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女孩子家惯有的忧伤,可没想到徐晶的忧伤表现比我强烈得多。 小丫头迅速回头往车外瞅了一眼,见唐楚没有进来的意思,又赶紧转回身,“扑通”一声就跪到了我面前。 我一哆嗦,心想今儿是什么节日吗? 作势就要从兜儿里往外掏银子。 徐晶抽泣着求我: “落小姐,奴婢只想在太子殿下身边侍候一辈子,别的再无所谓。您就算不帮奴婢,再别赶奴婢啊!奴婢不想嫁人,真的就只想跟着殿下当个侍女。” 她说得掏心挖肺,说得也真心实意。 这话若是听在一个寻常的富家小姐耳朵里,怕是会让人当场感动并就此衍生出一段可歌可泣的主仆之情。 可惜我并不寻常,我也没有善良到被这摆明了另有所图的剧情所感动。 她说只想当个下人,可难免心里不惦记着别的。 那种只惦记不偷的贼,不招人恨,却实在惹人各应。 不过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而事实上,我没有一点权利来就她跟唐楚之间的关系做任何改变。 她是留还是不留,目前看来,都与我无关。 我跟她讲道理,我说: “徐晶你看,我能不能跟着唐楚一辈子都是说不准的事,又怎么顾得了你呢!其实你做为一个丫头,想跟着他是很容易的。不容易的反到是我!你看看我现在这样,算什么呢?” …… 我来古代十年,在大顺的边城麒麟也生活了十年。 因为太宅,从前只听如眉说起大顺是一个多美多美的地方。亲眼得见,这还是第一次。 当唐楚把我领到一方繁华之州时,我瞬间产生了那种农村人进城的感觉。 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 我把自己想像为中了五百万的暴发户,扯着唐楚就要往一家钱庄里头钻。 我想我要把伏离给我的钱全都兑换成现银,让自己变成有钱花、随便花! 可是唐楚说了: “出门在外,买东西哪有让女人付钱的!” 于是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的钱包,那些一路跟着的炮灰也理所当然地成了货架子。 但真要让我买,我却又不会买了。 整条商业街从头走到尾,到最后只指了一家酒馆,表示想要上去坐坐。 唐楚摇着扇子说真是很少见到不会花钱的女人,我只能解释说因为我还是个女孩,不是女人! …… 从麒麟城到燕回山,我们走了二十七天。 我本是有意再拖延拖延,赶在凝瞳大喜之前的一天到了就好。 可是出发之前在梅园的那一晚,唐楚同学对慕容雪表达出来的深深怀念,时不时地就会冒出来在我的脑子里头飘过一下。 对此,我很郁闷。 以前总嚷嚷着自己五行缺钱,可是现在看来,我缺的不是钱,而是情。 前世二十几年的生命,我一直都想早恋一把。可是等有了那觉悟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晚了。 这辈子到是时刻铭记未完成的遗愿,可是又恋得太早,早到对方还没有办法把我看成一个女人。 每听他说起雪雪两个字,我都有冲动想要移情别恋,想要整死我的爱情。 可实际操作起来,又下不去那个手。 于是,旅行的后半段,我催着车夫加快了脚程,到燕归山的日子就提前了好多天。 …… 凝家扣着武林盟主的帽子,在燕回山间已然是个土皇帝。 儿子大婚而已,那动静却已经闹到了五十里开外。 因为宾客过多,山脚下小镇里的客栈全部住满,有很多人不得不往远处去寻落脚之处。 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 我将此番盛况称为腐败,对唐楚说: “黑道跟官道其实是一样的,坐在最顶端的那个人都代表着权力。有权力,自然就可以在很多方面行很多方便。所以这些人说是来参加婚礼凑个热闹,但其实说白了,就是来送礼的!” 唐楚一边感叹凝家在江湖中的影响,一边对当前形势做以更深入的分析。 与我的出发点不同,他想到的是: “如果有一天凝家要造反,你说我们家的大军能不能敌得过这些个武林高手?” 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但我想的不是真打起来谁会赢,而是凝家会不会有造反的心。 依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 那位凝大侠我虽只见过两次,但凭着女人和特种兵的双重直觉来判,他还没有把自己黑道身份漂白和起兵造反让大顺改姓的心。 他没有,他的下一代凝瞳也不太可能会有。 所以我给唐楚的建议是: “目前来看,你这假设不能成立。” 可唐楚到底是一国太子,当他看到自己的疆土上有另一股势力正在不断地辉煌腾达时,首先生出的情感就是忧国忧民。 所以对于我的说法,他觉得并不乐观。 我正在考虑着要怎么样同他解释我心目中的凝家,一溜神,身边白衣青年已经飘至前方。 我追上去,见他举着一只狐狸面具冲我灿烂地乐。 待我到了近前,被他一把将那面具扣在脸上。 我从那面具眼睛部位的小孔看过去,白衣太子正乐得前仰后合。 他指着我说: “落落,你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胖狐狸!” 感谢这只面具挡住了我近来愈发来得勤快的伤感,我想跟唐楚说狐狸真的不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千古以来,凡人都习惯于在狐狸二字后面再加上一个“精”。 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 狐狸再可爱,一旦成了精,那就是人人喊打。 纵是我勾住了爱人的魂,最终也得不到更好的结果。 唐楚看不到我的脸,也猜不出我在想着什么。 但他会弯下腰来拉起我ròu乎乎的小手,一边欣赏燕回山下的景致,一边指着两旁林立的店铺跟我说: “落落你要喜欢什么就跟我说,好吃的好玩的我统统买给你!” …… 临着燕回山脚下有一方很霸气的石门,此门高近十米,并排四根圆柱擎起上方石匾。 匾书“燕回”二字,笔落铿锵,跌宕有致。 放眼去,一条搭着石头台阶的精致山路蜿蜒而上,顺着山脉走势一直通顶。 来时,父亲曾告诉我,凝家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