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殺降? 燕軍這邊休整準備進攻懷來的同時,懷來那邊宋忠也在想著辦法。 宋忠是之前朝廷派到北平地區防止燕王的最高軍事指揮官,他能被派來的原因就是忠心。 忠心建文帝。 朱允炆登基後,對兩個職業沒什麽好感,一個是不喜歡錦衣衛,二是不喜歡太監。 他為人仁厚,在皇太孫時,就看到錦衣衛大殺四方,所以比較厭惡錦衣衛,甚至在宋忠之後,幾年之內,未再任命新的錦衣衛指揮使,等於閑置了錦衣衛。 這也是後期建文帝這邊情報系統很差的原因之一,你做皇帝的都不想用錦衣衛,下面誰還幫你拚命。 但宋忠忠心是真,可帶兵打仗實在一般。 不過他有自知之明,所以利用自己的長處,畢竟他是錦衣衛出身。 剛到北平時,他把北平南部永清左衛調往彰德,直接是從河北調到了河南。 接著又把永清右衛調到順德,同樣和河南相鄰,這兩個衛的人都是跟著燕王征戰多年的親信精銳。 然後宋忠又來了個大絕招,以邊防囤田的名義,把燕王最親信的燕山左中右三護衛中的18-35歲以內精壯調往開平,這招幾乎抽空了燕山三護衛中的精銳。 留給朱棣的都是像徐祥這樣68歲的老將居多。 要不是燕王府裡還留著幾百親兵,估計最後在燕王府反殺謝張兩人的兵馬都不夠。 宋忠前面的一番操作其實也有點效果,要不然燕王起兵之勢肯定更大。 但現在燕王還是起兵了,宋忠知道自己在戰場上估計是乾不過燕王,所以決定死守懷來,等朝廷援兵,兩邊夾擊。 他打仗不行,用套路是很厲害的。 十二日,宋忠把余瑱敗退回來的兵馬分配到他自己三萬多兵馬的各營。 然後讓一些親信傳遞謠言,見人就說,燕王在北平起兵,為逼武文官員跟從,殺了很多人。 大夥有些親人不從,俱被燕王殺死。 特別是調到開平的原燕王三護衛兄弟,燕王說他們背信棄義,所以把所有人的家屬,全殺光了。 連朱高煦後來想到宋忠用的這招時,也曾感概古人為什麽這麽容易被扇動,是以歷史上起兵造反,如陳勝吳廣魚中藏書,有的河中藏石等,都是很容易成功的。 大抵古代人就這麽點智商和情商吧。 反正宋忠這計謀是起了效果,當天之後,懷來軍營到處都是哭聲,很多燕王三護衛的軍士都在對著北平方向大哭,或大罵,還有人找來紙錢,為家人燒紙。 全軍是義憤填膺,發誓要消滅燕王,為家人報仇。 宋忠當然不敢和燕王野戰,他按兵不動,同時也是在蓄足眾兵的怒氣。 一旦到時戰前釋放,他相信這些精銳會以雷霆萬鈞之勢重創燕王。 十六日,燕王大軍來到懷來城南。 這天天氣不錯,懷來城上面宋忠、陳質、余瑱,彭聚,還有剛剛從京師趕來的孫泰都在。 孫泰原本是想過來參與捉捕燕王的,不料走到半路聽到北平反了,所以立馬跑到宋忠這邊。 他是宋忠老部下,現在主持京師錦衣衛事務。 當燕軍出現在城下時,城上的燕王舊部紛紛破口大罵,人群中還有人慫恿,幾乎把燕王全家問候了一遍,無數將領和兵士鬧著要開城門出去決戰。 宋忠這會要是聰明點,早點把兵馬集合好,然後打開城門。 有這波想拚命的的兵士們衝在前面,燕王解釋都來不及。 但他不知道燕王有準備啊,還在城牆上大罵燕王是逆賊,又說燕王殺兄弟們家屬。 一邊說的正帶勁,一邊讓人在下面集合,準備殺出去。 不料突然燕軍陣前分開,衝出一大批燕軍家屬。 他們舉著旗幟對著城牆上大喊家人的名字,這下官軍那邊直接炸鍋了。 宋忠三萬多兵馬裡有一半是燕王三護衛的精壯。 城中原本在集合的兵馬瞬間大亂,大夥兒都認為宋忠在騙他們,立馬有人開始在城內作亂,結果不言而喻,燕軍不費吹灰之力殺進懷來城。 混戰中,宋忠、孫泰和彭聚被亂兵所殺,余瑱被俘,宋忠近四萬兵馬全軍覆沒。 燕軍僅繳獲戰馬就有八千多匹,原燕王三護衛全部回歸燕軍,除了有幾千潰兵跟著陳質逃走,大量官軍被俘,燕王戰後,兵力已經到達四萬出頭,直接翻了近一倍。 與宋忠余瑱一起被抓的還有當地官員和一百多將校級中層軍官,三千多潰兵。 燕王一個個抓過來問,降不降?跟不跟燕王乾? 余瑱一言不發,第一個被砍頭。 接著又拖出一個千戶。 千戶同樣不肯說一個字。 再斬。 燕王連斬十幾個,軍將也算了,很多文官也不肯說降字,朱棣大怒,突然說:“高煦,你把這些人都拖出去,一起在溈河邊斬了。” 朱高煦這會正在邊上看著,看著諸多不肯降的官軍軍將、文官們被一個個砍頭,心中也是暗暗長歎。 歷古以來,每一次爭奪王權,為了取得天下至高無上的話語權,不知道要犧牲多少人。 然後他很快也想到,如果他父王敗了,他也大概率會被拖在某個空曠的地方,接著被一切砍頭,或者被囚禁到老死。 前世很多人看著小說希望穿越,但如果可以選擇,朱高煦寧願自己還是能回到以前。 我摟著女人,吹著空調,拿著手機,看著一本道不香嗎? 朱高煦正想的入神,突然聽到燕王叫他名字,然後才知道,燕王讓他把余下的一百多文武官將,拖到溈河邊斬了。 溈河橫穿後來有名的土木堡,一直到永寧衛。 此時的河中,屍橫遍野,血紅一片。 燕軍勝後,把大量抓到的官軍和文官拉到河邊,先問一聲降不降,跟燕王乾不?不乾立馬直接砍頭,連人帶頭踢進河中。 開始還一個個問,後來那譚淵覺的太慢,直接一隊隊拖到河邊,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刀就砍,誰要舉手叫投降,就能逃過一命。 “兒臣遵命。”朱高煦反應過來,趕緊大聲應道。 邊上的譚淵和薛六等一臉不爽,因為他們正在殺的爽,現在所有軍官和文官卻交給朱高煦處置了,一共還有一百多人。 他們只能繼續殺著不肯降的兵士們。 朱高煦讓人把一百多軍官和文官拖到溈河以西。 這邊是溈河上遊,河水往東去,所以扔到河裡的屍體都往下遊,這邊河水看起來比較乾淨。 上百人一字排開,所有人被反綁著雙手,跪在河邊。 朱高煦默默的看著他們的背影,腦子裡飛快盤旋起來,如果他熟讀史書,肯定會記得後世的記載。 “諸將校為燕所俘者百余人,皆不肯降,以死。惜姓名多不傳。” 推薦明鏡新書《人在南宋,我與蒙古爭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