兄弟以及李政然带来的四个人压着,插在运粮队里,一路往东城门而去。

    为了方便过城门,李家的女人都换成了布衣男装,头上戴着几乎能盖住半张脸的毡帽。因为实在太宽松,莫语不得不用一只手提着帽檐,脚下却不敢怠慢,紧跟在丈夫身侧装作推车的样子,女儿就在他们夫妻俩手旁的粮草堆里,伴着车前那晕黄的风灯,小丫头咬着手指冲亲爹乐呵——她可不晓得眼下的情势多紧张。

    途径城门时,因为银子使得足,查得到也不算严,还发生了一件颇好笑的事。

    在例行检查时,李家的大孙子在梦中咯咯笑了两下,差点没把钱诗诗给吓死,满以为这下完蛋了,结果那例行检查的人在狠狠瞅了一眼草帘子下面后,什么也没说。待他走到最后面时,正巧李家小孙女——乔乔小姐受不了草帘的覆盖,一双小手直接把草帘的一角挠了起来,一双水光光的大眼正好跟检查的人对上——

    莫语的心差点快从嗓子眼飞出来!

    那检车的人叹口气,这也太明目张胆了把,让他怎么放水?忍不住想出声呵斥,却在瞅见李政然的表情后哑火……这人的眼神跟刀子似的,扎得杀人后背起寒毛,看他那表情,恐怕只要他一发出声音他就能把他弄死,于是硬生生闭上嘴,什么也没说——入黑骑军第一件要练习的就是杀气,与胡人对阵,没有吓退虎狼的杀气那可是要吃亏的。

    吱呀呀——伴着单调的马车声响,李家人有惊无险地出了城。

    ***

    一出城,李家的马车便与运粮车队分道扬镳,紧接着就听到一阵混乱的马蹄声从官道上路过。

    李政然蹲在高坡上,望着运粮队离去的方向,心道这大阳城的领军将领还算布置严密,可惜下面人不怎么争气——明天下午白家军要攻城,他就是趁着进城打探消息的空档与政亦商量着把家里人一起带出来,现在得赶快让他们离开,待在这里一来不安全,二来,他也无暇顾及,再者,政亦、政昔都是读书人,没见过这种兵荒马乱的场面,担心他们应付不了,还是找个安全的地方先让他们安顿下来再从长计议吧。

    站起身,从腰上摸出一根铁管用力插入草丛做记号——他们是来勘察军情的,摸透贼兵的屯兵布阵状况以及周围的地势地貌,方便临阵应对——这座高坡下正对官道,地势相当不错,必要时刻可以占据拒敌。

    做好标记,李政然转身来到坡下,家人都聚在马车周围,因为不敢点灯,四下一片灰暗,好在天上还有一弯月牙赐光,让人至少能认得彼此是谁。

    “政亦,你们随王虎先退到山里去,阳城周围这几天有战事。”李政然一边交代,一边从马车底下抽出两柄刀剑分别交给两个弟弟,“山里野物多,防着点。”

    “大哥,你不留下?”政昔问。

    “这次攻阳城,我们骑军是头阵,我自然不能留下,待攻下阳城我会过去接你们。”

    “政然啊,你可千万小心着点。”吴氏抱住长子的手,眼泪都快出来了。

    “母亲放心,阳城这些人没多少作战经验,应该不难打,我不会有事。”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但在自己的母亲与妻子面前可不能说,自然要胸有成竹才能让她们放心。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