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哥不好,让妹妹你为难了。要不大哥把肚肺汤先盛出来,等你下好面后我再把它倒回去? 赵四娘刚要张口,收拾了一堆脏碗回来的赵四郎听他大哥这么说,奇道:“下面条干嘛还要换水?直接下不就行了?” “直接下在肚肺汤里,汤还能好喝吗?”赵四娘恶声恶气地问道。 “妹妹你不是说,肚肺汤里至少要有两片肚肺才能卖……”赵四郎话还没说完,就被赵四娘毫不留情地给打断了。 “你还知道是两片啊,两片!” 赵四郎用油腻腻的手摸了摸脑袋,他很困惑:妹妹说的每碗至少要放两片,他明明都照做了呀?每碗都放了两片以上。可妹妹为什么还这么生气呢? 赵四郎虽然百思不得其解,可直觉告诉他,现在决不能和妹妹再讨论这个问题,否则他会被喷得很惨。 于是他弱弱地说道:“咱不提碗里的,咱就说锅里的。我其实就是想说,锅里一片肚肺都没有了,肚肺汤是卖不成了,还不如用来下面。” 赵四娘只觉额角突突跳个不停,飞快奔到汤锅前用勺子一捞:很好!本来应当能卖五十碗的肚肺汤,现在卖了还不到三十碗就跟清汤一样了!很适合下面嘛! 赵三郎一呆,而后急道:“这可怎么办好?” 赵四郎疑惑地看了看大哥,刚刚不是担心没法子下面吗?这会儿有现成的热汤,大哥怎么还是一副很担心的样子? 忽地榆木脑袋仿佛开了窍,赵四郎傻傻地问道:“没有肚肺汤做面汤,光有面可以卖吗?” 只见兄弟俩或呆或傻都直愣愣地瞅着赵四娘,一副等着她拿主意的样子。 赵四娘不停在心里劝告自己:不要发飙,不要吼人,回去再狠狠收拾他俩。 暂压住怒火的赵四娘用勺子舀起一小份儿温热的黄豆炖猪蹄,递给赵三郎,交代他道:“你先把这个拿去送给点面的那桌客人,说不好意面条要请他们再稍等一会儿,这碟菜是送的,让他们先开开胃。” “妹妹,面汤不是……”赵三郎疑惑道。 “还不快去!是不是要等客人都跑了,你才高兴?”赵四娘低吼道。 赵三郎被自家小妹凌厉的气场所震慑住了,吓得忙跑开了。 “你,去帮我把那盆鱼丸端过来!”赵四娘一面支使赵四郎,一面麻利地把锅里的肚肺汤盛到木桶里,接着往空锅里倒入半锅清水,吩咐姜小虎改烧大火。 这时,赵三郎又蹭了过来,问道:“又有几个客人点了面汤,咋办?要回客吗?”见赵四娘又要发飙,忙道:“是外公让我来问的。” 赵四娘一抬头,果然见外公身边围着几个尚未就座的客人,想来是在等回复。 送上门儿来的客人怎么能让他跑掉?赵四娘忙吩咐赵三郎道:“就说有!先请他们坐下来等!” 说罢,赵四娘就回身查看水烧得如何了。还好,大锅本就是热的,再加上大火一烧,水已经烧开了。 于是赵四娘从赵四郎端来的盆里舀了一大勺鱼丸丢进锅里,只等水重新滚了两滚,就将丸子捞起,三个三个地放入碗中。然后又舀起一大勺桶里的肚肺汤,均匀地倒入每个碗中。最后再撒上一把青蒜花,救急版肚肺汤算是大功告成。 做完这些的赵四娘把正忙着收桌子的兄弟俩招呼过来,指了指灶沿上摆着的汤道:“把汤端给客人的时候,跟客人说:咱家的面汤是用肚肺熬制而成的,为了让面汤的口味更加醇厚,每碗都会加一些肚肺,不巧的是今儿肚肺都用完了。不过难得客官肯赏脸,愿意花一文钱买咱家的面汤,咱不能就这样把清汤卖给您,于是就往每份儿汤里加了三个咱家秘制的鱼丸。平时六个得卖一文钱,今儿白送给您三个尝尝鲜!” 赵三郎兄弟俩对视了一眼,妹妹说的话咋让他们觉得有点儿水分呢?可又说不出到底是哪儿不对。 赵四娘见兄弟俩不动,哼了一声,于是两个孩子乖乖地端着面汤跑了。 ☆、第三十二章 不见踪影 话说赵三郎兄弟俩奉命去给客人送面汤,赵三郎记性甚好,他把赵四娘的话原原本本地转述给了客人;而赵四郎一则年幼,二则害羞,只能结结巴巴地表达出:“汤里没有肚肺,换了三个丸子”的意思。 不过却没有一个客人计较汤底被换了。为啥?飘着青蒜花的奶白色汤汁上,若隐若现地漂浮着三个洁白如玉的丸子,看上去要比原先的肚肺汤更加诱人。更何况他们不过就出了一文钱买面汤,现在不但给了这么一大碗ròu香四溢的热汤,还附送了三个价值半文钱的丸子,都这么实惠了,他们还有啥好抱怨的? 听见性急的客人尝过鱼丸后直夸好吃,其他人也迫不及待吃起来。一尝之下,果然鲜美无比,又清脆爽口,再喝上一口肚肺汤,简直是人间美味。 这时忽然有人惊叫起来:“快看!大家快看那个小姑娘在做啥!” 一时间面铺里的人都望向了那个人手指向的灶台。只见赵四娘面色从容,站在离灶台有三尺的地方,左手托着一团三和面,右手拿着一把削面刀,运刀如飞,一片片面片如同朵朵飞花,沿着弧形的轨迹,精准地落入了沸水锅中。众人见了,不由得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由于赵四娘削出来的面片颇薄,不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当四碗配上救急版面汤的刀削面热气腾腾地被端上那四位点面的客人的桌上时,大伙儿都不约而同地围了过来。只见碗里的面片基本上大小一致,都是两头尖尖,中间稍宽,如同柳叶一般,煞是好看。 那四位客人方才欣赏了赵四娘削面条的绝技,见面条上来了便急不可待地吃了起来。嗯,面条和昨天吃过的手擀面一样很劲道,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才饱了眼福,他们觉得这刀削面吃在嘴里滑溜溜的,更加有嚼劲儿了,只觉回味无穷。 其中一位客人吃得尤其的快,一会儿工夫,一大碗面就呲溜溜地下了肚。等他埋头把三个滑不留手的丸子全扒进嘴里,一抬头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大伙儿都在盯着他瞧,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笑道:“这面实在太好吃了,怎么都停不了口哇! 那客人的一个同伴也把面条给飞快地解决了,笑着说道:“咱们几个是从下塘村来去镇上打零工的,大伙儿应该知道下塘村离镇上可不近呐!咱们要是在家里吃过早饭再去镇上,估计刚到镇上肚子就得饿了,所以咱们几个都是去镇上吃碗面啥的当早饭。昨儿经过这儿的时候,被铺子里的ròu香味儿给吸引了进来。听说一碗带ròu汤的三和面面条只要三文钱,就在这儿吃了。没想到这三和面呀,比那白面都要顶饥,咱们几个干力气活儿干到中午都没觉着饿,所以今儿一大早又过来了。” 乡里人?大多勤快,农闲的时候很多人会出来打零工赚点儿现钱。家境差的为了多赚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