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向共进退,如今兄弟之国有难,于情于理,大汉也当伸以援手!” “胡虏寇边,于天下公私,大汉也断不能坐视不理!” 奚政的声音听在两国使者耳中,无异于天籁之音! 此趟前来,两人都是抱着无功而返的心理的。 毕竟就在旬日前,两国才刚刚得罪汉国! 当时汉王举行会盟,要求两国出兵,被直接拒绝。 若换做他们是汉国,也不会为了卫辽而出兵相助的。 百废俱兴之际,防守有余的汉国,根本不用理会那唇亡齿寒之言! 因为哪怕没了卫辽这两瓣嘴唇,仅凭汉国这口利齿,至少不用担心三胡入境! 汉王那大义凛然的样子,一时间竟让两国使者感到羞愧! 汉国大义! 汉王亦能不计前嫌,如此胸怀,便能担得起那圣君之名! 将汉国抬到大义的位置上说了一通后,奚政突然叹了口气,脸上带着一丝遗憾。 “两位使者也知晓,大灾之年,我汉国又百废俱兴,大汉朝臣们,皆是不赞同此番劳师远征的。” “国困民乏之际,此番大战的损耗,大汉难以承受,孤也是有心无力……” 两国使者皆是无语,不就是想要好处么? 既然前来汉国搬救兵,辽卫也做好了被宰的准备。 “大汉王师所需,自是我辽卫全部承担!” “只要大汉能够出兵,我辽(卫)国愿出资百万两,以做额外酬谢!” 辽卫也穷,两国能够各自拿出一百万两,已是极限。 要知道之前的汉国国库所剩,也不过才区区十几万两。 若非整顿朝野,以及那对商人之新政,恐怕汉国连俸禄和军饷都发不起了。 但体谅他国困难,奚政是做不到的。 国家之间,只谈利益! “辽卫的国家危亡,难道只值一百万两银子?” 说话的是礼部尚书班超。 讨价还价的事,应该由他们这些臣子去做。 两国使者哪里不知道班超的大名? 这可是凭借十三人深入胡人腹地,杀了契丹使者还能被乌桓人恭恭敬敬送回来的神人! 面对此人,辽卫使者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在口舌上占到便宜,于是试探性地开口。 “不知汉国,要多少才能满意?” 弱国无外交,辽卫当年,与汉国一般无二,只是一郡之地的弱国。 多年来,这两国的使者,也是习惯了被强国压榨。 只不过这次压榨他们的,换成了曾经同样是弱国的大汉。 “辽、卫之土,原本就属于我大汉,不过这些陈年旧事,俱往矣。” “辽西关内三县,以及卫郡东部养马地,两国占用数十载,也该到了还的时候。” 张居正脑海中浮现出两国地图,将条件缓缓道出。 随着张居正的话音落下,两国使者的脸,像是吃了黄连一般难看。 这是辽卫两国最为重要之地。 辽西关内三县,于辽国而言是粮仓,亦是人口最多的地方。 而卫郡东部的养马地,是卫国骑兵力量的主要来源。 若失去了这些地方,两国国力都会损伤一半。 在这本就贫瘠的边郡之地,未来再想崛起,难如登天! “汉国这是趁人之危!” 两国使者当即提出抗议,若没了这些地方,两国便只是待人屠宰的羔羊! 燕国那边拒绝了出兵相助,大汉是唯一的希望。 为了保存国家,两国都把底线放得很低。 但作为两国的使者,还是要给国家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益! “大汉便是趁人之危了,辽卫难道还有别的选择么?!” 一直没有说话的奚政终于开口了。 “辽卫的生死存亡,尔等可以不必交给孤,更不必交给大汉。” “若如此,那便可以交给契丹、建奴,让他们做出决断!” 奚政冷漠的声音在大殿中久久徘徊,另两国使者近乎窒息! 是啊,他们现在只是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 与契丹、建奴谈条件? 他们不是没有试过! 前往两胡的使者,都被杀了好几个,契丹和建奴,是要将辽卫这两块鱼肉,全数吞下! 大汉胃口再大,也不过是只要一半而已! 起码国家宗庙还能保全! 只要能保全,就算难如登天,那也代表着还有崛起的机会! 辽卫使者心里很憋屈,为何汉国便能在生死存亡之际,有奚政这般圣君横空出世? 想到自家君王,他二人心中涌上一抹悲哀。 好在,他们的任务完美完成,大汉总算是同意出兵了! …… 枢密院瞬间忙了起来,此番出征,需乘敌不备。 同时出关与胡虏野战,便要强大的机动性。 所以两镇骑兵,需全部出动! 事态紧急,既然打算出兵,奚政也不耽误。 在早朝结束后,部队便迅速在校场集结。 不到半个时辰,驻扎在城外的两镇骑兵,以及岳飞的岳家军,便一切准备就绪,在校场待命。 这动员速度,让两国使者大喜的同时,亦是惊叹不已! 若换做辽卫两国,想要动员上万大军,怎么也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 而汉国自下达命令到集结完毕,前后仅仅只用了一个时辰! “大军集结完毕,请王上阅兵!” 岳飞昂首阔步,朝奚政抱拳。 卫辽使者见此人龙行虎步,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气质,便知晓定是那汉国的大将军了! 据说三月前,便是此人指挥汉军,大破乌桓的! 汉军当初什么鸟样,两国知根知底。 能够在乌桓大兵压境,受降、白狼等数座城池被破的情况下。 还能率领一帮士气低迷,溃不成军的部队御敌。 只此一点能够做到,在三国来说就已经是难得的将才! 如汉国之前的大将军,便是因为守住了受降城,一路高升! 至于收复领土,便是敢想,也很难做到的事! 而这个岳飞,他不仅做到了,还率军反攻,一路收复了上谷! 正面乌桓大败,连乌桓人的王账,都被偷了桃子! 此等帅才,便是放眼天下,也难有之! 当今天下,十大名将,周商二国独占其八。 这岳飞将来,跻身十大名将之列,想来并不困难! 只是目前困于汉国国力,声名鹊起,只限于咸州一隅而已。 再看下边,为首的五千步兵,个个身穿重甲。 或手持重锤巨盾,或背负巨大横刀。 光那重甲,便能看出这些士兵,皆是精挑细选,素质拔尖之人! 这支重甲部队,显然是专门用来应对骑兵的,而且还是俱甲骑兵! 上以重锤钝击骑士,下以横刀斩断马腿! 这无不说明,这五千人,个个胆魄惊人,敢于直面重甲骑兵的洪流! 这代表着这支队伍,拥有极高的综合素质,以及纪律性! 在他们看来,只需要做到号令统一,战前不退,便已是精锐。 但岳家军的纪律性,何止体现在战阵之上。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这是岳飞治军对纪律性的最低标准。 而岳家军作为他的本镇兵马,可以说每一个士兵,只要踏入军营中,便是一个只听任务的人形机器! 在岳家军之后,则是身披半甲的虎豹骑。 那为首之人,人高马大,手擒一杆方天画戟,配上胯下足有七尺的骏马,威风八面。 此人,便是那话本小说中形容的绝世猛将! 那方天画戟,乃是仪仗队所用,重达一百零八斤。 在此人手中,挥洒自如! 虎豹骑的骑士们虽只是身披半甲,手持重剑,算不得“重甲骑兵”。 但在物资缺乏的北方边郡,能有这一支重骑,在野战上便能与那胡人周一较高下。 由于只是半甲,重剑也只有二十多斤,机动性上也不差。 一般的骑兵,看到这支部队,绝对只有跑的份! 难怪那汉王,自信能够出关直面三胡,这五千虎豹骑,已能够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