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的幸福生活

带着随身空间穿越汉末,种种田,养养鱼,遛马斗狗,赶羊放牛。打打杀杀非我愿,逍遥种田才自在。

第 46 章
    正反对道:“端午是恶日,稍一马虎,全村都要遭殃啊!”

    王石又无语。

    都是迷信,不过也是传统,王石不好说什么。

    “既然这样的话...”王石眼睛一亮,提议道:“要不咱全村合起来过一个大端午?”

    “哦?这话怎么说?”老村正立刻问道。李老也来了兴致,目不转睛的盯着王石。

    “我的意思是,咱全村一起做准备,人多力量大嘛...”

    “就是...呃,把大家伙聚集起来,所有需要准备的事儿都分工下去,很快就能干成。”

    “还有还有,”王石越说越有感觉:“咱全村吃流水席,一起吃粽子,就在村口枣树下的空地上摆上几十桌,怎么样?”

    “好,不错!”李老抚掌赞道。

    “是个办法。”老村正沉吟片刻道:“不过...咱村子都种的麦子,好多年没种黍了,没黍米怎么包粽子?”老村正一摊手掌,面显为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听了老村正的话,王石心里有些恍然。看来这时代是用黍米包粽子的。不过黍米是啥,王石还是有些糊涂,只知道是五谷之一,其他的就不了解了,也没吃过。

    “嘿嘿,没黍米咱有糯米呀。”王石笑道。

    “糯米?”老村正道:“俺记得先前你家整饬院子就用的糯米,难道还有剩余?”

    “着啊!”王石一拍手道:“我刚刚还在泡糯米呢...还有不少,都在仓里。”

    说着,王石把老村正和李老领进储藏室,打开仓门,好大几袋子糯米出现在眼前。

    “怕不有几百斤吧?”老村正疑惑道:“先前你弄了多少回来?怎么还剩这么多?”

    “弄了不少,一大车呢。”王石胡诌道,扯开话题:“您老是不是该去通知大家伙了?”

    “马上去!”言毕,老村正立刻离开王石家,很快就把消息传到了家家户户。

    二百多号人不一会儿就聚集在了大枣树下。

    老村正大声把事儿说了出来,村人么一想,是好事儿,立刻就同意了。

    于是分派任务。

    煮饭做粽子的立刻去王石家;烤羊烤牛做祭品的立马杀牛宰羊;桌椅板凳等种工具的要家家户户去凑。零零总总,两百多号人,老老少少基本都有活儿干。

    正文 第三十四章 端午(下)

    王石家的十几张八仙桌都搬到了大枣树下,家里的各种调料也都给了烤羊烤牛和做菜的队伍,甚至王石还特意贡献了一些水果,用作祭品。到了下午,王石已经在挂艾草了。

    端午节挂艾草、菖蒲,主要就是为了辟邪、驱鬼。

    王石将艾草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门前、窗子前都挂上一捆。也是没有雄黄,不然还要在院子周围、墙角等地方撒上雄黄粉,驱赶毒虫毒物。

    刚刚把艾草都挂好,老村正派遣小山过来,又交给王石一个任务。

    那就是给大枣树也挂上艾草。

    王石马不停蹄,立刻就到了村口,麻溜的给大枣树周围都挂上。

    大枣树下,二十几张桌子摆成一个圆形,溜溜圆。一些孩子正在其中打闹,嘻嘻哈哈的。村里人家养的土狗似乎已经闻到了饭菜香味,早就在这里晃荡了。

    王石还看见了大黄和二黑。

    这俩家伙,自从空间里出来之后,就成了野狗。整天不是和阿大它们混在一起,就是不见踪影,完全不回家。看样子是在空间里养成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习惯。

    看见王石,这俩家伙尾巴摇的像风车,谄媚的追逐王石的裤脚。

    “去去...”赶开这俩家伙,王石来到烤羊烤牛的地方。

    为了方便洗剥,就在河边打了几个泥灶和架子,准备在这里洗剥烤制。

    这时候,该杀的牛羊早就宰完了,而且已经洗剥干净。负责烤制的队伍,有的在生火,有的在用铁钎子把牛羊串起来,往架子上搬。

    王胖子见王石来了,一边擦着手,一边开玩笑道:“稀客啊,石头,怎么想起跑这儿来?”

    王胖子二三十岁,是村子里唯一胖的人,即便再没吃的,就是喝水,也长ròu。所以大家伙就叫他王胖子,至于本名,王石是不知道的。而且这家伙很有做菜的天赋,每次王石家出了新菜式,第二个保准是王胖子家。

    “胖子,”王石倒不与他客气,指了指硕大的牛羊,道:“这么大的家伙,烤的熟吗?”

    “嘿,你是瞧不起俺的手艺还是咋的?”王胖子不乐意了。

    “呃,”王石道:“就是有点怀疑...这么大的家伙...”

    “那咱俩打个赌。”胖子道:“如果烤熟了,你就别吃。”

    “那不行。”王石不干了。

    两人尽扯些没营养的话。不过这乡野里,人们相互之间一般也就是扯些没营养的话。

    在这儿呆了一会儿,看王胖子指挥着大家伙忙这忙那,王石觉得没意思,返身就往回走。

    回到家,正好碰上第一锅粽子新鲜出炉。

    王石家有足够的糯米,所以全村人要吃的粽子都由他来供应。为此,老村正还特地派遣了一队妇女过来帮忙。

    不过王石家的厨房太小,大灶口只有一个,所以搞得厨房里很挤。

    大牛媳妇和麻嫂两人抬着一大筲箕热气腾腾的粽子从厨房里出来。几个孩子就在一边盯着,似乎做好准备先尝尝,拔个头筹。

    顺便解释一下,麻嫂是王麻子的婆娘,因王麻子而得名麻嫂。

    “去,去。”麻嫂挥手赶开几个孩子,道:“还不能吃,得先泡泡凉水才行。”

    因为糯米很有粘性,如果不用凉水泡一下,撕开菰叶的时候,就容易弄得乱七八糟的。就像煮鸡蛋一样,要先用凉水泡泡,才好剥蛋壳。

    还有菰叶。

    其实菰叶就是高笋的叶子,也就是茭白的叶子。先前老村正他们说去剥点菰叶,王石还没听懂,后来一看,才知道是高笋。

    村旁的大河在村后有一段弯道,大河发大水的时候,河水从那里冲过去,在水退了之后,就形成了一片浅水泽。高笋就生长在那里,同时,水泽里还有芦苇伴生。

    王石帮忙将四个角的粽子浸入桶里,一边问道:“麻嫂,天黑之前能不能煮完?”

    麻嫂发牢骚道:“你家厨房太小了,灶口就一个,真够麻烦的...照俺说,你得把你家的厨房整一整了。”

    “呃,是,是。”王石道:“那啥,能不能煮完?”

    “能。”

    麻嫂答了一句,又与大牛媳妇转身进了厨房。

    等到天黑的时候,这个特殊的端午节基本就差不多准备妥当了。

    老村正满脸红光,看起来十分高兴。

    “俺们村子还从来没这么热闹过呢。”

    “还是石头有办法。”

    王石笑呵呵的:“那咱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