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人前两天收了些好处,就说道:“要说经验,我觉得林家在买卖米粮的生意上更有经验,这县城里八成的米粮铺子都是他家的,好多年了。” 他又看了下郭毅,问道:“郭大人怎么看?” 虽然知府大人的品级比郭毅高,但毕竟郭毅是上面派下来的,代表的是天子和户部,他的意见知府大人也是要尊重的。 郭毅是仔细比较了两份方案的,他把两家呈上来的纸折铺开,说道:“周大人,刘大人,你们仔细看看他们两家的方法。林家写的方法笼统大意,很多细节都没有,也只考虑了一季的问题。” “而昌隆粮铺这边,条理清晰,方法实际可行,而且他们不止把夏收怎么做考虑了,还把秋收的粮种要怎么推广也考虑进去了,一下把推广的范围扩大了几个县。实际上,根据我们的了解,夏收的粮种推广到其他县,也来不及秋播了,只赶得及明年春播。所以咱们秋收的推广也是要考虑的。” “而且,村民们对卖谷种的人是否信任,是否愿意买那谷种,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昨天咱们下乡的时候,很多老乡都说,他们只认准昌隆粮铺殷裴楠家的谷种,我觉得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郭毅看了两人 一眼,然后又说道:“谷种推广是利国利民惠泽百姓的大好事,圣上对这件事很重视,咱们必须要选出最好的,办好这个差事。周大人,刘大人,你们说是吧?” 知府大人闻言,也想到昨天的事情,拿起两份方案又仔细看了起来。 这个事情,上面有多重视他是知道的,他自己也很清楚,要是这事情办好了办漂亮了,那年末自己的功绩本上就能记上漂亮的一笔。过两年等全州都种上了这谷种,下一次任期的时候说不定他可以往上动一动? 他本来以为林家做了那么多年米粮生意,会有周全的办法,却没想到他们还没几个年轻人眼光长远。 想到这里,他便也有了决定。 次日上午,殷裴楠他们接到通知,谷种的推广任务交给他们昌隆粮铺了。另外,明日三位大人要去南坡村。 第84章 隔天, 三位大人在郑文浩的带领下到了南坡村考察。 一下马车,郭毅一行人都有些意外。 这大院子, 都是青砖建的大瓦房, 看这围墙宽度,占地得有十亩吧?真是一个村民的家? 殷裴楠和左安带着一家人, 还有村长和几位族老到门口迎接。 “草民拜见各位大人。” 周围有围观的村民, 他们昨晚就接到村长的通知, 说今天有大人要来, 让大家谨言慎行。他们以为是县令大人,可他们见县令大人都站在后面,可见前面两位是比县令大人还大的官儿, 也都赶紧跪下了。 周大人官阶最大, 摆手道:“老乡们都快起来, 我们今天只是来村里看看,大家不用多礼。” 众人起来。殷裴楠说道:“大人, 快请进, 屋里先歇会儿。” 郭毅进了院子, 随意打量了一下,眼中带了些笑。看来左安他们的生活真的还可以,这很好。 刘大人在他们乔迁的时候是来过的, 所以才放心让殷裴楠家招待两位大人。 最意外的, 当属跟着来的丁骁了。 他原本以为左安嫁了个村夫,虽然开了个小铺子,不也就解决了温饱嘛, 肯定就跟普通村民们那样窝在个茅草房子里,最好估计也就两三间瓦房了,条件能好到哪里去? 而且,左安从小在京城长大,家里条件可比现在好多了吧,现在他住这乡下,指不定心里多憋屈呢? 丁骁本来是带着些看好戏的心态来的,到时候还可以给自己找回些面子。 可现在,他看到了什么? 这房子居然这么大! 虽然只是二进,但占地极宽,屋子宽敞透亮,还有个几亩地的花园。这不仅是村里最大最漂亮的房子,比县城里好多房子都还要好了,就是左安家以前在京城的房子都没有这么宽! 这可要怎么嘲?总不能拿自己家去比吧?那不是掉价了吗? 丁骁一口闷气堵在嗓子眼儿没处发,憋得要死,只能酸酸地挑了一句:“安哥儿,你们怎么也不摆些装饰摆件?画都没有一副吗?” 左安当没听到,不理他。 丁骁差点憋出内伤,只好自讨没趣地找位子坐下了。 家里茶水和点心都是准备好了的,城里最好的铺子的点心,也不算怠慢。 待大人们坐下,殷裴楠又给几位大人一一介绍了村长和族老,然后说道:“新谷种能这么快推到全县,都有赖于村长和族老们对我们家的信任和帮助。还有郑家,他们家的田里也都种了新谷种,这谷种才能供应上全县的农户。” 县令大人又帮着他们说了一句:“这新谷子,口味好,要是卖大米,他们可都能赚不少钱。但是他们坚持卖谷种,不卖大米,就是要把谷种推给更多的农户来种,让大家都能吃饱饭。他们,好啊。”县令大人说着,就竖起了大拇指。 知府大人闻言,不免对殷裴楠多看了一眼,表扬道:“心怀百姓,你们做得对。” 郭毅看着几人,也点了点头。 丁骁则撇了撇嘴,很不以为然。 稍稍在家里休息了一下,见时间还早,郭毅提议去田里转转。殷裴楠和左安便带着他们出去了,赵秀娥他们开始准备午饭。 走在村里,郭毅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是鸭子,嘎嘎嘎的很热闹,便问道:“你们都养这么多鸭子?” 殷裴楠答道:“这就是我们的种植方法,稻田养鸭。” 郭毅想了下,好像是在之前呈报的奏折里看到过稻田养鸭四个字,只 不过他没想那么多,不知道其中的深意。 他便问道:“怎么个养法?鸭子不吃禾苗吗?还有稻谷,这是鸭子的主食啊。” “不吃禾苗。”殷裴楠便给他们解释了一下原理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