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嘴角拭了拭,脸上又堆出了笑容:“小哥儿说您从长安来,可是奉了三娘外祖父的令?” 称呼从公子变成了小哥儿。x45zw.com 空青微微一笑,对大夫人拱了拱手道:“我家主人和三娘子外祖家有些渊源。路过隆州,是以令小人备礼探望。东西已经送到,小人告辞。” “等等!”大夫人敛了笑容,盯着空青淡淡说道,“我奉了老太太的命陪三娘见客。既然你不是三娘外祖家的人,请问贵主人如何称呼?我们岑府素来不接来历不明者的礼。” 仆从的衣着打扮这么讲究,其主家身份也非同小可。大夫人不弄清楚,心里不踏实。 “大堂婶说的有理!”岑三娘也不愿意空青就这样走了。和外祖家有些渊源,对岑三娘来说,就是可以利用的对象,“就这般受了你家主人的礼,与礼不合。还请告知你家主人名讳。既与外祖家有旧,三娘自当登门拜访才是。” 空青微笑道:“我家主人名讳不方便告之。主人的行程小人也不方便透露。告辞。” 说罢团团一辑,便要离开。 “百草!”岑三娘给百草使了个眼色。 百草捧着那只匣子拦住了空青:“你拿回去吧,我家三娘子不会收的。” 空青皱了皱眉,从袖中拿出一片名刺放在匣子上:“这是隆州刺史的名刺。我家主人不过是对故交的外孙女略表心意罢了。三娘子放心收下便是。” 意思是刺史大人能为他家主人作保?大夫人再不敢拦着空青,堆出了满脸笑容:“小哥儿莫恼,我是三娘的堂婶,也是为她着想。” 空青笑了笑:“小人省得。” 岑三娘心里暗骂,又不是皇帝微服出巡,这么神秘干嘛?她迅速想出措辞,抱歉的说道:“母亲远嫁,一生不得再回长安。三娘也未在外祖父堂前尽孝……如果你家主人尚在隆州停留两日的话,我想赶点针线活给外祖父捎去,可以吗?” 空青爽快的应下:“待小人回禀主人之后再给您回话。” 他说完朝岑三娘拱手一礼,径自辞去。 点翠蝶钗 “这什么人哪!摆这么大的谱!”大夫人说着,看向了许氏。 许氏低头回道:“回大夫人,奴婢并不认识他。” 大夫人呷了口茶,笑道:“想必是李家老太爷交游甚广。长安多贵人嘛。不知送了什么给三娘子。” 就算她不问,岑三娘也不打算瞒着。她从百草手里接过那只匣子放在几上,笑道:“我也好奇的很。” 打开匣子一看,岑三娘倒吸口凉气。匣子里是枝金制的点翠钗。钗身是金包银,钗头是两只栩栩如生的翠蝶。 “这工艺……怕是内造才有吧!”大夫人看着岑三娘手里的点翠钗喃喃说道。 黄金为底,取翠鸟最青绿的羽毛一丝丝粘上。蝶翅轻薄如纸,蝶须以极细的几股金丝绞缠而成,顶端嵌着两颗蓝宝石。拿在手里,轻轻一动,便似要飞了起来。岑三娘想起了母亲李氏那枝金银团花蛾儿分心的工艺。 因有交情,路过隆州看望下故交的外孙女,连名讳都不透露,随手就送出这么一枝贵重的点翠钗。岑三娘的外祖家究竟是何来头?大夫人直截了当的问许氏:“李家老太爷在京中任何职?” 许氏低着头,额头沁出点点细汗:“老太爷未曾入仕。” 意思是李家老太爷没当过官,只是和那送礼的人有些交情。大夫人释然了:“三娘想给你外祖父做针线,有什么需用的,直接去织造房取便是。” “多谢大堂婶。虽不知那人是否今日便会离开,三娘先做着。万一可以的话,三娘也能代母亲尽点孝心。”岑三娘中矩中规的答了。 回了院子,关上院门,岑三娘让百草在楼下守着,带了许氏上楼。 “三娘子……”许氏一开口,就哽咽了。 岑三娘叹了口气,拎起茶壶倒了杯茶放到许氏手里:“妈妈坐下说吧。为何一提外祖家,妈妈就紧张。” 许氏放下茶,抹了把泪,欺欺艾艾的,嘴皮张张合合半晌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岑三娘瞧着都替她着急:“妈妈一向爽利,我不是不晓事的人。有什么都照实说。” 许氏涨红了脸,声如蚊蚋:“夫人……夫人是私奔!” 岑三娘目瞪口呆:“私奔?你说我娘和我爹是私奔?不是有嫁妆有陪房,怎么可能是私奔?婚书呢?难道没有官府的婚书?” “有的。只是……都是后来补的。”终于张开了嘴,许氏源源本本的将故事说给岑三娘听。 私奔 大意是李氏在长安和四房的岑老爷一见钟情。李老太爷就一个独女,隆州在他眼里就是乡下地方,直接将岑老爷请去的媒人打了出去。 李氏就勇敢的收拾细软,在忠心且强壮的贴身丫头许氏帮助下翻墙私奔成功。李氏和岑老爷以天为媒地为凭成了夫妻。李老太爷带人在江上追上了两人的船。小两口决定跳江殉情。出于对独女的爱怜,也为了不致蒙羞,李老太爷补了婚书,送了嫁妆和陪房,吐了一口血后拂袖而去。 李氏陷入情爱,又心怀对老父的愧疚数年,终于一场风寒成了引子,病逝。岑老爷痴情男子一枚,一年之后思念成疾,也撒手人寰。 李老太爷虽说成全了女儿,但也气得吐了血。白发人送黑发人,压根连多看岑家人一眼的心思都没有,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岑三娘。所以抬了嫁妆走人,不留一针一线。陪房刘伯陈伯和奶娘许氏是出于对李氏的忠心,自愿留下来陪伴小主人。 听完长篇言情故事后,岑三娘终于明白许氏为何不提外祖家的原因了。 “我外祖父真没当过官?他怎么认得肯送我点翠钗的贵人的?”岑三娘问道。 许氏狠狠擦了把眼泪,挺起了丰满的胸,骄傲的说道:“三娘子莫要忘了,你母亲姓李。你外祖父虽然没有爵位没有入仕,但李氏一族谁人敢欺?” 大唐李氏是国姓。其中陇西李氏是天底下最出名的门阀,眼下就有一位正当着皇帝呢。岑三娘大汗:“妈妈的意思是,我外祖家和皇帝家是本家来着?” 许氏严肃的说道:“正是!你外祖家也出自陇西李氏。” 岑三娘再一次目瞪口呆。 可陇西李氏也不是人人都和皇帝这一支亲近,位高权重。她眨巴着眼睛只想确认一件事:“意思是哪怕我外祖父没有爵位也没当官,也有大把位高权重的亲戚熟人是吧?” 许氏用力的点头:“当今皇上和咱们家都沾着亲呢!” 好吧,还和皇帝沾着亲。岑三娘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不过她总算搞清楚了状况。就算到了她外祖父这代已经没落,身份仍然清贵无比。 她拿出那只点翠蝴蝶钗给许氏看:“你瞧这工艺和母亲那只金银团花蛾儿分心是不是挺像?” 我也不想这么聪明 许氏只瞧了一眼便道:“这两枝钗都是内造之物,三娘子看这钗尾的铃记。那枝蛾儿分心本来就是你外祖父送你母亲的生辰礼。” 岑三娘惊讶不己:“啊?外祖父不是照着嫁妆单子把东西都收回去了吗?为何还留下那只钗?从前不是说,那是我爹送给我娘的么?” “是老太爷让你爹送的,所以夫人才会那么喜欢。”许氏叹了口气道:“奴婢因此才有底气,如果三老太太随意替你订下亲事,奴婢便去求老太爷替你作主!” “觉得他并非对我绝情到底是吧?”岑三娘感慨道,“他老人家就一直一个人?外祖母早去了,没有续弦么?” 许氏犹豫了下道:“老太爷有继室,膝下有两位公子。三娘子,奴婢一直琢磨着,老太爷疼夫人,继太夫人却不喜欢夫人。老太爷没接您回去,也是怕你受委屈。你别恨他无情。” 继室夫人不喜欢母亲。母亲私奔,外祖父松了口,也有这样的原因吧。 岑三娘笑道:“怎么会?外祖父最终还是留了那枝钗给我……还给母亲补了婚书嫁妆,给了陪嫁。岑家无人知晓中个内情,全了母亲的颜面,我觉得他挺好。” 许氏松了口气。 岑三娘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妈妈为何不告诉大夫人我外祖家如何威风?咱们狐假虎威一把,不是挺好的?” 许氏苦笑道:“夫人毕竟……说起来岑李两家是姻亲。二老爷还在长安当着官,岑家三房又照顾着三娘子。如果二老爷有事去求老太爷帮忙,奴婢也不知道老太爷心里怎么想。万一他仍然恨着岑家人,伤了二老爷的颜面,反而对三娘子不利。” 岑三娘完全理解许氏的心态。一方面觉得外祖父未必对自己全然无情,万一有什么还想着能求他老人家撑撑腰。另一方面许氏其实也不敢肯定外祖父对自己的态度。 自己一半血缘是李氏,另一半血缘却是岑氏。李老太爷恨着岑氏,没准儿连自己这个外孙女一并恨上也有可能。父母过世这三年,李老太爷不就当自己是不存在的吗? “无论如何,那位贵人的出现对咱们来说都是好事情。我讨了个话头,那位贵人还会使人来回话。一来二往的,三房上下多少也有些顾忌,不至于随便把我打发了。妈妈将以往三年来给外祖做的鞋包好,那送钗的人不能帮着带去长安,也另托人送去。从前咱们没有送,这会儿不就有现成理由了?外祖父的故交来看望我,不表示孝心说不过去呢。希望这六双鞋能让外祖父心软一些,咱们就真的多了条后路。我倒不指望他能给我富贵,如果有一天他认了我,母亲在九泉下也会高兴的。”岑三娘极满意如今的情况。 许氏神情复杂的看着岑三娘,赞道:“三娘子真聪明,竟想得那么深远。不然也不会每年让我给老太爷做鞋。” 岑三娘扮了个怪脸:“我也不想这么聪明的,没办法呀对不?” 许氏扑哧一笑:“妈妈将来就指望你了。” 作者题外话:我也不想这么勤劳的。 老太太的心计 有着神秘主人的小厮空青的拜访引起了岑氏三房的疑虑。大夫人转身回到后院,一五一十的将情况告诉了岑老太太。 “送了枝内造工艺的点翠蝶钗,有刺史大人的名刺……来头不小啊。”岑老太太陷入了沉思。 四夫人对神秘来客并不感兴趣,她心热的是范府的家财:“母亲,三娘外祖父会插手她的亲事吗?” 老太太看了她一眼,慢条斯理的说道:“三娘和六娘岁数一样,还没及笄呢。不着急。” “可是范夫人那里……”四夫人心急。 老太太总有老去的一天,岑氏三房一旦分家,四老爷是靠不住的。五少爷七少爷还在读书,没个前程。九哥儿虽说过继到四房,四房早没了长辈,他只能认自己这个亲娘。将来四房的产业就等于自己的。 范玉书身体羸弱,一看就是个短命相。岑三娘嫁到范家,要想拿到范家的产业,更需要娘家人撑腰,也只能依靠岑氏三房,跳不出自己的掌握。 岑三娘嫁个硬气的夫家,不会拖累九哥儿,也许还能助九哥儿一把。但是自己又能得到多少实际的好处呢?四夫人左右思量,都觉得答应范夫人这门亲事是极划算的。 大夫人想着范夫人许下的四万两银子也有些心动。岑氏虽是大族,三房二老爷三老爷都做着官。但是谁又会嫌银子多呢? “母亲,李老太爷抬走了李氏的嫁妆,一件也没留给三娘。这三年来也不闻不问的。我看哪,也许也就是他的故交好友路过,念及老友的外孙女孤身一人,便送份礼看望一下。” 大夫人言下之意是就算送礼的人身份虽然贵重,一个过路的而己。李老太爷根本就没把岑三娘这个孙女放在心上,用不着顾忌。 老太太看了她俩一眼,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我说过了,三娘还没及笄呢,亲事不着急。” 怎么不着急?范夫人就范玉书一个病弱的儿子,巴不得现在就给他娶妻,开枝散叶。眼下是看上了岑三娘出身隆州岑氏的身份,想和岑家结为姻亲。可也保不准范夫人为子嗣计,给儿子娶个大两三岁的媳妇。 四夫人正要开口,大夫人抢先说道:“母亲说的是。等等看吧。” 等什么?难道大夫人不乐意收范府四万两银子?四夫人不屑的撇撇嘴,心想你主持中馈倒是不缺银子使。 大夫人转过头对四夫人笑:“凉一凉范夫人也好,省得她以为咱们家真差银子呢。” 四夫人有些明白了。让范夫人等等看,没准儿还能再把彩礼加几成。 大夫人鄙夷的看了眼四夫人,暗骂一声掉钱眼儿里的蠢货。领悟到老太太的另一层意思就不肯明白告诉四夫人了。再等等,还能看那贵人离开,回了长安之后,京城李府会有什么动静。 “说起来三娘外祖家和咱们家是姻亲,不走动也不好。写信给老二,让他去拜访下李老太爷。”岑老太太淡淡说道。 “是。媳妇这就给二弟妹写信。”大夫人完全明白老太太的意思。这是要让二老爷去探探李府的虚实。 李府如果对岑三娘不上心,岑家就用不着顾忌那么多。李府如果在意岑三娘,那么范家那门亲就再也不用提及。四万两银子虽然诱人,却不值得赔上岑家的名声。 再则,二老爷如果打探到李府只是一般人家,倒也罢了。如果李府势大,善待岑三娘,能和李府多走动,这门姻亲就还有更好的利用价值。 大夫人为先前自己的短浅目光汗颜,越发佩服老太太老姜弥辣,行事周到。 “范夫人如果前来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