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一小群野猪在林子边游荡,正在巡视领地。 与山脉接壤的西北部是草原,繁盛茂密的牧草能淹没人的腰身。百十头牛羊马匹正悠闲无比的吃着草,几只野兔时不时窜出来,若隐若现,还有鸡鸭鹅成群结队,正在寻找草籽、虫蚁。几只青狼借着牧草的掩护,缓缓的向一头远离群体的老牛靠近... 西南边,是农田。整个农田区有约莫六百亩,被王石平均分成六块,分别种上了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红薯、油菜这六种作物。俯视农田区,有已经金黄待收、粒粒饱满的稻子、小麦;干了须子,枝叶仍旧青幽,棒子却长逾一尺的玉米;绿油油的一大片红薯和土豆藤;正开着金黄小花的油菜地。种种作物,让人眼花缭乱之际,又满心欢喜。 西北是蔬果区。这一区域栽种了各类蔬菜、果树。有桃、梨、李、杏、枣、柑橘等常见果树;有黄瓜、冬瓜、西瓜、南瓜、丝瓜等各类菜瓜;有白菜、青菜、白萝卜、四季豆、大小葱等各类常见蔬菜;还有花椒、山胡椒、辣椒等常见调料。瓜果飘香,让人心旷神怡。 在果林子旁边,隐约可见几幢房屋,都是木质结构。主屋是王石在空间中的休憩之地,其他的几个屋子都是仓库,用来盛放收藏各种成熟的粮食蔬果。 在主屋的门前,还有一小片药圃。药圃中有人参、首乌、黄精等常见的药材。一股子药香飘荡,闻之让人精神一振。 当初王石得到这小千世界之时,其大还不过十亩,除了那眼泉水,整个荒凉无比。王石竭尽心力,耗费了十几年,走遍大江南北,苦心经营,直到小千世界成长陷入瓶颈,这才意犹未尽的罢了手,回头正准备倚仗空间逍遥自在,却不料竟稀里糊涂,毫无征兆的穿越了。 整个小千世界事无巨细,一一呈现在王石的脑海里。成熟了的稻子、麦子、玉米需要收割;农田和菜地里的杂草需要清除;青狼和野猪的群体又壮大了,需要限制;湖泊中的鱼类太过密集,也需要处理... 王石沉吟片刻,念头一动,霎时间,整个空间里风起云涌。 成熟的稻麦玉米粒儿尽数从枝干上剥落,自动飞往仓库储存;剩下的枝干、地里的杂草尽皆翻身被埋进了土中,化成了养料;几头苍老的青狼和野猪顷刻间倒毙;成片成片的鸡鸭鹅蛋从草丛里钻出来,飞进了仓库...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整饬着小千世界。 做完这一切,王石脸色一白,额头上冒出汗珠来,却是精神消耗太大,支持不住了。 摇摇晃晃的落在主屋前,王石勉强站好三体式,闭眼调息起来。 两只大狗从果林里窜了出来,围着正在调息的王石呜呜叫了几声,尾巴摇得像风扇一样。见王石没理会,便立刻一左一右蹲在王石身侧,充当起尽职尽责的护卫来。 这两只狗都是中华土狗,一黄一黑,是王石当初收留的流浪狗。王石采取放养模式,在空间的滋养下,现如今已是庞然大物,肩高三尺有余,不但威武雄壮,凶猛勇敢,更是灵性非常,再不复当初的癞皮狗模样。 两个时辰之后,脸色恢复红润的王石吐出一口气箭,睁开眼收了三体式。 使劲揉了揉大黄二黑的头,一边躲闪着两只狗的舌头,一边道:“去去去,逮几只兔子来。” 这次消耗不小,即便晚饭吃的再饱,现下也感觉有些饿了。 大黄二黑得令,争先恐后的窜了出去,不一刻,便各自叼了一只兔子回来了。 将兔子洗剥干净,架上炭火,就在主屋门前的空地上烤了起来。王石又回屋里取了各种调料刷上,直到烤的焦黄,香气四溢,这才灭了火,分了一只撕成两半给大黄二黑,自己独享一只。 吃完了烤ròu,和大黄二黑嬉闹了一阵,王石又到草原上,骑了头马,策马奔腾,彻底放松了一回,这才心满意足,闪身出了空间。 屋里,仍旧油灯摇曳,屋外,还是漆黑一片。空间中,王石至少度过五个时辰,而外面,才一个时辰。里外时间比例达到惊人的一比五,简直骇人听闻。 吹灭了油灯,王石躺下,一时间不能入睡,心里想着这王家村的事儿。 来到这时代已经三月有余,虽然连北地郡城富平都没去过,但窥一斑而见全豹,从王家村和廉县的萧条,就能看出,如今的世道有多么糜烂。 虽然还不能肯定到底是哪个时期,但王石心里已隐约有了答案。 王家村的乡亲们简单纯朴,老村正还收留了他,在他彷徨茫然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家;在他初来乍到的那些日子,乡亲们甚至还省吃俭用,每家每户都凑出些余粮送来。虽然拥有空间的王石并不需要,但并不能抹杀其中的情意,这都是天大的恩情。所以无论如何,王石都要好好报答他们。 现在,他已经有了腹案。 吃穿住行,吃排在第一位。尤其是这兵荒马乱,时局糜烂的时代,吃饱更是奢望。但对于拥有空间,拥有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王石来说,这很简单。 要负担区区几十户人家的王家村,有了空间的王石一人就行。 但授人以鱼不如受之以渔,分派接济粮食只能治标,把这些作物推广开来,让村人们都来种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不过王石知道,对于身处最底层的小农来说,有些风险他们承受不起,在看不到成果之前,没人敢冒着饿死的危险去尝试种植新的作物。 所以王石并没有立刻把这几种作物推出来,即便正值春耕。而是自己种植,待到收获季节,让村人们亲眼目睹了成果,再进行推广。 到那时,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虽然村人们还要苦上一阵子。 想通透了这些,王石睡了过去。 次日清早,东方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王石就起床了。洗漱一番,又开始打拳。一趟拳打完,老村正一家就到了。 几个人忙里忙外,煮了几大缸子猪ròu粥,煎了几筐大饼,村人们也陆续到了。 嘻嘻哈哈的吃完早餐,村人们拍着饱饱的肚皮,兴致高昂的下地里干活去了。 把家里收拾了一番,王婶儿、大牛媳妇就开始准备中饭。王石则和老村正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出门往地里走去。 这时候地里已经热火朝天。 乡亲们挖的挖,挑的挑,时不时还吆喝两嗓子,打打趣儿。 “我说麻子,你脸皮可真够厚的,一家五口齐上阵,这是要把咱王石吃穷啊?哈哈...” 周遭的村人听了王二狗的话,齐齐大笑起来。王麻子蜡黄的脸上涌起一抹红,支支吾吾了一会儿,见乡亲们越笑越厉害,不由恼怒道:“俺们婆娘儿子又不要工钱...又不止俺们一户...” 跟王麻子一样作为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