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主线任务开启,系统也积极了许多,在宋歌完成第一个任务之后,它立刻给宋歌的体力值增加了1点。 宋歌感觉到了身体里一股暖流涌过,手脚好像在一瞬间都有力气了一些。 宋歌有些惊奇,在心里问:“就提高了1点体力值,怎么感觉变化这么大?” 系统也很高兴,耐心为他解答:“这是因为宿主突破了原本身体的极限,开始和这方世界的能量进行融合,也是因为宿主开启了主线任务,主线任务都是推动发展的,所以会受到庇护。” 宋歌了然,攥了攥小拳头,感觉都有了点奋斗的劲头。 做任务好啊,这奖励太实惠了。 谁不想要个好身体呢? 系统又道:“宿主请放心,你从上一个世界带来的大量生存时长是有效的,可以放心在这个世界度过漫长人生,任务做慢一点也没有关系。” 宋歌这次听明白了,难怪系统之前对主线任务并不着急,因为寿命最难的一关已经度过。 宋歌也不急,整个大梁国的人都没他活得久,确实可以慢慢谋划。 宋歌正在心里慢慢思索这些问题,忽然,后衣领就被人抓住拎起来! 一旁的伏三易反应比他快,但宋歌被抓住,他也不肯跑,一个犹豫也被拎了起来,一边踢脚一边奋力扭头去看:“谁敢……!” 拎着他们的是金吾卫的大统领谢广,谢将军面沉如水,一手一个拎起来之后,瞧着最下面台阶上努力抱头当鸵鸟的谢长楹,朝他屁股上踢了一脚,冷哼道:“还不站起来!” 谢长楹磨磨蹭蹭,哭丧着脸站起身,喊了一声爹。 谢广的威望高,平日里也一丝不苟,对谁都一副表情,因此伏三易也歇火儿了,耷拉着脑袋像是被拎起来的猫崽子,不敢反抗,另一边的宋歌倒是有些茫然,像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抬头去看谢广的时候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无辜极了。 宋歌刚才还沉浸在和系统沟通中,突然被抓,反应过来的时候也在拼命呼唤系统:“系统!怎么回事,他突然出现,你怎么也不预警?” 系统忠诚道:“宿主,我的能力是根据您来决定。” “什么意思?” “你无法看到、预判的人,我也没有办法。” “……” 宋歌抬头和谢将军视线对上,忍不住缩了一下脖子。 这么厉害一位大将军,显然并不是宋府里那些护卫们能比的,宋歌能准确预判护卫们,也是因为他对宋府实打实住了几年,实在熟悉。 谢广一手拎着一个,大步走下石阶,他身后还跟着一个挨了一脚、鹌鹑似的谢长楹。 抓了一串小孩,刚下了石阶还未走远,就碰到了守在那里笑眯眯的宋青冠。 宋歌看到人的时候,小声求救:“二哥!” 宋青冠走上前,跟谢广行礼,笑着道:“有劳谢将军了,稚子年幼,不懂分寸,惊扰了金吾卫,改日一定上门致歉。” 谢广随手递了一个小孩给他,道:“还要多谢青冠兄提点。” “哪里,哪里。” 两个人打了一番太极,宋歌趴在二哥怀里,眨巴眼睛品过味来,合着是他二哥先瞧见然后才去检举的啊? 宋青冠客客气气的,又道:“谢将军,二皇子身份特殊,现在带出去恐怕会给太子殿下带来麻烦,你我都知道,太子殿下无心争斗,但二皇子现在出现在泮宫,恐怕有心人会做文章,你我也不好脱身。”他沉吟片刻,试探道:“不如把二皇子交给我,先带回宋府去?” 谢广能坐在这个位置上,脑袋里自然也不是空的,略微一想就明白过来,毫不迟疑把手里那个小麻烦也递了过去,道:“如此,还要麻烦宋学士了。” “哪里,哪里。”宋青冠又接过一个,他抱不过来,干脆放在身边,只要他抱着弟弟就不怕二皇子乱跑。 果然,伏三易就老老实实跟在他腿边,一步都没乱跑。 宋青冠瞧了谢广身边那个滚了泥的小少爷,笑了一下,道:“这位就是谢小公子吧?” 谢广脸色略僵了下,勉强点头道:“正是犬子。” “咳,这个,谢将军公事繁忙,又赶上泮宫祭祀,想必一时也没法照顾小公子,不如一同带去宋府?”宋青冠依旧笑眯眯的,十分和善道,“我大哥正在泮水别院,家中人多,也好照顾。” 谢广略想一下,拱手道:“那就多谢了。” 他又不轻不重踢了儿子一脚,让他过去。 谢长楹捂着屁股,站到了伏三易身边,抬眼瞧见亲爹当真不管,咧嘴想笑,但看一眼他爹黑得锅底似的一张脸,又立刻闭上了嘴巴。 谢广要不是今日在泮宫有重要差事,当街就能把儿子揍一顿。 宋二哥把三个小孩带去泮宫外,找了自家的马车过来,让人盯着给送回家去。 宋青冠唬着脸道:“一定要亲自交到我大哥手里,其他人都不行。” 马夫吓得不轻,连声道:“是,小人一定交到大爷手里,一个都不少!” 马车上。 宋歌不跑了,其他两个也累的够呛。 宋歌在车厢里翻找了一下,这里的车厢宽大,足够几个成年男人乘坐,前方还有个小茶几和几个叠起来的抽屉组成的小柜。宋歌假装在里面翻找,其实是从随身仓库里抓了一把糖,拿出来就分给他们俩吃。 三个人都饿得够呛,又刨坑又翻墙的,都是体力活。 谢长楹大口吃糖,还在问:“这是什么糖?吃着好香,里面还有果仁酥对不对?” 宋歌含糊说是。 这是他随手抓的,有士力架还有开心果能量棒,都是挡饱的东西。 谢长楹和伏三易是拥有武魄的人,饭量和宋歌不是一个量级,谢长楹一口气吃了三块能量棒,还在那咽口水:“也不知道泮宫祈福之后,中午吃的啥饭,好不好吃。” 伏三易道:“素斋,不多好吃。” 宋歌好奇:“你吃过?” 伏三易点头,道:“以前太子哥哥主持祭祀,他分了好些给我吃,有素鸡、素鸭,还有豆腐羹,藕粉圆子,荷花酥……” 谢长楹口水流下来。 他们中午饭都没吃呢,现在也是真的饿了。 马车一直到了宋家别院,马夫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这一路都在往后看,生怕少了一个。 宋家已经找了好半天了,见三个小孩泥猴儿一样被送回来,宋夫人不住念佛。 宋大哥更是快步上前,一边接他们下来,一边听宋二让马夫带回来的话。 宋青阳听完,脸都抽抽了几下。 他低头去看怀里的宋歌,又看看一旁跟着的那俩,绷着脸教育道:“你们这胆子也太大了,不老实在家里待着,怎么敢偷着跑进去,还弄了一身泥……不是,你们怎么进去的啊?” 三个人各说各的,宋歌说“爬墙”,那俩说“挖洞”。 宋歌:“……” 宋青阳气极反笑,道:“好啊,竟然还破坏泮宫城墙,你们真是好大的胆子!” 谢长楹已经反应过来,眼睛眨巴一下,立刻改口:“不是,我、我们爬墙进去的!” 宋青阳道:“阿照能爬进去?你让他爬一个我看看!” 伏三易心疼了,立刻道:“大哥不要,阿照小,他上不去的……是我硬带他来,洞也是我挖的,你责罚我吧!”他倒是很义气,让一旁的谢长楹泪眼汪汪,也跟着喊“我挖的坑,罚我”,梗着小脖子一副英勇就义的架势。 宋青阳被他们几个弄得心塞。 他拎着宋歌和伏三易,谢长楹就老老实实跟在后面,一步一跟,眼泪憋了一大包。 三个小家伙被带回去之后,宋青阳就让人烧水,给他们洗澡,这三个泥猴子他是一眼都看不下去了,早上的时候,他家小弟还是白白净净、一身整齐新衣啊! 宋青阳看了一眼后面你戳我一下、我给你一拐子的俩臭小子,觉得就是这俩把那么乖的阿照带坏了。 谢长楹不想在宋府多留,他可是听伏三易讲过许多宋太傅罚抄写背诵的事,天底下没几个淘气小子不怕先生的,他眼睛转了两下,讨好道:“大哥,我祖母也来了,住在庄子上,离着这里就一段路,不如你送我回去,我家去洗澡。” 宋青阳唬着脸道:“谢家小公子,莫走,你爹可是在前头当差,跑一步我就去找他。” 谢长楹蔫儿了,耷拉着脑袋跟着去洗澡。 宋家别院,浴房。 宋夫人让人烧水,给他们洗漱更衣,天气热,倒是也不用太烫的水。 一个房间里,用屏风隔开分了两边,但浴桶只有两个。 宋歌和伏三易用一个,屏风那边,谢长楹用一个。 宋歌怕冷,哪怕是夏天水也烫的,伏三易一进来就烫得“嘶”一声。 宋歌道:“我就说你受不住,你先出去,等我洗完给你换水用。” 伏三易摇头:“我不。” 他坚持跟宋歌泡在一起,没一会,小脸通红,脑门上都要热冒烟了,倔强着不肯走。 隔着屏风,谢长楹还在想办法自救,大声问他们:“哎,阿照,你最聪明了,你有没有办法给我祖母送信啊?她最疼我,只要她来,我爹就不敢打我了。” 宋歌和伏三易人小,浴桶足够大,还可以划两下水。 伏三易看他划水,就道:“阿照,我带你去河里游泳……” 宋歌抬手,沾着水弹他一下脑门:“我才不去,你也别去,多危险啊。” 伏三易摸摸额头,也不气恼,跟着点头道:“好。” 隔着屏风的谢长楹还在曲线救国:“或者去求我姑姑,她也肯帮我——阿照,伏钰,你们说句话呀?” 屏风那边哗啦啦水声,已经开始互相泼水玩了,能听到小孩的笑闹声。 谢长楹疑心自己听错了,他刚才好像听见了二皇子求饶?他掏掏耳朵,这怎么可能,二皇子骨头最硬了,在外头别说求饶,下巴都不肯低一下的。 * 很快三个小家伙洗干净,换了新衣。 宋夫人来泮水这边的时候,带了不少箱笼,里面还有给宋歌准备的夏衣,正好给他们三个人穿。 因为是给宋歌提前准备的,都特意做大了一些,方便长高了穿,这会穿在伏三易和谢长楹身上,倒是也正好。 他们俩比宋歌都高了半头,宋歌要略微挽一点衣袖,一旁的丫鬟小心给他折起来一点袖口。 伏三易看了一眼,就抢过去,学着帮宋歌挽衣袖,他手小,但做得很仔细,像模像样的。 宋歌手腕露出来一截,白嫩嫩的,藕节一般。 伏三易盯着看。 宋歌抢在前面道:“不许咬。” 伏三易就捏了捏,跟他说话:“阿照,下次我们再出去玩。” 宋歌抽回手,道:“你可能出不去了。”这次回去,太子估计再好的脾气,也要教导一下弟弟了。 伏三易道:“我能出门呀。”他掰着手指头数,对宋歌道,“我能去可多地方了,太子哥哥带我去过皇陵,还去过太庙上香……下次带你一起去!” 宋歌只笑不说话。 伏三易还要劝,一旁的谢长楹就道:“他去不了。” 伏三易不高兴:“怎么阿照又去不了?” 宋歌道:“那是皇陵。” 谢长楹跟着点头,理直气壮道:“就是啊,要我也不乐意去拜别人家祖宗,我家又不是没有。” 伏三易有些泄气,又在想其他能去的地方。 片刻后,梳洗干净的三个小孩,被带去喂了一顿饭。 需要喂饭的只有宋歌一个,其余两个都自己捧着碗吃得喷香。 宋歌在马车上吃了一根开心果能量棒,已经不是很饿了,这会吃饭就慢,还试图搞小动作,希望能少吃一点。 一旁的宋夫人心疼道:“一定是吓坏了,也不知道被抓的时候被训斥了多久。” 她这么一说,宋青阳也跟着心疼起来,给宋歌夹了平日里喜欢吃的菜,小声哄他多吃:“别怕,等你二哥回来,我们帮你一道跟爹求情。” 宋歌咬着一根青菜慢慢吃,心想,抓他的就是二哥。 等喂饱了,宋青阳毫不客气让人把那俩给送回去,让他们父亲兄长管教去。 宋歌想了想,跑上前扯住伏三易袖子,让他凑近了咬耳朵道:“你晚上要是能出来,我们就一块放花灯,我在泮水边最高的树底下等你。” 伏三易眼睛一亮,点头道:“好!” 因为有了约定,连离开都快了许多,伏三易还想着回去拿自己小花灯呢! 谢长楹跟在他后面跑,倒是不见多快乐,他爹可是今天晚上就回来了。 伏三易出门的时候,看了谢长楹一眼,叮嘱他:“这是阿照的衣服,你回头洗干净,记得送回来啊。”语气自然的好像是他们家衣服一样。 谢长楹心塞,点头道:“知道了,知道了。” * 傍晚的时候,宋长煦回来,先把小儿子抓过来教育了一顿。 一旁的宋青冠跟着,他身上的官服还未更换,只摘了镶嵌着宝石的官帽,冲大哥挤眉弄眼询问:戒尺藏起来了吗? 站在老爹身后的宋青阳摸摸鼻梁,不动声色微微点头:放心,全都藏好了。 兄弟俩互相吃了个定心丸,这才放心。 宋长煦板着脸,但也只是训斥,没动板子。 宋长煦本想硬着心肠说句狠话:“阿照这么顽皮,想必白天已经玩够了,那今天晚上……” 一旁的宋青阳听见,忍不住小声道:“爹,阿照河灯都选好了。” “那又如何?” “爹,要不您看一眼。” 宋青阳取了宋歌的小河灯过来,上面的祈福词已经写好,宋歌写的简短,但排序清晰,上面写着: 一愿父母年年康健, 二愿兄长岁岁无忧, 三愿…… 最后一行被贴了起来,没有露出,但只看前面两行稚嫩的字,就让宋太傅心都软下来。 宋长煦长叹一口气,把小孩子拽到自己身边,捏了他小脸一下:“你呀,下次不许了,知道吗?爹爹听了,中午宴席都吃不下,就担心你摔着碰着。” 宋歌点点头。 宋长煦心里多少还有点生气,故意拿胡子扎他的小脸,逗得小孩直躲。 也就算惩罚过了。 * 晚上,宋歌陪着家里人一同去泮水河畔。 一路上卖花灯的人有许多,有的是买来提着玩儿的,有的是专门写上祈福语,打算放在河里祈福的,沿路卖花灯的人多,买花灯的人也多,热闹非常。 宋青阳和上一次一样,把宋歌托起来,让他骑坐在自己肩上,这是这一回他身边还多了爹娘和二哥,爹娘走在前面,他瞧见老爹买了路边的一支桃花送给了阿娘,而在一旁,是一路上挑着新鲜玩意儿买了不少,正举高了给他看,扮鬼脸逗他开心的二哥…… 宋歌一手抱着宋青阳,一手拿紧了自己的小花灯,已经有许多年不见波澜的内心忽然像是被丢了一枚小石子似的,被荡开层层温柔涟漪。 那是上一世,他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周围人都在笑,在庆祝他们的节日。 宋歌被人群氛围感染,这一次,好像不再是站在人群后面欣赏热闹,而是融入了这里的人间烟火,他小脸泛红,忍不住也跟着笑了。 真的好热闹啊。 泮水河边。 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在放河灯,天色暗下来,河面上无数花灯闪烁光芒,一点点顺流飘向远方,在夜色映衬下,像是银河倒流,汇聚到了人间。 宋家两位兄长护着弟弟,按他说的找到一处略高一点的河边位置,让他踩在石块上,道:“阿照,你就在这里……” “阿照!” 不远处,有人喊他。 宋歌抬头去看,就看到被人架起来,骑坐在高大侍卫肩上的伏三易,他似是没看到宋歌,只是一边向前,一边大声喊他名字。 宋歌应了一声,“我在这!” 声音被人群淹没,但托着伏三易的那名侍卫耳朵动了动,抬头说了什么,又指了方向,伏三易立刻兴奋看过来,连连挥手! 宋歌抱着花灯,站在石块上等他。 伏三易穿过人群,从护卫身上蹦下来,几步就跑到他跟前,高兴道:“阿照,我找到你啦!” 跟在后面的,还有太子伏启以及几名护卫,他们都是一身寻常衣服,并未佩戴任何皇家信物,伏启长得斯文俊雅,看到宋长煦的时候还拱手行礼,喊了一声:“先生。” 宋长煦略微拱手,笑道:“今日泮水祈福,不用在意这些,你们自去玩吧。” 伏启应了一声,走到弟弟那边。 伏三易正和宋歌手牵着手,在看对方的河灯,伏三易选的和宋歌一样的都是莲花样式的小灯,在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愿望,空出来的地方有限,但里面的灯芯是特制的,因此哪怕染了大团的墨,也依旧明亮。 宋歌写的少,只三行,又用纸贴住了最后一行字。 伏三易好奇,想揭开看。 宋歌拍他手一下,挑眉道:“不许,三个愿望,前两个能说出出来就不灵了。” “这是什么规矩?” “这是我的规矩。” 宋歌不讲理,伏三易挠挠头,也不敢违逆他。 伏启走过的那些,你不要当真。” “嗯?” “就是,去太庙那些,咳,那里也没什么好玩的,等以后空了,我带你们两个去其他地方看看。”伏启声音温和道,“四时八节,各有一些讲究,今年冬天可以带你尝尝冬宴,春祭还可以去踏青,等你们再大一点,我就带你们去猎鹿……” 他说了许多,都是详细规划过并可以实施的,确实是很细心的人。 宋歌听得眼睛越来越亮,一旁的伏三易已经开始比划他的小弓有多厉害了,伏启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笑道:“所以不许再淘气了,快些长大,以后要去的地方还多着呢。” 两个小孩一块点头,很是期待。 到了放河灯的时候,宋长煦和夫人互相看了一眼,带着笑意把手里的那盏灯放在河中,让它们被水面托着漂去远处。 宋夫人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而宋长煦则是面带微笑在看她。 宋家两位兄长也跟着放入河灯,一个许愿“阿照快快长大”,另一个则补上一句“健健康康”。 一旁伏启也在给弟弟祈福。 伏启选的花灯是精致而小巧的,放在河面上之后,口中念诵了几句,也是平安一类。 伏三易小声在一旁不住提醒他哥,说还要聪明。 伏启失笑,但也认认真真按弟弟说的,在平安后面加了一句愿他越来越聪明。 而轮到伏三易的时候,小皇子则要声音大一些,说祝愿哥哥定品顺利——这是他有一次无意中听他哥哥定品一定失败,伏三易不服气,他想,那他以后每年多少句难听的话,那天上的神明也只能听到他这一句,因为他喊得最响亮了! 伏三易心满意足。 他又去看宋歌。 宋歌的莲花小灯已经漂出去一小段距离,不知道是不是水流的关系,还是河面上花灯拥挤,那两朵小小的莲花宫灯倒是如愿紧紧挨在一处,漂了好一会都未分开。 泮水弯弯绕绕,环山而过,带走众人的祈愿。 有风抚过,吹动两盏莲花宫灯,它们边角垂落的珠串牵在一处,滴溜溜转了一下,倒是也没有分开,只其中一只干净些的,上面写的三行愿望里,最后一行贴着的纸条微微被泮水浸润打湿,露出模糊的一行小字——三愿你我,时时能相见。 …… 上一世你陪我白首,这一世,我愿陪你一同长大。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主线任务开启,系统也积极了许多,在宋歌完成第一个任务之后,它立刻给宋歌的体力值增加了1点。 宋歌感觉到了身体里一股暖流涌过,手脚好像在一瞬间都有力气了一些。 宋歌有些惊奇,在心里问:“就提高了1点体力值,怎么感觉变化这么大?” 系统也很高兴,耐心为他解答:“这是因为宿主突破了原本身体的极限,开始和这方世界的能量进行融合,也是因为宿主开启了主线任务,主线任务都是推动发展的,所以会受到庇护。” 宋歌了然,攥了攥小拳头,感觉都有了点奋斗的劲头。 做任务好啊,这奖励太实惠了。 谁不想要个好身体呢? 系统又道:“宿主请放心,你从上一个世界带来的大量生存时长是有效的,可以放心在这个世界度过漫长人生,任务做慢一点也没有关系。” 宋歌这次听明白了,难怪系统之前对主线任务并不着急,因为寿命最难的一关已经度过。 宋歌也不急,整个大梁国的人都没他活得久,确实可以慢慢谋划。 宋歌正在心里慢慢思索这些问题,忽然,后衣领就被人抓住拎起来! 一旁的伏三易反应比他快,但宋歌被抓住,他也不肯跑,一个犹豫也被拎了起来,一边踢脚一边奋力扭头去看:“谁敢……!” 拎着他们的是金吾卫的大统领谢广,谢将军面沉如水,一手一个拎起来之后,瞧着最下面台阶上努力抱头当鸵鸟的谢长楹,朝他屁股上踢了一脚,冷哼道:“还不站起来!” 谢长楹磨磨蹭蹭,哭丧着脸站起身,喊了一声爹。 谢广的威望高,平日里也一丝不苟,对谁都一副表情,因此伏三易也歇火儿了,耷拉着脑袋像是被拎起来的猫崽子,不敢反抗,另一边的宋歌倒是有些茫然,像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抬头去看谢广的时候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无辜极了。 宋歌刚才还沉浸在和系统沟通中,突然被抓,反应过来的时候也在拼命呼唤系统:“系统!怎么回事,他突然出现,你怎么也不预警?” 系统忠诚道:“宿主,我的能力是根据您来决定。” “什么意思?” “你无法看到、预判的人,我也没有办法。” “……” 宋歌抬头和谢将军视线对上,忍不住缩了一下脖子。 这么厉害一位大将军,显然并不是宋府里那些护卫们能比的,宋歌能准确预判护卫们,也是因为他对宋府实打实住了几年,实在熟悉。 谢广一手拎着一个,大步走下石阶,他身后还跟着一个挨了一脚、鹌鹑似的谢长楹。 抓了一串小孩,刚下了石阶还未走远,就碰到了守在那里笑眯眯的宋青冠。 宋歌看到人的时候,小声求救:“二哥!” 宋青冠走上前,跟谢广行礼,笑着道:“有劳谢将军了,稚子年幼,不懂分寸,惊扰了金吾卫,改日一定上门致歉。” 谢广随手递了一个小孩给他,道:“还要多谢青冠兄提点。” “哪里,哪里。” 两个人打了一番太极,宋歌趴在二哥怀里,眨巴眼睛品过味来,合着是他二哥先瞧见然后才去检举的啊? 宋青冠客客气气的,又道:“谢将军,二皇子身份特殊,现在带出去恐怕会给太子殿下带来麻烦,你我都知道,太子殿下无心争斗,但二皇子现在出现在泮宫,恐怕有心人会做文章,你我也不好脱身。”他沉吟片刻,试探道:“不如把二皇子交给我,先带回宋府去?” 谢广能坐在这个位置上,脑袋里自然也不是空的,略微一想就明白过来,毫不迟疑把手里那个小麻烦也递了过去,道:“如此,还要麻烦宋学士了。” “哪里,哪里。”宋青冠又接过一个,他抱不过来,干脆放在身边,只要他抱着弟弟就不怕二皇子乱跑。 果然,伏三易就老老实实跟在他腿边,一步都没乱跑。 宋青冠瞧了谢广身边那个滚了泥的小少爷,笑了一下,道:“这位就是谢小公子吧?” 谢广脸色略僵了下,勉强点头道:“正是犬子。” “咳,这个,谢将军公事繁忙,又赶上泮宫祭祀,想必一时也没法照顾小公子,不如一同带去宋府?”宋青冠依旧笑眯眯的,十分和善道,“我大哥正在泮水别院,家中人多,也好照顾。” 谢广略想一下,拱手道:“那就多谢了。” 他又不轻不重踢了儿子一脚,让他过去。 谢长楹捂着屁股,站到了伏三易身边,抬眼瞧见亲爹当真不管,咧嘴想笑,但看一眼他爹黑得锅底似的一张脸,又立刻闭上了嘴巴。 谢广要不是今日在泮宫有重要差事,当街就能把儿子揍一顿。 宋二哥把三个小孩带去泮宫外,找了自家的马车过来,让人盯着给送回家去。 宋青冠唬着脸道:“一定要亲自交到我大哥手里,其他人都不行。” 马夫吓得不轻,连声道:“是,小人一定交到大爷手里,一个都不少!” 马车上。 宋歌不跑了,其他两个也累的够呛。 宋歌在车厢里翻找了一下,这里的车厢宽大,足够几个成年男人乘坐,前方还有个小茶几和几个叠起来的抽屉组成的小柜。宋歌假装在里面翻找,其实是从随身仓库里抓了一把糖,拿出来就分给他们俩吃。 三个人都饿得够呛,又刨坑又翻墙的,都是体力活。 谢长楹大口吃糖,还在问:“这是什么糖?吃着好香,里面还有果仁酥对不对?” 宋歌含糊说是。 这是他随手抓的,有士力架还有开心果能量棒,都是挡饱的东西。 谢长楹和伏三易是拥有武魄的人,饭量和宋歌不是一个量级,谢长楹一口气吃了三块能量棒,还在那咽口水:“也不知道泮宫祈福之后,中午吃的啥饭,好不好吃。” 伏三易道:“素斋,不多好吃。” 宋歌好奇:“你吃过?” 伏三易点头,道:“以前太子哥哥主持祭祀,他分了好些给我吃,有素鸡、素鸭,还有豆腐羹,藕粉圆子,荷花酥……” 谢长楹口水流下来。 他们中午饭都没吃呢,现在也是真的饿了。 马车一直到了宋家别院,马夫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这一路都在往后看,生怕少了一个。 宋家已经找了好半天了,见三个小孩泥猴儿一样被送回来,宋夫人不住念佛。 宋大哥更是快步上前,一边接他们下来,一边听宋二让马夫带回来的话。 宋青阳听完,脸都抽抽了几下。 他低头去看怀里的宋歌,又看看一旁跟着的那俩,绷着脸教育道:“你们这胆子也太大了,不老实在家里待着,怎么敢偷着跑进去,还弄了一身泥……不是,你们怎么进去的啊?” 三个人各说各的,宋歌说“爬墙”,那俩说“挖洞”。 宋歌:“……” 宋青阳气极反笑,道:“好啊,竟然还破坏泮宫城墙,你们真是好大的胆子!” 谢长楹已经反应过来,眼睛眨巴一下,立刻改口:“不是,我、我们爬墙进去的!” 宋青阳道:“阿照能爬进去?你让他爬一个我看看!” 伏三易心疼了,立刻道:“大哥不要,阿照小,他上不去的……是我硬带他来,洞也是我挖的,你责罚我吧!”他倒是很义气,让一旁的谢长楹泪眼汪汪,也跟着喊“我挖的坑,罚我”,梗着小脖子一副英勇就义的架势。 宋青阳被他们几个弄得心塞。 他拎着宋歌和伏三易,谢长楹就老老实实跟在后面,一步一跟,眼泪憋了一大包。 三个小家伙被带回去之后,宋青阳就让人烧水,给他们洗澡,这三个泥猴子他是一眼都看不下去了,早上的时候,他家小弟还是白白净净、一身整齐新衣啊! 宋青阳看了一眼后面你戳我一下、我给你一拐子的俩臭小子,觉得就是这俩把那么乖的阿照带坏了。 谢长楹不想在宋府多留,他可是听伏三易讲过许多宋太傅罚抄写背诵的事,天底下没几个淘气小子不怕先生的,他眼睛转了两下,讨好道:“大哥,我祖母也来了,住在庄子上,离着这里就一段路,不如你送我回去,我家去洗澡。” 宋青阳唬着脸道:“谢家小公子,莫走,你爹可是在前头当差,跑一步我就去找他。” 谢长楹蔫儿了,耷拉着脑袋跟着去洗澡。 宋家别院,浴房。 宋夫人让人烧水,给他们洗漱更衣,天气热,倒是也不用太烫的水。 一个房间里,用屏风隔开分了两边,但浴桶只有两个。 宋歌和伏三易用一个,屏风那边,谢长楹用一个。 宋歌怕冷,哪怕是夏天水也烫的,伏三易一进来就烫得“嘶”一声。 宋歌道:“我就说你受不住,你先出去,等我洗完给你换水用。” 伏三易摇头:“我不。” 他坚持跟宋歌泡在一起,没一会,小脸通红,脑门上都要热冒烟了,倔强着不肯走。 隔着屏风,谢长楹还在想办法自救,大声问他们:“哎,阿照,你最聪明了,你有没有办法给我祖母送信啊?她最疼我,只要她来,我爹就不敢打我了。” 宋歌和伏三易人小,浴桶足够大,还可以划两下水。 伏三易看他划水,就道:“阿照,我带你去河里游泳……” 宋歌抬手,沾着水弹他一下脑门:“我才不去,你也别去,多危险啊。” 伏三易摸摸额头,也不气恼,跟着点头道:“好。” 隔着屏风的谢长楹还在曲线救国:“或者去求我姑姑,她也肯帮我——阿照,伏钰,你们说句话呀?” 屏风那边哗啦啦水声,已经开始互相泼水玩了,能听到小孩的笑闹声。 谢长楹疑心自己听错了,他刚才好像听见了二皇子求饶?他掏掏耳朵,这怎么可能,二皇子骨头最硬了,在外头别说求饶,下巴都不肯低一下的。 * 很快三个小家伙洗干净,换了新衣。 宋夫人来泮水这边的时候,带了不少箱笼,里面还有给宋歌准备的夏衣,正好给他们三个人穿。 因为是给宋歌提前准备的,都特意做大了一些,方便长高了穿,这会穿在伏三易和谢长楹身上,倒是也正好。 他们俩比宋歌都高了半头,宋歌要略微挽一点衣袖,一旁的丫鬟小心给他折起来一点袖口。 伏三易看了一眼,就抢过去,学着帮宋歌挽衣袖,他手小,但做得很仔细,像模像样的。 宋歌手腕露出来一截,白嫩嫩的,藕节一般。 伏三易盯着看。 宋歌抢在前面道:“不许咬。” 伏三易就捏了捏,跟他说话:“阿照,下次我们再出去玩。” 宋歌抽回手,道:“你可能出不去了。”这次回去,太子估计再好的脾气,也要教导一下弟弟了。 伏三易道:“我能出门呀。”他掰着手指头数,对宋歌道,“我能去可多地方了,太子哥哥带我去过皇陵,还去过太庙上香……下次带你一起去!” 宋歌只笑不说话。 伏三易还要劝,一旁的谢长楹就道:“他去不了。” 伏三易不高兴:“怎么阿照又去不了?” 宋歌道:“那是皇陵。” 谢长楹跟着点头,理直气壮道:“就是啊,要我也不乐意去拜别人家祖宗,我家又不是没有。” 伏三易有些泄气,又在想其他能去的地方。 片刻后,梳洗干净的三个小孩,被带去喂了一顿饭。 需要喂饭的只有宋歌一个,其余两个都自己捧着碗吃得喷香。 宋歌在马车上吃了一根开心果能量棒,已经不是很饿了,这会吃饭就慢,还试图搞小动作,希望能少吃一点。 一旁的宋夫人心疼道:“一定是吓坏了,也不知道被抓的时候被训斥了多久。” 她这么一说,宋青阳也跟着心疼起来,给宋歌夹了平日里喜欢吃的菜,小声哄他多吃:“别怕,等你二哥回来,我们帮你一道跟爹求情。” 宋歌咬着一根青菜慢慢吃,心想,抓他的就是二哥。 等喂饱了,宋青阳毫不客气让人把那俩给送回去,让他们父亲兄长管教去。 宋歌想了想,跑上前扯住伏三易袖子,让他凑近了咬耳朵道:“你晚上要是能出来,我们就一块放花灯,我在泮水边最高的树底下等你。” 伏三易眼睛一亮,点头道:“好!” 因为有了约定,连离开都快了许多,伏三易还想着回去拿自己小花灯呢! 谢长楹跟在他后面跑,倒是不见多快乐,他爹可是今天晚上就回来了。 伏三易出门的时候,看了谢长楹一眼,叮嘱他:“这是阿照的衣服,你回头洗干净,记得送回来啊。”语气自然的好像是他们家衣服一样。 谢长楹心塞,点头道:“知道了,知道了。” * 傍晚的时候,宋长煦回来,先把小儿子抓过来教育了一顿。 一旁的宋青冠跟着,他身上的官服还未更换,只摘了镶嵌着宝石的官帽,冲大哥挤眉弄眼询问:戒尺藏起来了吗? 站在老爹身后的宋青阳摸摸鼻梁,不动声色微微点头:放心,全都藏好了。 兄弟俩互相吃了个定心丸,这才放心。 宋长煦板着脸,但也只是训斥,没动板子。 宋长煦本想硬着心肠说句狠话:“阿照这么顽皮,想必白天已经玩够了,那今天晚上……” 一旁的宋青阳听见,忍不住小声道:“爹,阿照河灯都选好了。” “那又如何?” “爹,要不您看一眼。” 宋青阳取了宋歌的小河灯过来,上面的祈福词已经写好,宋歌写的简短,但排序清晰,上面写着: 一愿父母年年康健, 二愿兄长岁岁无忧, 三愿…… 最后一行被贴了起来,没有露出,但只看前面两行稚嫩的字,就让宋太傅心都软下来。 宋长煦长叹一口气,把小孩子拽到自己身边,捏了他小脸一下:“你呀,下次不许了,知道吗?爹爹听了,中午宴席都吃不下,就担心你摔着碰着。” 宋歌点点头。 宋长煦心里多少还有点生气,故意拿胡子扎他的小脸,逗得小孩直躲。 也就算惩罚过了。 * 晚上,宋歌陪着家里人一同去泮水河畔。 一路上卖花灯的人有许多,有的是买来提着玩儿的,有的是专门写上祈福语,打算放在河里祈福的,沿路卖花灯的人多,买花灯的人也多,热闹非常。 宋青阳和上一次一样,把宋歌托起来,让他骑坐在自己肩上,这是这一回他身边还多了爹娘和二哥,爹娘走在前面,他瞧见老爹买了路边的一支桃花送给了阿娘,而在一旁,是一路上挑着新鲜玩意儿买了不少,正举高了给他看,扮鬼脸逗他开心的二哥…… 宋歌一手抱着宋青阳,一手拿紧了自己的小花灯,已经有许多年不见波澜的内心忽然像是被丢了一枚小石子似的,被荡开层层温柔涟漪。 那是上一世,他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周围人都在笑,在庆祝他们的节日。 宋歌被人群氛围感染,这一次,好像不再是站在人群后面欣赏热闹,而是融入了这里的人间烟火,他小脸泛红,忍不住也跟着笑了。 真的好热闹啊。 泮水河边。 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在放河灯,天色暗下来,河面上无数花灯闪烁光芒,一点点顺流飘向远方,在夜色映衬下,像是银河倒流,汇聚到了人间。 宋家两位兄长护着弟弟,按他说的找到一处略高一点的河边位置,让他踩在石块上,道:“阿照,你就在这里……” “阿照!” 不远处,有人喊他。 宋歌抬头去看,就看到被人架起来,骑坐在高大侍卫肩上的伏三易,他似是没看到宋歌,只是一边向前,一边大声喊他名字。 宋歌应了一声,“我在这!” 声音被人群淹没,但托着伏三易的那名侍卫耳朵动了动,抬头说了什么,又指了方向,伏三易立刻兴奋看过来,连连挥手! 宋歌抱着花灯,站在石块上等他。 伏三易穿过人群,从护卫身上蹦下来,几步就跑到他跟前,高兴道:“阿照,我找到你啦!” 跟在后面的,还有太子伏启以及几名护卫,他们都是一身寻常衣服,并未佩戴任何皇家信物,伏启长得斯文俊雅,看到宋长煦的时候还拱手行礼,喊了一声:“先生。” 宋长煦略微拱手,笑道:“今日泮水祈福,不用在意这些,你们自去玩吧。” 伏启应了一声,走到弟弟那边。 伏三易正和宋歌手牵着手,在看对方的河灯,伏三易选的和宋歌一样的都是莲花样式的小灯,在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愿望,空出来的地方有限,但里面的灯芯是特制的,因此哪怕染了大团的墨,也依旧明亮。 宋歌写的少,只三行,又用纸贴住了最后一行字。 伏三易好奇,想揭开看。 宋歌拍他手一下,挑眉道:“不许,三个愿望,前两个能说出出来就不灵了。” “这是什么规矩?” “这是我的规矩。” 宋歌不讲理,伏三易挠挠头,也不敢违逆他。 伏启走过的那些,你不要当真。” “嗯?” “就是,去太庙那些,咳,那里也没什么好玩的,等以后空了,我带你们两个去其他地方看看。”伏启声音温和道,“四时八节,各有一些讲究,今年冬天可以带你尝尝冬宴,春祭还可以去踏青,等你们再大一点,我就带你们去猎鹿……” 他说了许多,都是详细规划过并可以实施的,确实是很细心的人。 宋歌听得眼睛越来越亮,一旁的伏三易已经开始比划他的小弓有多厉害了,伏启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小脑袋,笑道:“所以不许再淘气了,快些长大,以后要去的地方还多着呢。” 两个小孩一块点头,很是期待。 到了放河灯的时候,宋长煦和夫人互相看了一眼,带着笑意把手里的那盏灯放在河中,让它们被水面托着漂去远处。 宋夫人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而宋长煦则是面带微笑在看她。 宋家两位兄长也跟着放入河灯,一个许愿“阿照快快长大”,另一个则补上一句“健健康康”。 一旁伏启也在给弟弟祈福。 伏启选的花灯是精致而小巧的,放在河面上之后,口中念诵了几句,也是平安一类。 伏三易小声在一旁不住提醒他哥,说还要聪明。 伏启失笑,但也认认真真按弟弟说的,在平安后面加了一句愿他越来越聪明。 而轮到伏三易的时候,小皇子则要声音大一些,说祝愿哥哥定品顺利——这是他有一次无意中听他哥哥定品一定失败,伏三易不服气,他想,那他以后每年多少句难听的话,那天上的神明也只能听到他这一句,因为他喊得最响亮了! 伏三易心满意足。 他又去看宋歌。 宋歌的莲花小灯已经漂出去一小段距离,不知道是不是水流的关系,还是河面上花灯拥挤,那两朵小小的莲花宫灯倒是如愿紧紧挨在一处,漂了好一会都未分开。 泮水弯弯绕绕,环山而过,带走众人的祈愿。 有风抚过,吹动两盏莲花宫灯,它们边角垂落的珠串牵在一处,滴溜溜转了一下,倒是也没有分开,只其中一只干净些的,上面写的三行愿望里,最后一行贴着的纸条微微被泮水浸润打湿,露出模糊的一行小字——三愿你我,时时能相见。 …… 上一世你陪我白首,这一世,我愿陪你一同长大。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