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的时间是静止又是流动的,当我抱膝坐在孤邸的木板上等着下一节共修或晚课的时候,当我手拿饭盒排在长长的队伍末尾等着走进斋堂的时候,尤其当我坐在禅帐里苦苦地熬腿等着下座的时候,时间仿佛停住了,可同时又是一点一滴流淌着的,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天黑了,睡下了。然后第二天不等天亮,钟声敲响,一天又开始了,一丝不苟地重复着,一切周而复始。可是尘世里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吗?貌似忙忙碌碌熙熙攘攘,可是那些上学上班的人们,每天依照一样的时间出门,去到一样的地方,做着一样的事情,只是更忙碌更杂乱更吵闹更无聊罢了,但不是一样在重复吗?只不过,因为尘世里如此吵嚷烦乱地忙碌着,于是觉得时间容易过去。但是转念再想,每天担负着那么琐碎的尘世烦扰,庸碌杂冗,又怎么会好过呢?一切,不过是人心。这样想来,禅林里的日子才应该是最易过的。打打坐,念念经,扫扫地,就是一天了。如行云流水,花开花谢,自有一种安闲之美。我的一天24小时是这样分配的:一天四座六小时,早晚课一个半小时,早午斋和做义工两小时,小休及洗漱杂务两小时,睡眠七小时,这样还有五六小时的闲余时间,就都用来阅读和写作。入寺后,我变得非常迟钝,无论做什么都有一点恍惚,慢吞吞的感觉,仿佛在半梦半醒间做人。难得的是,这竟未影响我的阅读和写作。到我离寺的时候,已经囫囵吞枣地读完了办公室里可以借阅的典籍,并写了几万字的禅修日志和读书笔记。因为,我可以不聪明,但不能不专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虽然不能保证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益,但可以要求自己尽量不做无意的事。总有人问我经年在旅游、公务,总是忙忙碌碌地,到底用什么时间来学习和写作呢?然而无论是开会还是旅游,也并不是一刻不停地行走,也有停下来的时间,边喝咖啡边写游记,本身就是一种休息。即便是我还要上班的那段时间,每天朝九晚五,也仍有漫漫长夜可以用来阅读,仍有周末时间用来写作,仍然不耽误我每年至少写作两本书的进程。张迷们公认张爱玲一生中最哀戚的时刻莫过于千里迢迢去温州寻夫,却只寻得了胡兰成的背叛。然而即便这样,她还是在漫漫长途中写了《异乡记》,可惜未完——这使我猜测那是在路上边走边写的,因为后面的经历越来越伤心,终于搁笔。这事情是那样隐私,她根本不想与外人道,所以写作初衷绝非是为出版——出版已经是她身后的事情。她写,只是因为那生活于她是这样不同,使她不得不提起笔来一一记述。写作是写作人的天职,无法推脱。写作就如禅修一样,需要的是一份心意,一份坚持,一份实实在在有想法就动笔的行动,而不只是挂在嘴边说说理想就算了。只有持之以恒地打坐,禅修,才能够渐入佳境,证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只有坚持不懈地阅读,写作,才能完成一部文学作品,然后两部,三部,几十部。固然,不是每一个打坐的人都能证得禅那,正如不是每一部作品都有机会出版,但只要做了,就会进步。重要的是这一刻,你动了念,但是否有动作呢?有没有立刻拿起笔来,切实地去执行心中梦想呢?佛语有云:一念三千。意思是一个念头中存在三千法住。《僧祗》中又说:“十二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人们常形容时间之迅疾如“弹指一挥”,这一挥中已经过去了二十瞬,每一瞬又等于十二念,每一念中有三千生死——那这一弹指该错过了多少事?而我们就常常这样毫不在意地将时间消耗在无数个弹指一挥间,任由数万念头生死沉灭而毫无作为,那与杀生何异呢?所以,禅修便是观呼吸,观呼吸便是懂得活在当下的道理,便是在这一呼一吸间有所进境。一念智即般若生,一念愚即般若绝。最根本的正念,莫过于“活在当下”四个字了。写这篇文字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再回忆曼听的生活,便莫名地涂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连阳光跳跃在树叶上的光斑都像是南国电影镜头一样明亮、缓慢、而不真实。虽然,一年的时间还远远谈不上“旧”,然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经历,距离今天的我都已经太遥远,那些记忆也在多少次重复后变了颜色,并为我的生命一次次、一天天涂抹上不同的形象。再重新省察自己的心,才发觉已经如此不同。其实这感觉也许并不罕见,我们以自己的心眼来观察世界,而整个世界再博大,也只维系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视野的不同,决定了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也都不同。比如有些悟性高又敏感的人经历一次旅游也可以脱胎换骨,而大多女人在经历妊娠期从少女升格为母亲后就像完全变了另外一个人,或者大学生从校门走向社会,发现天地忽然开阔许多——虽然乍看上去与禅修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案例,然而道理却是一样的,所以大家才会有句“人生就是修行”的大白话。只是说的人多,真正理解的人少,而理解后能够深化和升华这道理的人更少。经历,每个人都有,但修行,却不是每个人都在有意识地进行着,正如同人们上着一样的学校,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栋梁之材,重要的是去“修”,去“悟”,要用心,真正让自己沉浸在所从事的修行中,宛如把面包浸入牛奶,彻底地吸收。“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时间的长短是相对的,消逝的本性却是绝对的。时间不该像流水,逝去无踪;时间应该像绣花,一针针、一线线,将心思刺入生命的布匹,每一针都饱含诚意,每一线都目标明确,姿势端正,心念俨然,将日子过得专注、充和、庄严、清净,直到完成一幅最美的绣品。那时候,就会知道,时间是无限的,也是具体的,抓住当下,便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