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如何知道他的温厚是不是装的呢?” “有些东西是装不出来的,你啊,就是心气太高,父亲大人认定的事一向不可更改,且这门亲事还是大人亲自登门定下的,你知道大人是最讨厌出尔反尔的。” “这个,”萧六娘垂下手,“不劳阿兄费心。” “你可别乱来,名义上他还是你的未婚夫。” ---------------------------------- ——会稽—— 冬日的风chuī得人瑟瑟发抖,人坐在炭盆烤暖的屋子里耳面还微微发红。 “你现在可是兰陵萧氏未过门的女婿,萧家六姑娘的未婚夫,不多去沂州走动怎么成天想着对外跑呢?”嫡母端着茶碗轻轻chuī拂茶汤。 王瑾晨立在嫡母跟前,“儿自姑苏至会稽除去送三姊姊成婚便从未离过家,男儿志在四方,儿也想去长安瞧瞧。” “听你这口气,倒是怨我这个嫡母这么多年都不曾带你出去了?”崔氏本家现居长安,每隔不久便会带着几个嫡出女儿回本家。 “儿不敢。” 崔氏本就不喜欢母子二人,眼不见心不烦倒是合了她的心意,“也好,你也快成年了,总该出去见见世面,你父亲近日不在家,我会让崔伯从账上支些银子给你们母子的,长安有个小宅子,你阿娘应该知道,车夫也认识路。” “多谢母亲,大人的身子就劳烦母亲多多照拂了。” “嫡妻应尽的本分,我难道不清楚么?” -------------------------------- 妇人将四季更换的袍子与衫袄折叠齐整放入衣箱中,“如何好端端的就想要跑去长安了呢?” “家中呆的烦了,反正他们也看儿子不顺眼。” “那你的婚事怎么办?” “儿去长安,就是想找萧公退亲,或许还能寻回些儿时的记忆,儿子总觉得与他们家的七娘...有什么过往,可我又想不起来。” “你那时才几岁,她才几岁,两个半大的孩子能有什么过往。”妇人停下手,脸色似有些沉重,“你这孩子,莫不是对人家姑娘起了什么旁的心思吧?” “阿娘怎么跟小环一样变得这般爱猜疑了?” 杨氏回道:“你素来懂事,我便极少过问你的私事,但这不该有的心思便不能生,不该招惹的人不要去招惹。” 杨氏走到王瑾晨身侧坐下,“娘不希望四郎去蹚世家的浑水,若是可能,换回女子该有多好。” “大人好面子,除非我死了,否则如何可能呢,不过阿娘别担心,瑾晨自有自己的命,这衣裳穿在身上也多了几分便利,离了王家瑾晨依旧能够养活阿娘。” -------------------------------- 半月后,王瑾晨带着生母去了长安的消息传到萧六娘耳中,“他去了长安?” 家仆点点头,“会稽王家的人亲口说的。” “七娘也在长安...”萧六娘眯起眼,“上次阿兄大婚我就发觉不对劲,孤男寡女还私下偷偷见面。” “阿全。” 家僮走上前,“六姑娘。” “咱们也去长安。” 家僮犹豫的抬头,“姑娘,已经十一月底了,阿郎临走前嘱咐过年关时会回来的,这一来一去...” “怎么,我是被禁足了么?还是说在这个家中,你们都只听七姑娘的话?” “小的不敢,只是舟车劳顿...” “聒噪,啰嗦什么,主子的事还用不着你们担忧。” 家僮害怕的连连点头,“是,小的马上就去准备。” ----------------------------- 从江南到关中,沿途风景变化极大,王瑾晨披着一chuáng被褥窝坐在炭盆前连连打着喷嚏,“近日又有谁在背后念叨我么?” 杨氏将一碗汤药轻轻放下,“你这是染了风寒,关中不比江南,你不适应又还要勉qiáng自己,看着这天气,应当快要降雪了,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看长安的雪。” “小时候...”王瑾晨摸着脑袋,一阵剧痛下听见耳侧围绕了一群孩童的笑声,恍惚间,光秃秃的桃树下还堆着两个雪人,“阿娘,这里可有种满桃树的道观?” “你想起来了?”扬氏惊楞。 王瑾晨摇头,杨氏便回道:“朱雀街的崇业坊有个玄都观,以桃花闻名,你幼时爱去,还得观中真人喜爱,与...” “与什么?” 杨氏摇头,“你也忘了也好,儿时的事情,谁能一直记得呢。” “昨儿进入亲仁坊的时候儿子掀开车帘瞧见了萧宅的牌匾,我与她便是在这个坊间认识的么?” 王瑾晨的问话使扬氏的心突然咯噔一下紧张了起来。 【“阿娘。”六七岁的小童穿着贴身的袄袍,手里还捏着一枝桃花,笑盈盈的跑到母亲跟前。 “又上哪里野去了?”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