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声浑厚嗓音。 “一字并肩王,司马睿求见陛下!” 御书房里,不男不女的两个家伙。 顿时慌成一团。 司马铭赶紧清了清喉咙,换成正常的男声道。 “御弟来了?稍候片刻!” 王城元手忙脚乱地帮着皇帝卸掉厚厚的女妆。 大半夜的。 并肩王来的真不是时候。 这位可惹不起。 其他朝臣,谁都可以阻拦。 但司马锐乃皇上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文韬武略,大晋除了皇上自己,恐怕没人比得上他! 司马锐挂了枢密使的军职。 乃大晋名义上的兵马大元帅。 可他为了避嫌。 平常都是深居王府,很少参会朝政。 才给了定国公童胜,这个枢密院副使出头的机会。 当然,皇帝司马铭也乐意让自己宠幸的太监领军。 可最近,不知怎么了? 并肩王一改往日的低调。 整天吵吵着要南征,拦都拦不住。 好在大晋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 国库丰裕,足以支撑一场灭国大战。 故而,司马铭最终才没有反对。 御书房厚重的宫门。 终于打开了。 并肩王一身蟒袍,白净文雅的儒将,却走出了龙行虎步地风姿。 “臣弟,参见陛下!” “哎哎,又没啥外人,你我兄弟客气啥,起来,快起来!” 司马锐站起身来,抽动鼻翼。 细长的双目突兀一眯,冷光吞吐。 “嗯?御书房里?怎能有如此浓郁的脂粉气?” “皇兄?你……” “军机重地,岂是胭脂俗粉,嬉闹玩耍之所?” 好嘛,你一进来。 就教训起朕来了? 到底朕最大? 还是你一字并肩王的嗓门最嘹亮? 不过, 司马铭好像真拿自己的御弟没招。 他那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作为皇兄,司马铭岂能不知? “好啦好啦,为兄的后宫里,会有胭脂俗粉么?” “刚才容妃来过,怕朕熬夜肚子饿,送来些点心宵夜。” “你看,香瓜苏蓉、糯米雪糕……都是朕爱吃的,还没动过呢!” “你要不要来点?” 司马锐将信将疑。 “算了,臣弟不饿!” “不过陛下,后位空悬九年,你到底属意谁?还是早做定夺为好!” “免得满朝非议,终归是不妥!” 司马铭颇为头疼,一点脂粉香气而已。 你就能转移到皇后之位去? 也真是没谁了。 “御弟啊,不是朕无法决断,故意拖延!” “而是……你那两个侄女,你知道的哈!” “飞燕性子跋扈,行事无所顾忌!” “飞莺看着柔弱,又喜读诗书,可也是个外柔内刚的。” “这俩孩子……唉,朕不得不顾及她俩的感受!” “没娘的娃娃呀!咱们这当爹的,你这当叔叔的,能逼迫过甚么?” “真要立了皇后,对她俩不好怎么办?朕会心疼哇!” 呃? 原本咄咄逼人的司马锐,嘎巴了。 “可……可这件事,总要解决吧?” “两闺女都十五六岁了。放在民间,早到了出嫁的年纪!” “要不?臣弟去找飞燕、飞莺谈谈?” “都是皇家人,她们应该理解皇兄你的难处!” 司马铭心中憋气。 你知道什么呀? 归根结底。 是朕不想立后,好吧? 一国皇后,母仪天下。 她要是对朕的快乐日常,指手画脚怎么办? 杀? 还是不杀? 已经暴毙了一个皇后,如果来再死一个。 这大晋天下人。 会不会骂朕失德? 专克皇后? 讪讪然, 司马铭赶紧转移话题。 “再议,再议……” “那什么,南征之事,你准备得如何了?” 说这个,司马锐就激动了。 他还想立下不世功业呢? 前朝大周。 二百年里,南征了好几次。 可始终没有打下江南的花花世界。 大陈国历代国主,昏庸无能。 文臣也是整日吟诗作对,一片颓废。 偏偏,大陈出名将。 还有敢战的山越人士兵。 所以,司马锐这辈子。 最大的心愿,就是灭了大陈国,马踏江南。 然后会师北征。 把当初政变混乱阶段,辽人乘机夺走的幽云十六州给抢回来。 到时候, 我大晋兵强马壮。 国土远超前朝。 看天下人,还敢说什么? 我司马家得位不正? 开什么玩笑? “皇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臣弟准备七月初一,誓师南征!” 司马铭砸吧了一下嘴,掐了掐手指念叨道。 “七月初一?是个黄道吉日,可!” 司马锐接着道:“陛下,臣弟还是担心,北面不稳!” 司马铭眼中暗光一闪,晦涩难明。 你管好南边的事情就行了。 北边? 那时朕该操心的! “哦?童胜不是要?马上去雁门关了么?” “御弟啊,辽人就算南下打草谷,也得等秋高马肥吧?你呀……多虑啦!” 司马锐筹谋南征大事。 竭心尽力已经三年。 他怎愿意?在三十万大军下江南之际, 让可恶的草原蛮子,在自己屁股后烧一把火呢? 万一皇帝这边顶不住。 金牌频发,催我班师又该如何? 岂不是前功尽弃? 自家皇兄的心思。 司马铭也能猜出几分来。 功高震主? 现在功都没到手呢。 “皇兄,臣弟担心的,不是雁门关。童胜的本事,臣弟还是放心的!” “您想啊,三十万禁军调离中原,辽国的耶律阿保也算雄才大略,怎会看不出我大晋空虚?” “雁门雄关攻不破,难道他不会从幽燕之地出兵么?” 司马铭心中倏然而惊。 没错啊。 大辽国力,其实还强于大晋。 北地征战,骑兵决胜。 原本大晋就处于守势。 自从辽国趁乱夺得幽云十六州之后,也大力鼓励农耕。 十年建设,够长时间了。 如今, 大周故土,幽云十六州。 还有多少百姓心怀中原? 辽国要动幽燕之兵,哪需要等到秋高马肥之时? 北地平原,多的是粮食储备。 “御弟,朕该当如何?” “总不能朕御驾亲征吧?” 司马锐成竹在胸地建议道。 “皇兄,你可别忘了内阁大学士——寇老焉!” “让他孤身赴雄州,可挡十万兵也!” 你……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 寇老焉? 那家伙一介文臣,逮谁就喷。 从大周喷到大晋。 要不是朕,看他绝非古板愚忠之人。 早就一到砍了! 他去? 可挡十万兵? 你开玩笑么? 让他用滔滔不绝的唾沫星子? 淹死十万辽国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