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氏一把扯了过去。xiaoshuocms.net 两人把孩子赶出屋,说起了悄悄话,大丫神色紧张的绞着手指,眼神不时往屋里瞄。 四丫没心没肺的又跟小宝打闹起来,大壮大勇兄弟俩在一起兴致勃勃的谈着白天的见闻。唯有二丫和辛夷一左一右拉着大丫胳膊,想传给她支撑的力量。 两人关上房门说了足足有一盏茶功夫,王氏才疲惫的推开门,略带歉疚的望向大丫。 辛有财的脸色也不算好看,他叹了口气道:“都进来吃饭吧,大壮,你明儿个一大早去把你爷爷请来,就说家里有事儿要跟他商量。” 要请辛老爹,几个孩子心里都是一突,寻思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只有辛夷暗自感慨,果然,还是到了请辛老爹的地步。 俗话说:皇帝疼长子,百姓宠幺儿。辛有财弟兄三个,在家里排行老二,位置着实尴尬。 辛老爹在老三辛有余成家立业后,大手一挥宣布了分家,除了已经嫁人的四姑娘,田产在村长的见证下分给了三家。 老大年长,故而多分了一亩山地,老三年幼辛老爹要跟着他照看,因此多分了一亩中田。 辛家仅有的一头猪,也被辛老爹赶回了老三家。 唯独辛有财不受疼爱,只分得两亩地四只母鸡。一家八口人在刚分家时,若不是王氏娘家接济差点饿穿肚皮。 孩子多负担重,辛有财有心和两个兄弟打好关系,却总被提防着打秋风,渐渐心也淡了。 辛老爹和亡妻刘氏本来就对木讷的老二不喜,对兄弟几个的相处睁只眼闭只眼,并不深管。 想到这里,辛夷很想笑,大概辛家人的自私是深入骨髓的。她不想说,在前世她带着小家发家致富后,大房三房和辛老爹的嘴脸。 变脸之迅速,绝对要比四川变脸还精彩。 孩子生性敏感,辛老爹不待见自家,他们跟这个爷爷感情也不算深。 天刚亮,大壮就去离家两三里的小坳请辛老爹,等到晌午时他才叼着烟袋锅子姗姗来迟。 身穿蓝色棉麻褂的辛老爹精神抖擞,靠五十的年纪眼不聋耳不花,俩眼一瞪透着一股威严。 他夹着烟袋的手指泛着黄色,一进门,一屁股坐在大堂正中,腿一翘慢悠悠的说:“说吧,啥事儿,把我这把老骨头叫过来。” 辛有财一见老爹仿佛有了主心骨,他看了看围在旁边的孩子,挥挥手说:“大丫留下,大勇你带着弟弟妹妹先出去玩儿着。” “爹,喝茶。”王氏恭敬的端了一碗茶上来,双手捧给辛老爹。 对于这个公爹,她每次见了都惴惴不安,生怕被挑出错来。 辛老爹老俩虽然不疼辛有财,可偏偏辛有财特别在意爹娘的看法,把爹娘交待的话奉若圣旨。 王氏年轻时不懂事,因为这个没少跟辛有财拌过嘴,后来发现他就是这股拗劲儿,才作罢。 “放一边吧。”辛老爹弹弹烟灰,瞥了王氏一眼,“说吧,都是一家人,你们有啥话就直说吧。” 此话一出,大丫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的往下落,王氏看着女儿哭也情不自禁的抹起来眼泪。 瞬间哭起来的娘儿俩,让气氛变得沉闷起来,辛有财尴尬的搓搓手,犹豫再三才说:“爹,您看当初大丫亲事定的太早,俩孩子都没定性,我们现在要不要再合计合计?” 闻言,辛老爹眼睛一瞪,右手往桌子一拍怒斥道:“胡闹,你这当爹的是怎么想的,说好这么多年的亲事咱们反悔,不是叫人戳脊梁骨?” 一听这话,王氏急了,不管不顾的喊道:“爹,是他牛家不地道,他们家力娃是个兔儿爷,现在桃庄都传遍了。我们这做爹娘的,总不能将丫头往火坑里推。” 辛老爹拍桌子时,一旁将耳朵贴在墙上的辛夷和二丫听的分明,不由面面相觑。 “什么?力娃那孩子不是在镇上给人家当书童,你听谁嚼的舌根?” 乍一听到如此具有冲击力的消息,辛老爹的语气也和缓起来,面上透着惊讶。 他是个重面子的人,不愿在拜把弟兄面前丢了颜面,但是更接受不了有一个不男不女的孙女婿。 大丫依旧哭哭啼啼,王氏拍着她的后心说:“爹,您不信的话就派人去打听打听,他们桃庄都传遍了,牛家现在恐怕臊在家里门都不敢出呢。” 辛老爹狠狠吸了两口闷烟,最后将烟袋往旁边一搁当即拍板决定:“先不急,今天我就踅摸人到牛庄转转,让牛力这娃亲自来辛家庄一趟,好好相看下。” 一看亲事有转圜余地,大丫也渐渐止住了哭声,柔声说:“大丫全凭爷爷和爹娘做主。” 事情敲定,辛老爹拒绝了老儿留他吃饭的请求,叼着烟袋锅背一手背后走出了辛家。 辛夷几人单等着严肃的辛老爹离开,一股脑全围到了辛有财和王氏身边,用渴盼的眼神望着他们两人。 大丫揉了揉发红的眼睛,弱弱的笑着:“天这么热,别都挤在这儿了,没什么事儿。” 王氏关心大丫头想不开,张开双手跟赶鸭子似的驱逐着大壮他们说:“一个个跟木头桩子似的堵在这里干嘛,去去去,烧火做饭了。” 辛有财则带着些许担忧,眼神复杂的望着大丫。 过了中秋,大丫也该过十三岁生辰了,农村丫头嫁的早。要是牛家真不可靠,大丫退了婚又一天比一天大了,想找个称心如意的婆家也是麻烦事儿。 他家大丫头最乖巧不过,怎么在婚事上会遇到这么大绊子,那牛力好端端的爬什么主子床。 也怪他这个当爹的,当初大房两个女儿跟牛家小子年龄差不多,老大轻飘飘的用一句不知道孩子将来怎么样,回了爹的建议。 只有他木木吭吭的,把尚在襁褓的女儿许了人。 先前看牛家是个好的,要真因为这茬耽误了丫头,他这辈子良心都不会安稳。 第十五章 啐他个不要脸 更新时间2014-6-17 20:55:08 字数:2014 六月的天娃娃脸说变就变,刚才还一水溜的晴天,风一赶乌云就漫了过来。 风呼呼的吹着,空气中的燥热,很快被带离了地平线。 辛家来了不速之客,此刻正在门口僵持着,大壮和大勇把着门,冲着门外的牛力怒目而视。 牛力身板儿瘦弱,让人很难和牛联想起来,他头上戴着一顶小瓜皮帽,穿着一身儿浅蓝直缀。前两天辛家来人在桃庄打听牛家的事儿,有人告诉了牛力爹娘,本想将牛力丑事儿压下去的牛桩子夫妇慌了神,赶紧割了两斤肉,打发牛力去亲家一趟。 在家憋了好多天的牛力,听说要去辛家庄,不情不愿的拎着肉和一篮鸡蛋过来了。 他对那个没见过面的未婚妻,根本没什么感情,也看不上粗俗不堪的农女。无奈父命难为,前不久他才闯过大祸,差点把爷爷给气的一命呜呼。 被两个目不识丁的小舅子拦在门外,让牛力分外没面子,他正了正衣领文绉绉的说:“贤弟,我是来探望岳山岳母的,还请两位贤弟行个方便。” “操你大爷的甜弟咸弟,牛力你小心着,要是待会儿敢乱掰掰,小爷揍死你。” 大勇没读过书,腻歪牛力那假斯文的样子,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扣得手指嘎吧响,威胁着他。 辛夷在门后听着,忍不住偷笑,那牛力一个大男人脸上竟然还擦了粉,油光光的,简直不能忍!说话拿腔拿调的,也就五官周正些,那少爷可真是重口味。 就这么一副兔儿爷的模样,谁把女儿嫁到牛家才是瞎了。 大丫也藏在一边,冷眼看着牛力的言行举止,脸色渐渐煞白。 她平时来往的都是本本分分的乡下人,牛力这种轻狂模样,叫人看着就恶心。 “你,你们,哼,一群莽夫。我可是读书人,你们直呼人姓名,忒的无礼,记得我字燕秋。” 刚才被大勇抢了先,大壮心里正不爽快,闻言呵呵道:“还燕秋,燕子窝都不是,不就是给人当下人的,还摆起读书人的款儿了。” 牛桩子夫妇实在丢不起这个脸,才打发牛力一个人过来,若是知道他如此不争气,一定会后悔如此安排。 王氏冷眼看着孩子们为难牛力,心里倒也痛快了些,最后还是辛有财去打了圆场:“行了,你们两个混小子,把人堵在门口平白招人看笑话,让力娃进来吧。” 尽管辛有财和王氏极力遮瞒,大壮他们还是知道了大妹伤心的原因。 桃庄和辛家庄互为姻亲的人家不少,这两日辛家庄也隐隐流传起牛力的丑事儿,村里人最瞧不起窝窝囊囊的小白脸。 得知牛力竟跟东家少爷滚上了床,大勇弟兄俩当即就虎着脸,想打到桃庄去,被爹爹训斥了一番才作罢。 辛有财放话了,大勇大壮只能哼了一声后,将身子让开。 牛力毫不知耻,提着篮子挺着胸膛进了辛家,两只眼还四下张望着。 辛家也就三间破瓦房,连个猪圈都没有,一穷二白的样子,让牛力又增加了几分轻慢。 亏得他爹还怕辛家毁亲,就他们这寒酸家样儿,能跟牛家结亲可是赚到了。 进了堂屋,简陋的摆设,让牛力脸色又变了变,更难堪的是辛家连张多余的凳子都没有,让他只能干站着。 大丫阴着一张脸不吭声,见牛力进来,眉毛都不抬一下。 四丫扯着小宝,眼巴巴的瞧着牛力篮子里的一挂猪肉,和白生生的鸡蛋。 察觉出两个小孩儿的馋意,牛力故意将篮子往身前挪了挪。 “燕秋见过辛叔辛婶儿,我今日是特地来拜会二老的。” 为了显示自己读过书,牛力一开口必然带着一股酸倒牙的书生气,可配上他那粉白的油脸,怎么都让人尊重不起来。 村子里识字的人不多,哪个不是彬彬有礼,一开口就让人熨帖,举手投足透着一股文气。 辛有财咳了两声,瞧了王氏一眼,提起气来质问牛力:“力娃啊,不是叔说你,你们牛家也太不地道了吧。你办的事儿叔也就不说了,你这是认还是不认。” 被揭穿了丑事儿,牛力毫不羞愧,反而大大咧咧的说:“叔,都过去的事儿,您还提这个干嘛。我看几个妹妹一个个都这么瘦,带点儿肉和蛋给她们补补身子。” 二丫低头,从鼻子里挤出一声:“稀罕!” 牛力听的分明,脸皮再厚也抵不住红了三分。 眼见两人谈的不温不火的,王氏急了,忍不住嚷嚷道:“你这东西怎么带来怎么带走,改天就把大丫的生辰帖给换回来,这门亲事我们不结了!” 退亲的话一出,牛力有些急了,急冲冲的将心里话掏了出来:“你们辛家别不识抬举,咱们牛家有五亩地还养着一头牛两头猪,比起你们这穷家破户强上多少。牛家是念着旧情,才想娶了大丫,帮衬下辛家。” 被人**裸的看不起,辛有财脸皮直涨成了青紫色,这话就是明晃晃的打他的脸。 一向老好人的辛有财发起火来可不是盖的,他直接伸手将牛力往外一推,劈头盖脸的骂道:“你给我滚,你牛家就算是家财万贯,我辛有财也看不上,滚,给我立马滚出去!” 大勇和大壮,也跟着上前推搡,牛力生的瘦弱,三两下就被推出门外。 他本想将东西留下,人先走,没想到拎的东西被闷声不吭的大丫直接丢到门外。 咣当一声,门关的严实。 牛力气急败坏的在外面喊着:“你们,不识好歹,有辱斯文,简直是一群莽夫。” 他正喊得起劲儿,门又开了,辛夷舀了满满一瓢水,直接泼到喋喋不休的牛力脸上。 两手叉腰,啐了声:“要丢人滚回桃庄去,我呸。” 轰隆,一阵闷雷过后,凝滞了许久的大雨终于倾盆而下。 牛力转瞬就成了落汤鸡,辛家大门再次关上,他只好拎着东西,灰溜溜的冒着雨往家赶去。 那模样,再没有一开始时的耻高气扬。 第十六章 命里有时终须有 更新时间2014-6-18 20:55:05 字数:2036 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农忙结束了,辛家两亩地一共收了五石麦。 对于这个时代的亩产量,辛夷只能用令人发指形容,一石麦也就六十公斤,两亩地才收三百公斤,让她这个曾经的农学专业大学生情何以堪。 要知道现代小麦亩产量,六百公斤只能算个底线,搁在这生产落后的下河村,两亩地竟然才产三百公斤。 可惜辛夷学的东西都太先进,杂交水稻这玩意儿,她想破脑袋也没办法在旱地里搞。 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这种高科技产品更是浮云。 更残酷的是,现实明晃晃的告诉辛夷,虽然我们亩产少但是我们赋税高啊。 统共就收了五石多的麦子,交了杂七杂八的税之后,就剩下了两石多点儿。就这,辛夷还时不时听乡亲们夸赞朝廷圣明,光景好。 一口气把老百姓辛苦了半年的口粮夺走一半,这还叫圣明?辛夷非常疑惑,到底什么才叫苟捐杂税。 九口人就靠着这点儿粮食紧巴巴的过日子,辛夷很能理解,为什么原主长的那么像难民了。 自上次将牛力轰出门后,牛家暂时也销声匿迹了,关于退亲的事不声不响,一棍下去闷不出一个屁来。 辛家到底碍于长辈之间的颜面,也没咄咄逼人,打算等过了中秋,挑个日子好好跟牛家谈下。 农忙一过,乡下人闲着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