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虽然维护了皇权,但也爬在皇权上面吸血,遍数朱明皇室掌握的资源,绝对丰富无比,然而却一直缺钱,而这种情况下,却也没有一个太监献策,引导皇帝擅用资源,生发钱财。 太监,也不过如此,和文官们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说真的,朱由检根本不知道前几任皇帝是怎么想的,他只是检阅了下军队,就能察觉御马监的贪腐,而他们却丝毫不知。 明明手中握着这么庞大的土地,却成天哭穷,这么多土地,只要稍微投入下,亩产哪怕提高个半石,那也是一笔庞大的收入,更何况还有皇店,不知道使用起来经营做生意吗? 偏偏所有都交给太监掌管,每年就拿个二三十万两的零头收入。 一时间,房屋中气氛有些沉默,见皇帝有些气闷,徐光启打算说些较好的消息。 “陛下,臣自上任后,将所有走遍北直隶八府,视察了所有皇庄,微臣发现,皇庄土地的产能,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哦,如何提高?”朱由检来了兴趣,任何能提高收入的手段他都十分有兴趣。 “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农人勤恳的问题,以前因为只给农人留口粮,他们耕作的欲望不高,每年只保证不减产就行,二则是水利和耕牛农具的问题,仅有的全都是破损的,掌管田庄的太监们根本不管。” 徐光启娓娓道来,将遇到的情况和弊端和盘托出。 朱由检听后一愣,但随即反应过来,笑骂道:“好你个徐子先,这哪里是报告好消息,这是朝朕问策来了。” 徐光启笑而不语,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其实也是好消息,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再辅以农政全书上的技术,亩产提高是肯定的。 皇帝沉默下来,手指在椅子的扶手上敲打起来,站在身后,熟悉皇帝习惯的刘若愚知道在,这是皇帝有了对策,再进行决断的状态,只要手指停下,那么决定就下了。 朱由检的确有了对策,不过有些问题还要再问问。 “皇庄中可还有存粮?足够皇宫所需?” 这里的需求,还包括了新军的军粮,以及他们家属迁移而来的安顿粮食。 “还有,在各个田庄中都有上一年的粮食,足足有几十万石,完全能满足皇宫所需,新军家属也够了。”徐光启显然早有腹案,回答的十分流利。 对于这个回答,朱由检十分满意,能满足更好,但不不能满足也无所谓,皇宫的粮食大部分还是从漕粮中获取,老朱家还是喜欢吃大米,皇庄所出大部分都是贩卖,换来银钱。 “既然这样......”朱由检有了决断,也不藏着,直接道:“爱卿要修缮水利,置办农具耕牛,朕是支持的。” “如今正好冬闲,爱卿可以组织所有壮劳力进行水利修缮,工钱则为今年的籽粒银,水利修缮后,所有皇庄免掉一年佃租,口粮则从皇庄存粮中出,而从明年开始,朕只征收三成佃租,再无其他摊派。” 听到这,徐光启已经面有惊色,朱由检顿了顿,略微得意的继续说道,“当然,朕对农人们也有限制,他们的粮食不得私自贩卖,只能转卖给朕,朕则按照市价收购粮食。” 之所以加这条,则是朱由检已经为皇店想好了生意,就做粮食生意,粮为根本,掌握在别人手中,还不如自己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