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朝局大动荡,皇帝一口气杀了那么多官员,保守派高不高兴? 当然高兴! 甚至私下里那是弹冠相庆啊! 一下子空出了那么多位置,接下来一两个月,朝堂上主要的事情是什么? 是推荐官员! 保守派感觉自己的春天要来了,这几天他们不干别的,就疯狂到处笼络人,私下里列名单,努力回忆谁给自己送过钱,哦不,谁更加清廉正直。 总之,这段时间,就是京城许多官员重组的时候。 而且还遇到了来年新农政大力推行,保守派的官员和新政派都在这段时间开始四处找人。 谁推荐的多,在未来的朝堂上,谁的腰杆子就更硬,这是基本的道理。 三天,仅仅只是三天,二十几个推荐名额就扔到了吏部。 而且因为这件事,有些官员还在吏部门口大打出手,相互比谁的拳头更硬一些。 一时间,吏部又成了舆论中心。 如果自己推荐的官员被吏部批驳了,甚至会有官员跑到吏部门口大喊大叫,骂吏部那些都是毒瘤,都是收了钱有黑幕的。 一些言官最近也不骂孙承宗了,转身开始骂王永光,骂他卖官,骂他恬不知耻。 总之,这段时间,为了补充官员,是风波不断。 而崇祯呢? 崇祯才懒得去管这些事情,他只要保证核心位置上的人才是他想要的人,其他人,要靠一套完整的制度去管理的。 毕竟这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小团队。 那些官员就由着他们去推荐吧,反正吏部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是新政派,至少可以保证推荐的官员,相当一部分是改制派的。 这就是皇帝要一口气清理吏部四大郎中的原因。 十二月二十三日。 崇祯刚和徐光启商议完北京城新城区的规划蓝图,就收到了曹化淳的奏疏。 不仅收到了曹化淳的奏疏,还收到了许显纯的奏疏。 曹化淳现在在哪里? 在苏州! 许显纯呢? 在南京! 曹化淳说了啥? 关于苏州那边的各种事情。 例如有人开始在南京开彩票局,现在俨然已经演变成赌博的了。 崇祯大笔一挥,给朕关掉。 彩票局民间不能随便开,要不然有人借此名义割穷人的韭菜怎么办? 再例如,南直隶已经有十几个富商在做香皂和香水的生意,苏州的最多。 据许显纯说,南京城也不少。 现在民间相当一部分人见识到了这种新商品的利润,大家已经加入进来了。 甚至还有人开始做卫生纸,开始做怀表、手表、钟和玻璃镜子的生意。 就在今年,民间诞生了一批这种新商品的商人。 人们亲切称呼这种商业为新商贸。 每一个正在尝试做的商人的名字都在许显纯和曹化淳的奏疏里。 崇祯看完之后,不由得感慨。 有意思啊,这大明朝南方的商人,确实一个比一个厉害。 这么快就开始抓商机。 难怪后世的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说明末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而南方的商业是空前发达的,传统的中国,商人地位非常低,但是明末南方的商业氛围是有史以来最浓厚的。 尤其是隆庆开关之后,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内流到大明朝,更加促进了商业的发达。 例如徐光启的祖父,就是隆庆开关的时候发家成的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