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信任危机一旦爆发,大家就会立刻排队到大明皇家银行取钱。 崇祯辛辛苦苦布的局,就打水漂了。 一次不信任,以后还想发展银行业? 那就比登天还难了。 便在此时,外面有人敲门。 陈子龙连忙去开门,是皇家银行前台掌柜周道吉。 “大人,城南的李员外和张员外来取钱了,说是要把所有的钱全部取走。” 陈子龙道:“你先让他们在会客室等一会儿,给他们沏好茶。” “是。” 陈子龙回来了,说道:“陛下,这个李员外和张员外,在咱们这里分别存了8万两和10万两,是最大的两个客人。” “18万两,540两的利息。”崇祯算了一下,毫不犹豫道,“给他们。” “陛下,这……要不臣去跟他们说一说,让他们再存一年。” “不必了,给他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留住钱,而是兑现诺言,稳定人心,来多少人,就按照规矩给他们多少钱。” “是,臣先出去处理这件事。” 陈子龙出去了,出去后,其他人都陷入沉默。 这笔账,怎么算,都有点亏。 这样算下来,徐光启和毕自严现在都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想要皇家银行赚钱,就必须多贷款,贷款后,还必须保证北京制造局每年能赚足多余的钱来还利息。 毕自严不无担忧地说道:“陛下为何一定要建立银行,朝廷有钱拨给北京制造局制造那些新商品,老臣以为并不需要从银行借钱。” 崇祯当然知道这个道理,银行的钱,那都是老百姓存进来的钱,严格来说,不是朝廷的钱,朝廷还要每年给利息。 以现在的形势来看,不划算,朝廷自己又不是没这点钱。 这也不能怪毕自严,毕竟他是古代人。 银行在国家当中充当的经济调控中心,其作用绝对是惊人恐怖的。 这不仅仅只是普及纸币这么简单,普及纸币也不是非要银行不可。 但是想要实现四位一体的世界大格局战略,就必须要有银行。 例如以后让大海上的交易都用大明银钞,大明皇家银行印钱就可以割世界韭菜。 那个战略现在要跟毕自严他们解释起来,太麻烦了,必须得等银行有一定的效果之后,再跟他们说,他们才能真正理解。 崇祯简单解释道:“银行看起来现在还是个累赘,等过几年,粮食丰收了,大家都有闲钱了,商业大发展了,商贸的机会多了,钱好赚了,银行可以在民间扶持民间商人了,到时候作用就大了。” 这至少是五年甚至十年以后的事情了,毕自严和徐光启听完,皆是微微一怔,他们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上面去。 被皇帝这么一说,才意识到,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 这……这不是朝廷放贷吗? 民间肯定也有放贷的,但他们没想到皇帝居然想做放贷? 朝廷做了放贷…… 两人仔细一想,似乎也不是不可。 若是大明真的有那一天,天下的商业,可真的就有了助力的引擎了。 不多时,陈子龙便回来了。 崇祯道:“今年北京制造局从银行直接贷100万两,朕要将北京制造局扩建,朕会跟曹化淳说的,今年必须在十个州府开设制造局,徐爱卿,你们也要做好增加规模的准备。” “从原材料的种植、采集,到运输环节,要全面提升起来,今年年底,每天生产的香皂总量要达到10万盒,香水要达到1万支,卫生纸要达到5万,牙膏的数量也要达到5万支。建立5个织布厂,跟宋应星说,在北直隶买田种桑树、麻,大量供给给纱布厂,民间也可以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