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是谁的呢?” “大王的”苏邔吃吃的笑起来,她可是商王后宫里面最聪明的那个,所以,很快就搞明白了子受的思路。 “而且,这北燕之地,还有那东夷之地,无一不需要大量的奴隶和武士开拓,多给他们一些奴隶,也有助于这些地方的开发。”至于说开发好了,开发好了,看看我这把大宝剑,再说说看,这片好地方是谁家的。 “可惜,这些野人都长得太磕碜了,没几个长得过眼的。”子受撇嘴,不然也可以委屈一下自己,用来作为统治未来的东胡一带(现在东北)的法理来源。 所以说,这些古人虽然嘴上不说,但是还是把血统、嫡庶这种东西看得太重了,如他就不在意,别人或许担心这些胡人之后入主中原,但是子受却不觉得。 假如他生于中原,长于中原,教于中原,那么他就是中原人,至于说那点血脉的问题,多为他取中原女子为妻,没两代就稀释到没有了,多简单的事情,却可以以此作为收纳和消化对方整个部落甚至整个联盟的工具。 甚至于,为什么要纠结于这个问题呢?到时候,直接以其母无子为理由,过继一个过去,连血脉的问题都解决了,却可以自动获得草原可汗的冠冕,从而名正言顺的号令草原上的部落。 而且给了一条入关内为天子近臣的合法渠道,这些草原人怕不是比谁都积极的丢掉帐篷和牧鞭,拿起书本和笔墨,文化的侵略性可比血脉基因强多了! 在解决完北方的问题之后,在外晃荡了小半年的诸侯们终于忍不住纷纷的辞行,带着战利品回到自己的封地,并将子受慷慨公正的名声传递四方,同时,被子受故意放走的那些草原贵族也把这家伙的凶残暴虐的名声给传了出去。 一边是公正慷慨,身为王者,战利品几乎没分多少,全赐给了手下,而且分战利品的时候,不因仇怨、亲疏、远近而有差别;一边则是凶残暴虐,战场上一个人能摁着上百人打,即便是兕(犀牛)这种猛兽也能一手执其角而斩其首的凶名。 那下一次子受召唤人打仗的时候,指不定一些被打哭了的蛮夷部落都会跑过来朝见,然后变成方国,甚至更进一步,干脆内附。 到了沫都附近的时候,雪已经开始下了,近畿贵族们也纷纷赶回去,看看自己的田地收割没有,老婆有没有在出征的时候,莫名其妙的生了孩子什么的,自己的长辈有没有因为寒雪而死掉几个。 没办法,这年头的人命就是这么脆弱,别说现在,就是一千年后的皇帝后宫里面,十个皇子里面也不能保证九个可以活到成年,更别说这年头的贵族家的小孩子了。 不下雪还好,一下雪,天气寒冷,随时可能因为感冒,一个贵族就绝嗣了,甚至由于感冒会传染,可能干脆就连本人都死了,只能封地收回再分封。 当然,这概率并不高,毕竟都是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壮汉,只是,还是那句话,就这个年头的生活方式,死掉太正常不过了,而且尤其是这些厮杀汉,他们流的血,损失的元气,内脏肌肉的劳损都很难靠这个年代的生产力恢复过来。 所以,大战之后大雪,军中宿将死几个非常的常见,即便子受开始挖煤给大家做蜂窝煤炉子也是一样的,反而死得更多了——因为习惯了在冬天堵死门窗,避免热气飞散——于是,子受后来就让他们烧炉子的时候,不要关窗。 而贵族们则用了更厉害的方式,他们干脆学南边的蛮夷,在房子下来挖了个地窖,并把木质的地板和房子抬高了,然后让奴隶在下面烧炉子,这样热气上涌,屋子里面就是暖和的。 至于说奴隶会不会在空气流通较慢的下面被熏死,他们就不怎么在乎了,反正这种燃料挺便宜的,现在连城外的野人都学会了。 毕竟只需要炼焦不要的边角料,还有野外山上的黑石头,拿回来打碎,与黄泥、河水混合在一起,用一个木头做的工具定型,晒干就是了。 反正,这年头,周的地盘上和商的地盘上的露天煤矿还是不少的,而且煤的质量平心而论,还挺不错的,话又说回来,烧蜂窝煤也不需要什么好煤,泥炭,泥煤都能用,最多就是烧的不太彻底而已。 而煤这种燃料因为子受的使用而广泛铺开之后,贵重的木炭就变成贵族专享的了,这也很大程度约束了大型城市因为做饭燃料的关系,对于植被的破坏。 当然,也导致后世子孙,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人都麻了,你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开始挖煤用,到你的时候,但凡好挖的露天煤矿全差不多了,而不好挖的也靠堆人命给挖了一部分。 也就那些不方便开发的煤矿还存在,导致后世子孙为了这个问题,头都要炸了;当然,也因为炼焦的技术提前整出来了。 所以,大家伙汉朝开始玩铁高炉和全钢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