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女

注意炮灰养女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266,炮灰养女主要描写了“她根本不是我辛家的女儿,凭什么占得这泼天富贵。”“呸,只是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死了干净,省得碍人眼。”辛夷灵魂虚浮着,冷眼看那群在灵堂上面目狰狞的人——她曾经维护在身后的“家人”。

作家 夷陵 分類 现代言情 | 137萬字 | 266章
分章完结30
    做出了这么点儿,太浪费了。wkhydac.com”

    辛夷没有接话茬,她其实很反感做事儿时,旁边一直有人干扰。

    况且胭脂快要大功告成,她在做最后一步检查,万一分心弄坏了就不好了。

    要知道,胭脂成色关系着辛夷与颜玥的赌约。那一两银子,早被辛夷视作了囊中之物,怎么会轻言放弃。

    小怜玉荷同样对胭脂的调配过程兴致勃勃,年纪大了终究沉稳。她们只安静看着,眼中闪着动人光泽,没有发问的心思。

    原来胭脂就是这样做成的,可真美,两人心底不约而同浮出同个念头来。

    十盒胭脂,辛夷费了半个时辰,对着阳光不留死角的检查了一遍。

    除了有一盒正红的胭脂稍有瑕疵外,其余品相,都能打八分以上。

    手生了那么久,辛夷对自己手艺十分满意,她本以为第一批胭脂,会出现两三盒残次品。

    如今看着成色不错的胭脂,辛夷微微惋惜,她现在没有铺面也没名气,只能贱卖了。

    若是搁在她曾经的胭脂水粉店中,清雅中透着甜香的梅花胭脂,少说也能卖个五百文一盒。

    十盒下来,也得有五两银子了。

    现在么,辛夷眼神暗了下来,恐怕卖五十文都是难题。

    清流镇并不是多富裕的地方,镇上姑娘能用得起五十文一小盒胭脂的,仅仅是少数。

    寥寥无几的潜在客户,也不会看上乡下丫头卖的三无产品。

    没名气没销路,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费了这么久功夫,终于将胭脂制成,辛家上下都跟着高兴。

    无论是辛有财或王氏,这些天来对辛夷做胭脂一事儿,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他们信任山神娘娘的传授,可不认为年仅八九岁的辛夷,真能心灵手巧的做出来。

    俗话说,没见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可辛家人实实在在的连“猪跑”都没见过。

    别说是辛家庄了,整个上河村都没听说过有会做胭脂的。

    银子,银子,想到即将得来的银钱,辛夷欢喜起来,这次用梅花做胭脂膏不过是小试牛刀。

    等在镇上摸着了门路,辛夷想凭借胭脂,挖掘出属于她的第一桶金。

    只有手里有了钱,她才能找到离开辛家的契机。

    与前世背叛自己的一家人待在一起,还要为他们度过难关出谋划策,辛夷跟吃了苍蝇一样。

    她不是圣母,不可能用前世的事还没发生,也许家人不会做出伤害她的事儿来安慰自己。

    伤害就是伤害,辛夷永远不会忘记,若不是有机会重生,她早就彻底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她可怜的欢姐儿,因为她的轻信,那么小就失去了娘亲,落在了居心叵测的后娘手中。

    前世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全在辛夷心头搁着。

    她佩服自己能够虚与委蛇这么久,连面对辛桂香她都能沉得住气。

    也许,这就是两次重生后,辛夷得到的教训。任何时候,都要从最利于自己的角度考虑。

    在没有稳定收入,以及自立门户的情况下,辛夷必须忍着心中厌恶和养父母一家待在一起。

    卖雪盐的三十两,足够偿还这些年辛家的收留之恩。

    接下来,她要寻找机会,与辛家脱离关系。

    大华国与中国古代并无二样,秉承着生恩不及养恩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

    辛夷若是无端生出离家心思,恐怕要为人所诟病。

    她不想为了一家不知感恩的人,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和前程,不值得。

    (身体不太舒服,最近更新没以前稳定,请大家谅解,等到我身体恢复过来,就能稳定更新了。天太热,大家也注意身体,有空可以在家调制胭脂。)

    第六十一章 县试进行时

    更新时间2014-7-29 22:56:25  字数:2025

    一年一度的县试开始了,县中府衙前,一身青皂的衙役,神情肃穆的分立两旁。

    两头高大的石狮子,一左一右,张牙舞爪的蜷卧在地。

    铜铃大小的眼睛雕刻的活灵活现,石狮脖子上缠着红巾,在风中飘扬。

    晨光熹微,还不到开考的时辰,许多背着书箱的年轻人,面色焦灼的候在门前。

    单独一人来的,大多装扮寒酸素净,头上扎着东坡巾。

    县试亦属盛事,不乏看热闹的人聚在府衙前,里三层外三层,对前来应试的考生评头论足。

    在众多青年才俊中,眉目清雅身量瘦小的林然格外引人注意。

    他今日特意换了身成熟的衣衫,胸膛挺起腰杆儿笔直,信心满满。

    只因年纪太小,站在人群中略为醒目。

    “然儿,待会儿千万别怯场,爹和娘都会在这儿陪着你。”

    凤眼狭长与林然如出一辙的女子拉着他的手叮嘱,做娘的在这种时候,总是容易担心。

    她身边站着一位身材颀长的中年男子,唇下留着两撇胡子,肩膀极宽厚实稳重。

    他爽朗一笑,拍了下林然脑袋说:“臭小子,比你老子有出息,别怕,大不了明年再来!”

    林如意扶着肚子,笑眼盈盈,看着大哥大嫂跟侄儿的互动。

    尤其是林然小大人的模样,让人疼到了骨子里,她比大哥小了七岁,幼时兄妹情感甚笃。

    对待这个年幼聪慧过人的侄子,林如意把他当黄豆一样疼着。

    不若如此,她也不会不顾婆母冷眼,挺着大肚子执意到县里为侄儿送考。

    林然才过了十一岁生辰,小小年纪便得如此造诣,可谓天才过人。

    “然儿,你初次进场,定要戒骄戒躁,顺其自然不要太过刻意。”

    林如意待字闺中时便酷爱诗书,嫁人之后,依旧躬读不辍。

    由此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语中透露着清贵之气。

    姑母发话,林然腼腆点头,应道:“姑母,我明白了。夫子提前告知了应试时应虚心沉着,我都牢记在心。”

    “咚锵。”

    一声锣响后,众位考生全都引颈以待,围观的人群传出阵阵骚动。

    身穿官服头戴官帽的县太爷,神采奕奕的挺着肚子,在侍卫保护下走了出来。

    作为此次县试主考,县太爷清清嗓子,一手虚指身前一手背后,抑扬顿挫的宣布了考试禁忌。

    年年都是这一套规则,应试的考生早就烂熟于心,大家屏息等待正式开考。

    没有谁会轻易拿前途开玩笑,在县试中作弊,绝对是件不划算的事儿。童生试并不难,且年年都可重考。

    万一因作弊被记了名,以后科举之路便要断绝。

    等大门终于敞开后,林然不疾不徐的与爹娘姑母道别,带着书童一道走向了考场。

    过了门检,跨入试场,林然这才有机会正式打量下,未来即将待三天的地方。

    号舍一律南向成排,约有五六十间,一间间的小房间长宽大小别无二致。

    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有水缸,可供考生白天饮水。

    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林然书童拎着饭盒在号舍外等待。

    年纪小小的林然,端坐号舍之中,备好笔墨,胸有成竹的等待考题下发。

    考生陆续进场后,考场大门被重重关上。

    林然爹娘舒了一口气,眉眼中仍旧带着三分紧张。

    太阳渐渐升高,林观海扭头关怀的对妹妹说:“如意,你身子重,然儿已经进场了,不如先回去休息吧。”

    一大早就候在这里,林如意也觉体力不支,遂点头说:“那我先告辞了,兄长和嫂嫂勿要久立,等然儿成绩出来一定要到镇上报喜。”

    “哈哈,这还用你说,妹妹就放宽了心吧。”

    县试一共考三天,挑的却是初九、十二和十五,每考一天便要休息二日。

    林如意自然不能在县上逗留这么久,她在丫鬟搀扶下,上了马车,调头往清流镇方向驶去。

    马车缓缓发动,清流镇上,有人正焦急等待。

    要卖胭脂,辛夷早有计划,当和长平小怜一同坐牛车到镇上后,她第一件事就是奔向聚缘楼。

    距离那日与颜玥打赌已经过去了七天,她怕拖久了,颜玥不认账。

    小怜对辛夷的想法略知一二,长平被整得一头雾水,误以为辛夷是打算在聚缘楼门口卖胭脂。

    他自作聪明的一想,认为这个主意不错,酒楼外人来人往,胭脂水粉当然好卖些。

    到了聚缘楼,辛夷没有如上次般摆摊儿,出乎了长平的预料。

    “大哥,大姐,我要进酒楼一下,你们是陪着还是在外面等。”

    辛夷话一出口,长平就愣了,反问到:“妹儿,恐怕掌柜的不会让我们在楼里卖胭脂。”

    小怜倒想到了上次颜玥留的话,不太肯定的劝:“三丫,也许颜小姐只是随口说说,我们这样贸然前来,她可能根本不会见我们。”

    两人的问题,辛夷都没答,她从长平拿的布包中掏出一盒胭脂,在二人面前扬了扬。

    接着趁两人还没反应过来时,辛夷握着胭脂盒一溜烟儿钻进了聚缘楼。

    这……长平和小怜面面相觑,徘徊在门外。

    走进聚缘楼,辛夷四下张望一番,感慨不愧是镇上最大的酒楼,果然人气鼎盛。

    一楼大厅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喝酒吃菜的人,觥筹交错气氛正酣。

    大华国百姓偏爱热闹,出门吃饭,总要呼朋引伴,把酒言欢。

    辛夷身材瘦削,衣衫老旧,年纪又极小,站在门口吸引了许多束好奇的视线。

    店小二笑容满面的迎了上来,和气的对辛夷说:“小姑娘,你是不是和家人走散了,咱们楼里不太方便招待闲客。”

    到底是大酒楼,赶人都这么委婉,被人轻视后辛夷神色照旧。

    她口齿清晰的说:“劳烦小二哥通禀颜玥小姐,上河村的辛夷来送胭脂了。”

    一个小丫头,开口就叫出了表小姐的名字,小二呆了,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办。

    (更新不给力,点击也跟着疲软了,明天尽量中午更新,大家晚上早睡。)

    第六十二章 门难进

    更新时间2014-7-30 22:19:09  字数:2017

    酒楼中人来人往,门口一幕没引起任何波澜。

    店小二再三打量辛夷,怀疑这小丫头从哪儿听到了表小姐的名字,跑到这儿来打秋风。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辛夷早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催促安静等在一旁。

    踟蹰之后,店小二看辛夷虽衣衫破旧,神情安然不似狡童。

    他左右一瞧,掌柜的正低头打算盘,便俯下身子和气的跟辛夷说:“小丫头,表小姐身份矜贵,怎么会到楼里抛头露面。你若是真想找她,怕是要多走几步路,到黄府寻人。”

    周折后,又要绕道黄府,辛夷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她身无分文,自然无钱支使人帮自己跑腿,亲自去一趟或许还能碰上黄夫人。

    若是这胭脂得了黄夫人眼,那一两银子的利,也不算什么了。

    唯独有一担心,要是到了黄府连门都进不去该怎么办?

    也罢,不试试怎么知道会不会成功,辛夷灿然一笑乖巧的问:“请问小二哥黄府怎么走,颜小姐当初只说让我来聚缘楼通报。”

    “哦,你出了门,左拐一直走,等看到一棵梧桐树停下。转过巷子,门第最高的一家就是黄府了。”

    清流镇首富宅邸并不是什么秘密,店小二答的爽快,并无遮掩之意。

    “谢过小哥了。”

    辛夷道了谢,转身离开,门口忐忑等待的长平小怜,一见她出来立即围了上去。

    还不等辛夷开口,长平抢先喊到:“我就说吧,公子小姐们的话,一个字儿都不能信,净是哄人开心的。”

    小怜默不做声,摸了摸辛夷脑袋,在外面等待时,她把那天的事儿跟长平详细讲了一遍。

    “我们还是先去黄府一趟吧,天色尚早,听小二哥说离得也不远。”

    三人之中,属辛夷年纪最小,但她发话后两人都没意见。

    他们结伴同行,黄家并不难找,也就两盏茶功夫,黄府大门出现在眼前。

    高大气派的门楼巍然耸立,大门两旁还开着两扇耳门,也就镇上人家才会如此精心。

    朱红色的正门紧闭,铮亮的铜环上雕着形态逼真的狮头。

    两个精神抖擞的小厮,一左一右守在两旁,不时闲聊几句。

    长平和小怜还没见过这阵仗,多少有点儿畏缩,逡巡不敢上前。

    正聊天的门房,不经意间瞥见远远站着的三个半大孩子,露出诧异目光。

    他们为黄家守门多年,在清流镇上,还真没见过打秋风打到黄府的。

    人人都知道少东家黄士雅温和有礼,却绝不是容易受人牵制的人,平时他最看不惯不劳而获的人。

    寻常的破落户乞丐,哪怕想讨点儿好处,也不敢上黄府骚扰。

    辛夷三兄妹个个瘦小,打扮寒酸,一看就是穷苦出身,在黄府门前晃悠着实打眼。

    伸头探脑一番后,长平望着高高的院墙咋舌道:“三丫,我们还是离开吧,这深墙大院的我们怎么进去。又不是半拉墙头,实在不行大哥还能带你翻过去。”

    一席话,真说的辛夷啼笑皆非,他们又不是来偷鸡摸狗的,作甚要翻墙越户。

    黄府门第再高,也就是镇上商户而已,难不成比知府衙门还难进。

    ——论起来,辛夷连进府衙都没怵过。

    笑过之后,辛夷认真考虑下,发现长平和小怜如此拘束的模样,真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