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

一个大学历史系的大一新生赵诚,偶然穿越到1206年的蒙古,神秘地出现在成吉思汗的金帐之中,故事主要是从1218年春天说起,身为汉人却长于蒙古,耳闻目睹的种种事情,让他周旋于蒙古甚至是世界上最有权势之人的面前,心中却早已埋下反叛的种子……     蒙古人、西域人、西夏人、金国人和宋国人,一个又一个政权和民族在他的面前出现,或灰飞烟灭,或崩溃离析,或负隅顽抗,或苟且偷安,或走向辉煌。     萨满、摩尼、基督、伊斯兰、道、佛与儒,或发扬光大,或推陈出新,或灭亡或巩固或反抗或新生。     帝王文臣武将们,或不屑或不耻或惊羡或崇拜或惶恐。     忠诚与反叛,屠杀与赦免,联合与对抗,阴谋与阳谋,家仇与族恨,权力与财富,集权与放权,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英雄主义史诗……     而普天之下,一个崭新的帝王出现了。

作家 肖申克117 分類 奇幻 | 131萬字 | 435章
第36章 立储㈢
  趙誠身為劄裡赤,就是書寫聖旨的活計,平時啥事也沒有,因為鐵木真的大多數命令都是口頭宣達,只有特別重要或者有特別意義的旨音,才會用文字來記載,傳達給各地的諸侯或部屬。  鐵木真在1219年,即宋嘉定十二年,金興定三年,蒙古兔兒年的四月一日,頒下旨意:“我指定我的三子窩闊台將來做全體蒙古人的汗!諸王弟合撒兒、阿勒赤歹、斡惕赤斤、別勒古台的子孫中各報一人,四個王弟的位子裡,各教一人管著。我的位子教一人管著,若諸子孫不違我的旨意,則爾等子孫將無罪,若窩闊台的子孫中假如真生了那種藏在草中牛不食,塗上脂膏狗不理的不才之輩,難道我的子孫當中就不會生出一個英雄嗎?”
  又雲:“術赤與察合台也不必並行在窩闊台的身側,天大地大,長生天之下,還有數不清的牛羊和百姓等待著你們去征服,還有那最善跑的駿馬跑到了老死,也跑不到盡頭的土地。你們二人要依著自己的承諾,不要讓人恥笑,各守封地,將你們的刀箭面向未征服的方向!”
  “謹尊大汗聖旨!”眾人俱都躬身宣誓。
  趙誠站在帳下,心中明了。術赤的出身並非什麽太緊要的問題,誰能繼承才是最關鍵的問題,他與察合台的公開爭執,更加突顯了窩闊台的優勢,而拖雷並非沒有非份之想,一個大禍根已經埋下了。
  同時,鐵木真的這道旨意,也意味著讓他的兒子們各守封地,向外拓展,將國內矛盾引向國外。而且,花剌子模殺了蒙古商團,侮辱蒙古使者,不過是讓鐵木真師出有名,西征就是為了讓後代有一個更加遼闊更加理想的地盤,而且可以獲得更多的戰爭資源。而裂土封侯,也是蒙古大草原的一貫作法,這也是一個帝國走向分裂的禍端。
  解決了這一個大問題,鐵木真便登上了不兒罕聖山之巔,跪在地上,脫下自己的帽子,將腰帶解下放在自己肩上,以臉朝地,絕食祈禱了三天三夜,向偉大的長生天祈求道:“我不是這次戰爭的肇事者,請長生青天庇護你的奴仆,賜我以復仇的力量吧!”
  長生天無所不能,既可以讓百姓安樂,也可以讓饑荒與瘟疫降臨人間,還可以讓軍隊力量倍增,尤其是打著長生天旨意的旗號之時。在祈禱之後,鐵木真的大軍就準備進發了。
  在趙誠的氈帳之內,王敬誠、劉翼、何進,還有鐵匠朱貴圍在趙誠的周圍。
  “裂土封侯,並非長久之計。周武武裂土封侯,天下諸侯上千,然王權愈來愈弱,到最後王令不出在京都之外,而天下諸侯紛爭不斷,遂有戰國七雄,終有秦朝一代。陳勝吳廣起,秦亡而漢立,又是劉氏分封天下,然後至景帝時有六國之亂,漢武帝時才收權歸朝廷。”王敬誠道,“唐末邊將權勢過大,至五代時,諸侯紛爭,宋趙匡胤收天下節度使大權,才讓朝廷穩如泰山。”
  “分崩離析,大亂不久矣,只是不知道耶律楚材為何不說話?”劉翼道。
  “這大概是他從沒將中原以外放在眼裡吧?西域之地在他看來或許是化外之地,不值得放在心上。再說,這分封牧場、百姓和財產,在這蒙古大草原上也是慣例。”趙誠道。
  “成吉思汗在世時,大蒙古國自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只怕是他若去世,他的兒子們恐怕就會各自為政了。若是各自為政也沒有什麽,有了非份之想,那麽就不再有兄弟之情了!”王敬誠分析道。
  趙誠輕笑了一下,
給了他一個讚賞的眼神,說道:“這個又不是我該關心的,只是蒙古軍馬上就要西征了,我得到命令,必須跟隨大汗左右。今天召集各位前來,就是想問問你們有什麽打算!”  眾人俱都低頭沉思。那鐵匠朱貴首先道:“公子救我性命,此得大恩我無以回報。此去西邊,身邊怎麽能沒有一人服侍呢?我朱貴別我它技,願跟隨公子西行。”
  “老朱啊,你不必如此。你若是想回到家鄉,我願意替你討個文書,不讓蒙古人難為於你。”趙誠道。
  “公子的恩情,我感激不盡,只是我家中早已沒有了人,回去只不過添了許多煩惱,我還不如跟隨公子。”朱貴道。
  他這一番表白,讓眾人都有些傷感。趙誠卻想到了自己,在他的心中早已經阿勒壇山當作自己的家鄉,他還有一個乾妹妹,他曾經許諾要將梁詩若接到這裡來,現在看來,這恐怕是一個虛言。
  “如此甚好,我自當護著你周全。”趙誠保證道。
  朱貴孤家寡人一個,倒是無所謂,只是王敬誠等三人仍在作激烈地思想鬥爭,他們一方面有著自己的理想,一方面又對前途渺茫的擔憂與無奈,還有就是,他們跟趙誠這個少年真正成了朋友,一時割舍不下。
  趙誠的手按在自己的膝上,有節奏地敲打著膝蓋,一邊等待著他們三人的回復。他當然不想失去這麽三個朋友,在他的心中,能被他稱得上朋友的只有這三人。
  “公子,莫非對眼下自己的身份很得意?”王敬誠忽然抬頭問道。
  “得意?你說的是我的官職嗎?不,我為什麽要得意呢,可是反對來,我為什麽要棄而不顧呢?”趙誠反問道,“只是你們不要太高估了我,我是一個趁利避害之人。”
  王敬誠等人將近一年以來,在趙誠的身邊藏身,當然是有自己的企圖的,只是趙誠並非他們想像的那樣太有企圖。趙誠雖有相似的想法,卻多了一份明哲保身的心思,只有到了他認為可以趁熱打鐵的時候,或者有了足夠的資本的時候,他才會堅定自己內心的立場。
  “那麽公子心中是否有一個願景?”王敬誠追問道。
  “當然,事可為時,當銳力為之;事不可為時,試為之。我不向你們許諾什麽,但是我願意試著去按照你們所想的去想。”趙誠道。
  “如此,我姑且信你一回!”王敬誠道,“我倒要看看西域到底是個什麽模樣,還有蒙古人是如何征戰天下的!”
  那劉翼和何進也點頭表示同意。趙誠聽了心中高興,唯有朱貴不知他們在說些什麽。
  “真是可笑至極啊,這普天之下,我等卻托身於這蒙古帳下。”劉翼感慨道。
  “那又如何?”趙誠並不認同,“讓我們看看蒙古大軍是如何征戰的吧!”
  而趙誠從此開始了自己在“國際”大舞台上的亮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