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

作家 画凌烟 分類 奇幻 | 349萬字 | 1163章
第37章 崇祯的套路
  其他幾個驛卒都露出驚恐害怕的眼神。
  在明朝,驛卒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歷史上的李自成就是個驛卒,銀川驛的驛卒,還經常被人欺負。
  更何況,明朝的官員,尤其是文官,一個比一個狂。
  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雖然文官之間也內鬥不止,但一層又一層地依附關系,組成的一個巨大而結實的網,匍匐在大明朝。
  只要這裡的一個驛卒敢有絲毫不敬,很快他們不僅僅會丟飯碗,還會被冠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抓起來。
  這就是大明朝。
  胡菜頭站穩腳道:“大人,這……”
  那年輕人拍了拍胡菜頭的臉,冷笑道:“這什麽這!我們老爺是新上任的荊州府通判,朝廷任命的,現在要去荊州任職!知道新農政麽!那是當今天子親自頒布的新政!耽擱了我們老爺的行程,你有幾個腦袋夠砍的!”
  幾個驛卒聽得也是一頭霧水,心中也十分害怕,但是駱養性又給了他們十兩銀子,他們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駱養性正準備上前,被崇禎攔住。
  本來看到這種官員在驛站橫行霸道,侵佔驛站資源,崇禎是想發飆的。
  但一聽說是新農政的官員,而且是荊州府的通判,崇禎就決定先留他的腦袋。
  為什麽呢?
  是崇禎包庇新農政的官員?
  當然不是!
  通判是管理一個州府的水利、農田的官員。
  從去年開始,崇禎頒布新農政,在全國各地發下指標,建立以甲裡(明朝最小的農村組織)為單位,每個甲裡都要配置一個新農政指揮所,專門來幫助農民攻克種田難題。
  這場對農業的戰爭就已經打響了。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要建立幾千個新農政指揮所,有專門的人來協調指導每一個地方的農業。
  而通判呢?
  通判作為每一個州府農業的文職官員,要負責收集、匯報、總結和給一個州府的新農政進行全面的策劃。
  這相當於崇禎新軍製裡的參謀部的角色一樣。
  通判和新農政指揮所都已經劃歸到宋應星的農政院。
  但是官員基本上還是由各地方官員推薦到吏部,由吏部任命。
  崇禎就是想看看,這個剛剛要上任的荊州通判,到底是一個什麽水平,他到底打算怎麽來做。
  這也能側面的反應出大明朝選拔人才的流程的優缺點。
  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與新農政有關的官員,當然不能如此輕易就砍了他。
  但在驛站的這筆帳肯定是記下來了。
  崇禎走過去,那個年輕人見崇禎走過來了,身邊還跟著一群人,這些人每一個都佩刀。
  他心中還是有些害怕的,一看就知道對方有些來頭,要不然怎麽會帶這麽多人。
  年輕人立刻道:“新任荊州府通判鄭大人在此,你們是什麽人?”
  駱養性正要動手,依然被崇禎攔住了,他笑著從駱養性手中拿過來一包銀子,說道:“在下姓張,路過此地,進來歇歇腳,打擾了大人,還望見諒。”
  說著,他將那包銀子輕輕放在桌上。
  正在吃雞肉的鄭大人微微一怔,耳朵立刻就豎起來了,銀子的聲音?
  他定眼看去,鼓起來的一大包,少說也有個幾十兩。
  崇禎繼續道:“剛才在路上撿到了一包東西,我尋思這附近也沒啥人,應該是這位大人丟失的。”
  一邊的駱養性和張之極心中慢慢佩服皇帝這行賄的本事,不動聲色啊!
  那鄭大人一聽,臉上的表情都笑開了花:“哎呀,本官怎麽說不見了,原來是不小心丟了,謝謝這位小兄弟。”
  一邊那年輕人見狀,也不好說什麽了。
  崇禎乾脆坐下來,說道:“鄭大人,在下是從大名府過來的,家裡做的是糧食生意,也是第一次來湖廣省,不是很清楚這裡的規矩。”
  收了錢的鄭大人,態度當然就好了不少。
  豈料崇禎又拿出一包錢來:“鄭大人,其實您是丟失了兩份。”
  鄭大人微微一怔,旁邊那個年輕人眼睛都看直了。
  臥槽!這家夥還挺有錢啊!
  鄭大人笑得合不攏嘴。
  收下崇禎的第二包錢,態度已經更加親和。
  “原來張公子是大名府來的,失敬失敬,不知張公子來湖廣省來做什麽?”
  一聽說崇禎自報是大名府來的,鄭大人心中也有了數。
  大名府隸屬於北直隸,再看看崇禎帶了那麽多人,心中猜想,八成就是衛所軍官無疑了,又聽崇禎說家裡做糧食生意,這就更好解釋了。
  這些年,衛所的軍田早就被軍官霸佔,軍戶逃亡的逃亡,沒有逃亡的都成了農奴。
  許多軍官霸佔良田後,就做起了糧食生意。
  這些年朝廷一直打仗,對糧食需求非常大,軍官們也可以利用各種關系高價把糧食賣給朝廷。
  這不是什麽稀奇事。
  鄭大人想到這裡,立刻了然,難怪這位張公子出手如此闊綽,想必家財萬貫。
  崇禎說道:“我聽說湖廣有許多惠澤田,不知道這邊的惠澤田……”
  鄭大人放下筷子,知道自己的大生意來了。
  原來是來打惠澤田的主意的!
  惠澤田也是崇禎新農政中的一環。
  勳貴、大臣、宗室兼並的那些田,都被朝廷收回了,但是朝廷自己又無法種植,於是就零首付分期賣給普通的農民。
  只要你有手有腳,分5年還,每年還200文,完全輕而易舉。
  哪裡的惠澤田最多呢?
  河南、湖廣,其次是四川。
  為什麽?
  因為本朝第一大戶福王的封地在河南洛陽。
  他當初受封的時候,萬歷皇帝賜了他三萬頃良田,三萬頃就是300萬畝。
  這還不夠。
  仗著萬歷皇帝的寵愛,福王到處兼並良田。
  河南的能並的都並了,就跑到湖廣來,荊州府一帶也有不少福王的田。
  崇禎元年,穿越者崇禎對福王進行清算,把福王的600萬畝全部收回來,分期賣出去,這湖廣這一代,就有不少惠澤田。
  說到底,惠澤田還是在解決兼並的問題,讓普通的老百姓有自己的田。
  但是呈報到崇禎這裡的多方密報都在表示,湖廣的惠澤田有很大的問題。
  鄭大人連忙道:“原來張公子問的是惠澤田,張公子問對人了,都好說,好說!”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