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角镇。qdhbs.com 这两日忽地生出一个流言,说是今年交税少的人家,就要被征兵。也不知是真是假,弄得人心惶惶。 已经交过税的没办法,但没交税的却打听着行情,略比往年多交了些。就算万一没这回事,也只当是花钱买个心安了。 家境好的还能这么宽慰自己,可有些家境不好的,委实就艰难了。原还想着,今年难得风调雨顺,多打了些粮食,过年也能割两斤肉,给家里婆娘孩子扯件新褂子,好好乐一乐。可如今看来,只怕比往年还要难过。 “吁!” 一辆新篷马车停在陈家客栈门前,伙计还以为有生意来了,仔细一看,“哟,这不是连小哥么?” 连升把车停稳,“你们掌柜的在吗?” 伙计连忙点头,可车篷里钻出个老太太,“我说连升,今儿可是我们家包的车,你这干嘛?” 连升不悦的解释,“我就说几句话,这也不行?” “不行。你这会子一点事,那会子一点事,不是瞎耽误我们工夫么?”董老太强横的就是不让。 董二也钻出车道,“要不你留下慢慢说,我们自在城里忙活,回头来接你就是。说我在山上车赶不好,这平地上,还赶不了么?” 连升想想无法,叶秋交待之事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只好把车给了董二,自留下跟陈掌柜说事。 听说叶秋这么快就跟北田村搭上线,有望拿到明年的红枣,陈掌柜可坐不住了。他是生意人,讲究行动迅速,当即就急吼吼的要带连升,上榆林县大姐家去。 “村里头你别担心,我让个伙计跟那董家的回去,也替你报个信。” 可连升却笑着摆摆手,“倒不是担心这个。只出门前,叶秋姐交待了,这事跟北田村还没谈定,也不好贸贸然上门。若真谈定了,少不得她要亲去拜访下大姑奶奶的。这会子先打个招呼,也是让你们心里有个数。” 陈掌柜一听,心里就明白了。 陶家自垄断生意以后,这些年也越发的挑剔,村民也多有不满,想趁虚而入,收复失地,这就是最好的时机。 如此一想,他越发觉得没信错人。 当初把大姐家的往事告诉她,也是看叶秋跟陶家有些说不清的恩怨,看能不能替大姐家寻个帮手。如今看来,他算是做对了。 叶秋这丫头虽年轻,行事却比一般人都大方。这样消息算是商业机密了,可她想都不想,就派人来说。这份人情,陈掌柜记下了。 “那行。麻烦你回去告诉叶姑娘一声,我代我大姐先谢谢她了。” 正叫伙计过来好好招呼,他准备离开两天,连升不好意思的道,“陈掌柜,我倒没啥事,只是我们叶秋姐还有件想求你帮忙。” “何事?” 连升越发忸怩,“她想叫我来买点肉,行不?” 陈掌柜一愣,随即噗哧笑了,“这算什么?我送她一块都行。” 那可不行,出门时叶秋可给了钱的。 陈掌柜想想,这么大个人情,可不是一块肉能换的,于是也不勉强。只厨房里因近日生意平平,只剩一块前腿肉了,也就四五斤的模样。 陈掌柜索性割了一半卖给连升,安排了店里的事情,匆匆出门了。 连升把肉存在客栈里,自己也出门蹓跶去了。 他可不是闲逛。 昨儿连爷爷也给叶秋的计划鼓舞,心潮澎湃的想了大半宿。 一早起来就悄悄告诉孙子,既然将来想做番大事,光有力气可不行。得上城里看看人家店铺,都是怎么做生意的,回头也好在同龄人中拔个头筹。 不得不说,老爷子还是很有几分见识的。 连升今儿下了山,认真观察起那些店铺伙计的行事,从前只觉得简单无比的几句话,如今细细看来,却是各有名堂。 且不提他在这儿琢磨起生意经,那头董家母子也在忙着做生意。 就连董二嫂都不知道,这母子俩昨天在叶秋那儿受了气,回头不想自己错在哪里,反一味怨恨上叶秋和村长,心想你们不带我们发财,我们就自己发财! 故此这母子俩今儿特意撇下全家,只他二人进了城。 他们原先算计得好,如今交税的人多,就到衙门等着,等着交了税的乡亲买了东西想回家的,就可以用村中马车拉个客。 反正这马车是公用的,他们可不用心疼什么。 只没想到,只收两文钱一位这么便宜,那些乡亲还是摆手说不要不要。 董二觉得奇怪了,负责拉车的董老太同样不解。 这么新的马车,又这么便宜,怎么就没人坐? 董老太心里发急,瞧着一个面善的,就跟人细打听了打听。 可这一打听,吓得她是脸都黄了。抖着手脚小跑回来,跟儿子一说,董二也吓坏了。 “没钱是因为交了税?交税少的就要当兵?” 董老太哪知道啊? 母子俩正一筹莫展,忽地瞧见衙门里出来一辆小驴车,听那丫鬟吩咐车夫,“送夫人去陶家。” 董二眼珠一转,“娘,要不咱们也跟着一块去。” 董老太不解,“去陶家干什么?” 董二道,“快上车,上来我跟你说。” 他刚刚心里忽地生出个念头,这亭长夫人都要去陶家走动,可见陶家在本地是有权有势的。而陶家跟叶秋有仇,自然见不得她好过。 若是他去跟陶老爷说说,叶秋近日在村中所干的事,是不是也能谋个好处,让陶家跟亭长说一声,不让他去当兵?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这话董二总结不出来,却本能的就这么干了。 只是他忘了更重要的一点,叶秋就算是他的敌人,也还是他的同村。他这么干,还有一种说法,叫——吃里爬外。 ※ 陶家内堂。 听说郑亭长夫人来访,陶宗名顿时皱眉,“这也太性急了,说好了事成之后才付钱,哪有才放出风声就来要钱的?告诉她,老夫人身子不适,才吃了药睡着了,不见客。看她还好意思来见我不成。” “慢着。”陶老夫人放下手中的燕窝,道,“这种时候,宁得罪阎王,莫得罪小鬼。姓郑的也要不了几回钱了,自然着急。咱们现在撕破脸,他反悔怎么办?且让你屋里的去支应着吧。” 陶宗名神色一顿,“让她去?” 陶老夫人冷哼,“她既喜欢冷着脸,就让她出去挡人好了。当我们陶家夫人是这么好当的么?成天衣来伸来,饭来张口,还摆着那张臭脸,给谁看哪?” 陶宗名想想也是,“旁人叫她,她未必会应,我去一趟。” 陶老夫人点头,陶宗名前脚刚走,忽地后脚下人再次来报,“仙人村董二,想求见老爷。” 陶老夫人眉头一皱,“怎么什么阿猫阿狗都跑来了?让管事的去问问,这姓董的是怎么回事。” 下人道,“管事已经问过了,那董二不肯说,说有重要的消息,一定要见了老爷才肯说。” 陶老夫人略一思忖,便让人把董家母子带上来了。 及至见了人,却没想到,这董家母子竟是给她带来这么一个重磅消息。 ※ 小剧场: 地瓜:弱弱的说,元旦就要上架了,心里有点忐忑。希望大家到时多支持我,支持小苹果。我会努力长大,努力当好我娘身边第一男猪。 某人:-_- 地瓜:(拉拉衣角)放心,我会很快帮你找回记忆。最起码,让你有个正经名字的。不用谢。 某人:-_-||| 庆丰年 第41章 该死 更新时间2014-12-31 12:05:39 字数:3351 郑亭长夫人已经不知是多少次来到陶家了,却是头一回见到传说中的陶夫人。 跟想象中上不得台面的糟糠之妻不同,这位陶夫人出乎意料的颇为秀美冷艳。一看就是读过书的,甚至清高的连她这位官夫人也不大瞧得上眼。 郑夫人原本见陶老夫人不肯见她,就要告辞,可见了这位陶夫人,却又有心多留一会儿了。 再抿一口杯中香茶,她带笑赞道,“夫人这里真是好茶,茶杯也精致。瞧着竟似乎有些象越窑青瓷,可是也不是?” 陶夫人常年冰雪般的脸上,终于有了几分暖意,“没想到亭长夫人倒也见过些世面。” 郑夫人噎得一哽,亭长官再小,总比你男人一介商贾来得高贵吧?不过听她这口气,似乎大有来头。那怎么会嫁给一个商人呢?况且二十年前,陶家可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那她是怎么嫁来的? 好奇之心一起,郑夫人就又试探了几句,“让夫人见笑了。这种瓷器,还是我旧年上县里给县尊夫人拜年时,偶遇她的妹子陪夫上任路过,带来了一套。后来听县尊夫人说,她家妹子可是个有福气的,嫁的可是鼎鼎大名的吕州薛家,故此——” 话音未落,陶夫人讥笑起来,“那才读了几年书的薛家,竟然也敢号称鼎鼎大名了?如果这世道,名声可真是不值钱了!” 郑夫人顺势便问,“夫人这么说,定是出身世家大族,可否告知一二,也让我长长见识?” 陶夫人冷笑,“你别费心打听了,我不会说的,你也不配听。你今日来,无非是来讨钱的,这些铜臭之事我素来不管,你可以走了。” 郑夫人这下可气得非同小可。你就是再尊贵,如今也只是个商人之妇,就是个普通人家,有这么说话的么? 才要说她几句,忽地陶宗名亲自来了,赔着笑脸说母亲醒了,请她去见。又道,“拙荆素来身子不好,少见外人,脾气孤拐,如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郑夫人虽然气恼,可一个大男人亲自来赔罪了,总不好不给面子。于是随意敷衍几句,还是去见陶老夫人了。 只没想到,陶老夫人却是把之前约定的一千两银子,尽数全拿了给她,还说,“夫人早些拿了银子,年下也好安排。” 郑夫人觉得有异,她原想今儿来能拿到一半就算不错的,陶家突然这么大方,定是有事要她办了。 …… 送走了郑夫人,陶宗名又出去了一趟,回来时便跟母亲说,“放心吧娘,都安排好了。” 陶老夫人点了点头,有些轻松,又有些忿恨,“这回我倒要看看,那小贱人还能怎么翻身。” “她这辈子都翻不了身!”陶宗名冷冷道,“居然敢跟北田村联手,想断咱们家的财路,她简直是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