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到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秦武卒,王翦忽然高声道:“必胜?必胜是秦武卒的信仰!” 胡亥轻轻地摇了摇头,“秦武卒的信仰就是,” 脑中一个低沉的嗓音唱起大秦帝国的主题曲,这也是胡亥认为最能代表秦武卒的歌。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胡亥的声音越来越高亢,整个人都处于极度兴奋之中, 面色潮红,声音沙哑, 可即便如此,整个人依旧竭尽全力地纵声高歌,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一旁的王翦见过胡亥顽劣不堪,见过胡亥足智多谋, 可眼前胡亥这副模样却是他从未见过的! 忽然,隔壁传来一个振聋发聩的合唱, 被吓了一跳的胡亥连忙看向王翦, “谁?唱得如此跑调……” 未等王翦解释, 王贲将书房门一把推开,迈步而入,神情激动的请求道, “公子当为我军铸魂!” “军魂?”看着王贲,胡亥重复这个在他概念中应诞生于后世的词汇。 王贲以为胡亥不懂,便耐心道:“公子可知赵军?” “被坑杀了四十万的赵军?” 没办法,被钉在耻辱柱上的赵军。 “没错,那可是泱泱四十万兵卒啊,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不少人,为什么会在武安君面前失去抵抗的勇气,只能哀嚎着眼睁睁等待自己被坑杀?” “我曾与家父商讨过关于秦武卒未来的路,当一支军队战损一成,仍勇武抗敌,那是因为士卒个人武力;” “当一支军队战损三成,仍勇武抗敌,那是因为军队的战术素养高;” “当一支军队战损五成,仍勇武抗敌,那是因为整个军队拥有难以想象的胆魄!” 说到这里,王贲唏嘘感叹,“在我与父亲的构想中,能否会有一支军队会战至最后一人,其余全员战死,仍丝毫不退坚守阵地……” “越是经验丰富的将领,越认为这个想法是痴人说梦,我大秦武卒拥有天下人难以想象的勇武、素养以及胆魄,在一场大规模战役中,能承受的极限也不过五成战损,那还得是我与父亲同在才有可能……” 通过王贲的描述,胡亥的脑中瞬间想起一支军队, 记得早期上论坛的时候,他曾经看过一个帖子, 将华夏历史上所有一统国家的军队捉对厮杀,每次冠亚争夺战都是秦军与解放军来竞争, 哪怕是有着厚古薄今通病的网友,在这个选择上的答案也是一致的, 那就是我军必胜。 常德保卫战,师长以下阵亡几乎十成十,长津湖战役,战损比更是夸张到超过百分之百…… 但凡了解一点,没有不热血沸腾的! 这也是大秦帝国在拍摄时求助当地军队的唯一原因,只有我军才能演出历史上那支战无不胜,横扫寰宇的秦军。 经过王贲一对比,看来秦军所欠缺的,就是军魂! “我儿说得没错,这个问题早已是老夫的一块心病,本以为会带入墓中,万万没想到公子竟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胡亥第一次看到王老将军如此激动,整个人面色潮红,兴奋得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