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娘家

※原以为这是种田文界的一股清流,到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一股泥石流。※赵思穿越了,一夕之间,成了村姑赵四娘。苏破天际的剧情,帅裂苍穹的男主……想太多了,这些统统都没有!惟有各路极品滚动出现。且看赵四娘如何手撕极品,带着家人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步一步走上人生...

作家 璇源 分類 现代言情 | 114萬字 | 434章
第 67 章
    等到回来的路上,当赵永忠见买了这么多布,提出第二天再送李家些尺头时,赵四娘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这才得知了其中的原委。

    原来十几年前,赵永忠刚一成亲,家里就打发他去镇上做零工。同样是在镇上干活儿,给自家看铺子的赵永年能得到五文钱的饭贴,去隔壁面馆叫一碗汤面回来当晌午饭吃,而做体力活儿的赵永忠却连一文钱茶钱都得不到,只能吃自备的干粮。

    镇上的零工并不太好找,幸运的是,由于里正家的介绍,赵永忠多半时候能够在梁记找到份儿活儿干,而当年李家的饭铺就开在梁记的旁边。过世的李翠萍她爹李忠强偶然发现未来女婿的三哥蹲在墙角边嚼着干巴巴的干粮充饥,心中不忍,便招呼赵永忠进去吃饭,实诚人赵永忠当然不肯了。在李忠强的一再劝说下,赵永忠才肯喝下一碗热汤。后来但凡赵永忠去梁记打工,李忠强都会给他送去一碗热汤。这一送就是好多年,直到李家的饭铺停业为止。

    这份情赵永忠一直都记在心里,一直想要报答李忠强。只是他身无分文,眼见李家陷入困境,就只能站在一旁干着急。如今家里的境况好了些,赵永忠当然想要尽自己所能去报答李家了。

    “小姨,虽说那位李家爷爷已经过了世,可这份恩情咱家永远记得!现在好不容易有些能力了,怎么能不去报答一二呢?”赵四娘一脸郑重地说道。

    “四娘啊……”赵永忠听小闺女的道出了他的心声,直感动得不知该说些啥好。

    “爹,咱们好好干活,多赚些钱,争取在四叔成亲时多送些礼金!”赵四娘加油鼓劲道。

    “诶!”赵永忠重重地点了点头。

    赵三娘见到他们父女俩旁若无人的互动,撇了撇嘴,心里嘀咕道:自个儿受了赵乔氏的误导,以为李家人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才对人家不冷不热的。和妹妹知恩图报的高大形象比起来,自个儿就显得有些忘恩负义了。哼!说到底都是赵乔氏那老妖婆不好!

    由于这会儿离晌午还远,铺子里的客流量不是很大,闲不下来的赵永忠就带着赵三郎,把王和泉送来的坛坛罐罐分成好几趟,小心翼翼地运回了姜家。

    等父子俩回到铺子,姜氏姐妹俩就开始忙起了一家人的晌午饭。一家人吃过饭不久,就迎来了铺子的第二个高峰时段。

    虽然说今天没有商队上门,接近晌午时分铺子里还有不少汤水和菜肴没有售出。可是因为客人们口口相传,在码头上打工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儿有家物美价廉的铺子,很多人都愿意来铺子里消费上一两文钱。于是没一会儿功夫,吃食就基本上销售一空,使得不少晚来一步的客人跌足长叹,直呼来晚了。

    还没到正午,一家人就有说有笑地带着家伙事儿回到了姜家。

    到了院子里,却没有看到杨氏和姚氏的身影,问过姜华后才知道,婆媳俩吃完晌午饭,就又跑去磨番薯浆了。

    姜氏一跺脚,刚要和姜月娥一块去石磨那儿把杨氏换回来,就看见婆媳俩一人拎着一个沉重的大木桶回来了。

    “娘,不是让你在家带带梨花就行了吗?干嘛跑去干这么累人的活计?”姜氏一面说,一面抢上去将杨氏手里的木桶接过。

    杨氏笑道:“这点儿活计算啥?以前在船上风吹日晒,干的活计比这不知辛苦多少倍,你娘我不照样干得好好的?你呀,尽瞎操心!”

    姜月娥也劝道:“这些活儿都有咱们呢,以后你就不要管了。就好好在家享享福吧!”

    杨氏摇了摇头,拒绝道:“你娘又不是七老八十了,我今年五十岁还不到呢!哪里就到了享福的年纪了?真让我天天闷在家里啥都不干,那才会闷出个好歹来呢!”

    赵四娘想了想,说道:“确实,老是闷在在家里什么都不做,那样反而对身体不好。不过外婆,您也不能刚吃完饭就去干活儿呀?而且虽说如今才是初春,可这儿正午的日头也挺烈的。您这样顶了个日头,要是晒出个好歹来可怎么办?”

    杨氏一听,心里甚是欣慰,说道:“还是四娘最懂我的心啊!四娘说得对,这个时辰是不合适。唉,其实我也不想挑这个时候的,只是……”

    见杨氏欲言又止,姚氏解释道:“我和娘一大清早就去挑了几筐番薯拿去洗干净了,原本打算吃晌午饭前全部磨好的,可是去了好几趟,石磨那儿都有人。虽说乡亲们见咱们来了,都愿意让咱们先用,可娘不好意思抢着用,就坚持把番薯先挑了回来。后来想想,就挑了晌午这个肯定没人的时候去了。”

    姜氏听了,叹道:“乡亲们知道咱家做生意,都把石磨紧着咱家用。他们都是等咱们用好了,才跑过来使。我看了心里也过意不去呀!”

    赵四娘沉吟道:“确实,咱们每天又要磨豆浆,又要磨番薯浆,老是占着石磨……这样吧,反正咱们手上也有几个闲钱,不如就买个石磨回来吧!”

    姜氏反对道:“我看石磨就不用买了吧!咱们就吃点苦,趁着人家不用的时候……”

    赵四娘劝道:“娘,节省是好事儿,可是有时候该花的钱它就得要花!咱们家的活计可不少,有功夫跑去一遍遍地查看石磨空不空,倒不如把那心思直接花到活计上面。毕竟石磨它也不值几个钱,为了那点儿钱真不值当!”

    经过赵四娘的这一番劝说,大家都同意添置一个石磨。

    ☆、第五十九章 公心私心

    “对了,外婆,咱家的辣椒是不是没多少了?”赵四娘不经意间看到屋檐下那几串零散的辣椒串,关心地问道。

    杨氏点头道:“是没多少了。辣椒这东西也是去年才开始种的,图个新鲜也种了不少。可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就和番薯一样卖不上价,只能留在自家吃。不过从去年吃到现在,也没剩下几串了。这几天你做肥肠啥的,给用得差不多了。”

    “那您下晌替我去村里买些回来吧!”赵四娘央告道。

    “买?”杨氏原想说去问人家要一些就行了,不必花钱买。可想到铺子里要用的辣椒肯定不在少数,哪好意思去要太多回来。于是她问道:“买的话,给多少钱一斤呢?”

    “能存到现在的只能是干辣椒了,这一斤干辣椒可得好几斤鲜辣椒才能晒成……外婆,您看给一文钱一斤成吗?”赵四娘问道。

    “成!怎么不成?就这价钱,乡亲们肯定抢着卖!”杨氏笑道。

    “那就买上三十斤!”赵四娘决定道。

    杨氏大吃一惊,忙问道:“三十斤?这会不会太多了?”

    “你要相信四娘,四娘说买多少,咱就买多少!”不等赵四娘答话,姜老爷子就吩咐道。

    赵四娘笑道:“一点儿都不多!以后铺子里要用到辣椒的地方会有很多,而这会儿离新鲜辣椒收获的季节还有段日子。所以说,三十斤只少不多。”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