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對恃,劍拔弩張 就在燕軍和宋忠在懷來決戰的同時,駐守在大寧的大寧行都司指揮使卜萬也接到了朝廷的命令。 朝廷讓其立刻征調兵馬,兵出松亭關,進攻遵化,進而和宋忠一起,兩面夾擊燕軍。 大寧是明朝和殘元勢力交鋒的最前沿,之前這邊叫北平行都司,後來為了和北平都司區分,於洪武二十一年改為大寧行都司。 老朱把他第十七個兒子寧王朱權封於此地,因為駐守在最前線,所以這邊有二十多衛所,還有很精銳和有名的朵顏三衛都在這邊。 史書上是這麽說的:“王所統封疆數十城,廣千余裡,帶甲八萬,革車六千,視諸王最雄。” 意思是,雖然燕王很強,但當時公認最強的藩王,還是寧王。 為了防止寧王和燕王聯合,朝廷先後調兵遣將,先是很會用兵的卜萬調來大寧任都指揮使。 然後調都督劉真領寧王府中護衛,都督僉事陳亨領寧王府左護衛。 其中這陳亨曾是燕山左衛指揮僉事,然後又升任北平都指揮使,和燕王也是老熟人。 建文帝登基後,立馬擢升他為都督僉事,並調到了大寧。 把陳亨調走就是為了給張信和謝貴挪位置,同時調走和燕王熟悉的人。 但這兩人調過來之後出現了新的問題。 劉真也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將,陳亨這會也六十九歲了,年近七十,他們的官職又比卜萬還高。 那在大寧誰說了算? 當然是卜萬說了算。 卜萬才是都指揮使,他是大寧軍方第一老大,可劉陳兩人軍職比他高呀。 用現在的話來理解,卜萬是掛少\將銜的軍級主官,但軍裡有兩個正師主官,都特麽掛中\將\銜,而且資歷還挺老的。 這下三人誰也不服誰啊。 卜萬覺的自己才是老大,但兩位老將依老賣老,官銜又高,大夥都看對方不順眼。 但不順眼歸不順眼,接到詔令後,卜萬還是馬上點兵,召集各路大軍。 按大明這時的記載,北平都司所有兵力全部在冊應該有十四萬左右,大寧行都司所有兵力全部是十六萬左右。 這會不是明末,吃空餉有沒有不知道,但應該相差不大。 像燕王朱棣現在差不多整合了北平都司能戰的所有兵馬,也才四五萬,其余的要麽已經退向大同還有河南、山東、天津方向,要麽已潰散逃往南邊,還有部份是投降的,留守原地。 卜萬留下一部分護衛大寧的兵馬,全力征調,因兵貴神速,集中了大概十萬兵馬。 二十日,卜萬令陳亨帶其部三萬,移兵出松亭關,準備進攻遵化,燕軍遵化守將蔣玉趕緊飛馬派人傳報燕王。 當時懷來之戰正好結束,燕王朱棣聞迅,立刻親自帶著兩萬騎兵急援遵化。 陳亨以燕軍勢大為由,退軍松亭關,並上報卜萬。 等卜萬到了,當場嘲笑陳亨,燕逆才兩萬人,就把老將軍嚇的退兵十數裡,老將軍當年之勇何在? 他一口一個老將軍,其實暗諷陳亨已經老了,別佔著毛坑不拉屎,你趕緊退仕啊,都督僉事讓給俺不好嗎? 陳亨臉色通紅,卻也不敢發作,其實他之所以後退,不過是心裡想著投降燕王而已。 他在北平多年,和燕王交情不淺,建文登基後,把陳亨這北平都指揮司給調到大寧,明顯就是不信任他,既然你不信任俺,俺還替你賣命幹嘛? 陳亨想的很清楚,打贏了未必會提拔他,畢竟他已經六十多歲,大抵再升個都督同知算不得了,但是打輸了可是會死的。 反過來跟著燕王,打贏了搞不好就是開國功勳,就算打輸了,那也是以後的事,起碼現在跟著燕王,還能多活一點時間。 陳亨在想著投降的事,卜萬也是小心翼翼。 卜萬用兵比較謹慎,他嘴上雖然嘲笑陳亨,自己同樣不衝動,帶著兵馬守在附近再說。 等燕王到時,這邊已經聚集了十萬官軍加兩萬燕軍。 雙方誰也沒敢先動,相互對恃著。 在卜萬看來,宋忠已經被滅,朝廷兩面夾擊任務失敗,只要他守著,給燕王保持壓力,不讓燕王東征西戰,擴充地盤,消弱朝廷士氣,等朝廷另征調精兵過來,必然可以把燕王直接剿滅。 —— 這次朱高煦並沒有去遵化。 燕王讓朱高煦護送墨麟去永平府的昌黎縣。 墨麟之前是北平按察司副使,是第一批投降的文官,投降之後,朱棣任命他為北平按察使。 後世史書是這樣記載他的:“公正廉潔,不徇私情。家裡人曾接受賄賂,恐麟知曉,投之井內,麟知曉後,責令退還本人。” 當然,公正和投降不衝突,正直的人也可以投降。 況且墨麟在北平很多年,之前還當過北平道監察禦史,所以和燕王關系應該不錯。 墨麟是個很有才華和能力的文官,原本他奉命留守北平,但他很快在北平發現一件事,並立刻報告了世子朱高熾。 朱高熾和郭資聯手上書後,燕王便讓墨麟和北平三護衛家屬一起過來,然後墨麟到昌黎縣去,並讓朱高煦護送。 墨麟匯報了啥事? 他發現燕王起兵之後,北平城賣鹽和賣糧賣糖的都開始紛紛漲價,其中黑糖(紅糖)已經漲了一倍,並且還在漲。 墨麟當然知道,北平的糖主要從江南運過來,戰爭打響後,朝廷一旦動員起來,北平很可能會斷糖。 而北平鹽的產地,一是昌黎縣,二是津海(天津),三是山東,這些地方中,目前只有昌黎縣在燕王的控制下。 所以墨麟馬上建議,昌黎縣的鹽場,征為軍控,全面停止鹽引發放,所有產鹽由北平拔配。 因為墨麟知道,老百姓缺糖可以,絕不能缺鹽,更不能讓鹽價無休止的漲上去。 燕王控制不住糖沒事,一定得控制鹽價。 不得不說,墨麟的思想還是很超前,也很有大局觀,他已經從經濟角度,看到戰爭的擴大和影響。 可墨麟不知道,燕王歷史上靖難打了三四年,一共就牢牢佔據了三府之地。 即北平,保定,永平。 所以這邊的鹽場,是一直在燕王控制下的。 但這回別說墨麟,連穿越者朱高煦都不確定昌黎縣有沒有一直被燕王控制。 因為永平對面就是山海關,在朱高煦看來,這是隨時可能進攻永平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