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第八十三章 朱大兴,河南彰德府人。家里十分富有,但是却极为吝啬,除非是儿子的婚嫁之事,要不家中从来没有宾客的呢,而且一年到头也从来舍不得吃肉。 可是,朱大兴却十分好色,只要是他看上的女人,不管花多少钱,从来不会吝啬的。每天晚上,都会爬墙串村,去找不本分的女人睡觉。 一天晚上,朱大兴在路上碰见一个少妇独自行走,心想一定是逃亡的妇女,便强逼着她来到自己家里。 点灯一看,这个女子十分漂亮,貌似天仙。 少妇自己说姓霍,朱大兴再仔细盘问,女子便不高兴地说:“既然你已经把我带了回来,又何必盘根问底的呢。如果害怕受连累的话,就让我走好了。” 朱大兴贪慕女子的美貌,于是便不再询问什么,而把女子留下了。 可是霍女不吃粗茶淡饭,又讨厌吃肉汤之类的东西,最喜欢吃的是燕窝,鸡心,鱼肚白做的羹汤。 朱大兴没有办法,只是尽力供奉。霍女又爱生病,每天要一碗参汤补养参汤。霍女穿的衣服也必须是绫罗绸缎,穿了几天就厌烦了,要换新的。就这样一个月下来,花钱无数。 朱大兴渐渐地便供应不起,霍女每天哭闹,要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朱大兴十分喜爱她,怕她走,于是只好委曲求全。 过了两年,朱家渐渐衰落。忽然一天晚上,霍女逃跑了。朱大兴怅然若失,到处打听。 有一个姓黄的书生,家里十分贫穷,一直没有钱娶妻。一天夜里,忽然来了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此女子就是霍女。女子说自己是逃荒而来,愿意做黄某的妻子。 可是黄某平时比较本分,坚决拒绝。可是女子却不肯离去,直接就帮黄某料理家务,缝补衣服起来。 黄某见这女子柔美可爱,不禁心中有点动情,就把她留了下来。 女子每天起得很早,操持家务,十分勤劳,就像是过门多年的妻子。 黄某举止潇洒,很会取得妻子的欢心,两人相见恨晚。 而那朱大兴此时家中更加贫穷,又考虑到霍女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也就把追寻霍女的事情放到了一边了。 霍女跟黄某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两个人十分恩爱。一天,霍女忽然说要回家探亲,要求用车马送她。 黄某问:“以前你说没有家,为什么前后说法不一致呢?” 霍女说:“以前我只是随便说说的,我是镇江人。家里也十分富裕的,你和我一起回去,必定亏待不了你的。” 黄某听了她的话,租了一辆马车,和她一起回去。 到了扬州地界,把船停靠在江边。霍女从窗户往外看,有一位巨商的儿子从旁边过去,惊叹她的美丽,又反转船跟在后头。 黄某不知道这个情况,霍女对黄某说:“你家贫穷,现在有一个解救的办法,不知道你能不能够听从我的?” 黄某问她什么事,霍女说:“我跟你在一起多年,也未能给你生个一男半女的,感觉十分愧疚。我虽说不漂亮,幸亏还不老,如果有人愿意出千金的话,你就把我卖给他。有了这个钱,田地、妻室都有了,这个办法怎么样?” 黄某听罢面色严肃,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霍女笑着说:“郎君不要着急,天下漂亮的佳人那么多,谁会肯花一千金来买我呢,那不过是一句玩笑话而已。再说了卖与不卖,还在于郎君你自己的。” 黄某不肯这么办,但是船夫的妻子极力劝说,最后黄某便答应了下来。 船夫的妻子离开一会儿,回来说:“邻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愿意出一千金。” 霍女听罢,微微一笑,说:“叫他暂且等等,我要嘱咐黄郎几句话,马上就去。” 然后便对黄某说:“你马上过船去签署卖身契约,去与不去,在我自己。” 黄某认为不可,霍女逼着催促着他去,黄某迫不得已,就去了。 黄某让人把千金封存起来,对商人说:“我虽然贫寒,竟然真的把自己的妻子卖了,马上分离,真是难以割舍。假如妻子不肯听从的话,我仍然将这些金子原封不动地归还给你。” 然后命人刚把千金搬到船上,霍女竟然已经同船夫的妻子从船后头登上商人的船,远远地与黄某挥手作别,没有一点依恋的样子。 黄某十分惊骇,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没一会儿商船便如同离弦之箭远远而去。 黄某大声呼唤,想要追上去与商船同行。可是船夫不听他的,开船往相反的方向而去。 船很快到了镇江,船夫把银子搬上岸,便急急驾船而去了。 黄某一个人苦闷地在岸边坐着,举目无亲,不知道自己该到什么地方。忽然听见身后娇滴滴的声音,在叫喊“黄郎”。 黄某愕然回头一看,原来是霍女。他高兴极了,急忙问:“你怎么回来的?” 霍女笑了笑说:“我一生办事,对于那些吝啬的人,就破费他的钱财。对于那些行为不端邪恶的人,就诓骗他们。假如我如实把我要做的事情告诉了你,你必定不肯跟我合作的,这样,我们到哪里弄这千金呢?现在有了足够的钱,我又回到了你的身边,你应该感到幸福和满足,干嘛还这样穷问到底做什么?” 然后雇了一辆车便往家赶,进了镇江城内,有一座门朝南的宅子,十分雄伟。霍女便带着他径直走了进去。 霍女带着黄某进去,拜见了岳父岳母还有自己的兄弟大郎和三郎。准备酒宴款待黄某,宴席上很多东西黄某都是闻所未闻的,见所未见的,十分的奇异。 然后仆人又帮他们准备了房间,黄某每日待在屋内不曾出门,一日三餐自有婢女送来。 一天,霍女对黄某说:“为了你的子孙后代,我为你打算,给你买一个女人。”黄某认为不可以,但是霍女却不听劝阻。 有一个张贡士,他的女儿新近死了丈夫。跟他协商,要一百吊钱,霍女强行给黄某娶来。新妇小名叫阿美,性格和顺,长的也十分的漂亮。 洞房花烛夜,霍女十分体贴地让黄某进入阿美的房间,第二天天一亮,黄某睁开眼睛,发现竟然躺在自家的床上,两人十分诧异,不明所以。 可是苦苦寻找霍女,却始终未果。后来黄某出钱经商,十分富有。居住了不久,阿美的父亲打听着来了,见到黄某家中屋宅整齐富丽,十分欣慰。 对女儿说:“你出门后,我到霍家去探访,只见她家大门紧闭,房主也说不清楚他们去了哪里,时过半年,竟然毫无消息。你母亲日夜哭泣,说是让奸人把你骗去,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今天才知道你没有出事。” 黄某把实情告诉了他岳父,他们猜测着霍家一门为神人。 后来,阿美生了一个儿子,就取名仙赐。 到了仙赐十多岁的时候,母亲让他去镇江、扬州,仙赐在旅社中住下后,随从的人都出去了。 有一个女子进来,拉着他的手,把他搁在膝盖上,笑着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仙赐便告诉了她自己的名字。 女子又问:“你知道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 仙赐答:“不知道。” 女子抚摸了一下仙赐的头说:“回去问你的父亲母亲便知道了。”然后就给他头上挽了一个髻,摘下自己头上的花给他簪上。又拿出一副金手镯带到他的手腕上,将黄金放到他的袖子里,说:“拿去买书读。” 仙赐问她是谁,她说:“你不知道你还有一个母亲吗?回去告诉你的父亲,朱大兴死了,但是没有棺材埋葬,应当帮助他,不要忘了。” 老仆人回到旅店后,正准备敲门进入仙赐的房间,便听见有一个女子的声音,十分吃惊,急忙推门进入,可是却只有仙赐一人,并没有看到女子的身影。 几天后,从镇江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黄某,并且把馈赠的东西拿了出来。黄某听罢知道是霍女,感叹不已。 然后去询问朱大兴的消息,才知道他已经死去三天了,尸骸还暴露在外面,未能埋葬,于是黄某给买了棺材,厚葬了他。后来却再也没有得到任何霍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