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徽妍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听到的那句相似的话,不禁愣了愣。 吃吧。”王萦拿起一块米糕,塞到她手里。 徽妍咬一口,温香软糯,不禁心满意足。 说来,她和这个妹妹,从前一直很亲密。徽妍大王萦九岁,王萦识字都是徽妍教的。在长安的时候,徽妍无论做什么,王萦都喜欢跟在她后面,包括时不时去庖厨觅食。徽妍曾经觉得照顾她很烦,常常躲开她,自己去玩。但是到了匈奴之后,她又时常怀念王萦眼巴巴跟在自己后面的样子,后悔自己不珍惜。 她把王萦拉到身旁,一起吃米糕。 你平日在家做什么?”徽妍问。 看书。”王萦说。 真的?” 假的。”王萦吐吐舌头,小声道,我会关上门,翻窗出去玩,二姊,你千万莫告诉兄长。” 徽妍笑起来,抱了抱她。 二姊,”王萦埋头在她怀里,低低地说,你不会再走了,是么?” 不会了。”徽妍抚着她的头,我再不会离开你们。” *********************** 举办宴席的当日,宾客盈门。 来的都是父母两边的亲戚,徽妍大多不认识,只能跟在母亲后面,听着家人传报,微笑一一行礼。 四位叔伯也来了,各自带着家人,有一大群。 这是徽妍?”大伯父王和六十多岁,身体胖得几乎腰带都要勒不住,笑起来眼睛都几乎不见,回来甚好!从匈奴回来,可喜可贺!” 徽妍行礼:多谢伯父。” 二伯父王佑,四叔父王叙,五叔父王启也来相贺,人人皆是福相。 伯母和叔母们则围着戚氏说话,你一言我一语。 徽妍去了匈奴回来,长得都快认不出了!” 听说匈奴风水伤人,依我看也未必,徽妍可是越长越好。” 你这话说的,徽妍小时候在长安,你见过么?” 那时确是见不到!徽妍可是宫学中的侍读,我等平头百姓岂可轻易见到,呵呵呵……” 说了好一阵,亲戚们才去堂上,在席间坐下。 长姊怎还不来?”王萦来到堂前,踮着脚不住往外望。 徽妍亦是此想,问曹谦,长姊那边可派了人去告知?” 告知了,”曹谦道,大女君还说一定要来。” 话音才落,大门外忽而出现了两个身影,徽妍定睛看去,不禁露出笑容,那正是她的长姊王缪和姊夫周浚。 王缪排行第二,大徽妍六岁,如今虽已经年近三十,却仍面容娇美,走进门,似门庭生光。 徽妍和王萦忙迎上去,与二人见礼。王缪将她扶起,端详片刻,微笑,长大了,可不是小女儿了。” 话语虽短,徽妍听着,心中却是一酸。 从前在家中,长姊就总说她是小女儿”,姊妹两人藉此拌嘴,一直拌到王缪出嫁。徽妍去匈奴之后,姊妹二人八年不曾相见,也不曾通信,如今见面,心事澎湃。徽妍望着姊姊,那张脸虽未改,笑起来却已经有了些淡淡的纹路。她握着王缪的手,说不出话来。 周浚在一旁见状,拉拉王缪,笑道,莫小女儿长小女儿短了,如今的小女儿不是萦么?” 王萦愣了一下,笑嘻嘻地说,姊夫此言在理,小女儿是我!” 徽妍和王缪破涕为笑。姊妹三人相携,一道上堂。拜见了母亲和亲戚们之后,又一道入席。 宴上宾客实在太多,聒噪不已。不过徽妍在匈奴做女史的时候,经历过胡人们聒噪百倍的宴席,倒是不以为意。 用过膳后,男子聚在一起饮酒,女眷在坐在一处聊天。未成年的儿女们到处奔跑玩耍,吵吵闹闹。 徽妍到底是女流!”男人那边不知说到了什么,一个堂兄醉醺醺地站起来说,我若是你,伺机一刀斩了单于,扫除边患,陛下定然封我做个万户侯!” 莫瞎chuī!你尚书也背不下几篇,做得女史么!” 众人哄堂大笑。 徽妍今年,可有二十五了?”一位伯母问。 刚满二十四。”徽妍道。 不小了,”那位伯母语重心长,对戚氏道,如今既然回来,还是尽早婚配才是。” 可不是。”一位叔母吃着果子,要我说,当初就不该送去做什么女史,还不如我等生在乡间的女儿,早早成家。” 王萦听到这话,脸色变了变,看向徽妍。 徽妍却似未闻,笑笑,没有答话。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王缪见徽妍不语,道,去年兄长在后园中新载了好些花树,不知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