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君

有那么一小撮时间里,簪獬(zanxie)以为自己只是名字拗口,运气可是顺得很,毕竟十四岁做官,天下也没几个。后来想明白了,大概村官不算官。------------注:无cp,女主。架空,低玄幻(?每天中午12点左右更新立意:努力生活,认真工作,建设新时代...

第三把火2
    面对簪獬明显的示好,由淇淇仍以沉默报之。

    乌乌藜抓住头:“里正,我带一起,转转看。”

    簪獬顺坡而下,笑道:“好啊,我看这里弄得不错。”

    乌乌藜带簪獬检阅新家园的建设进度。他离开这段时间,由淇淇带领留守族人搭建的空中竹寨已经初级规模。

    梭镖部一直生活在巨竹林,因地制宜选择住在巨竹上面。他们会挑选巨竹中间的竹筒,直接锯出一扇门作为房间。

    为了方便来往,各家之间又用横竹搭建成桥梁。家家户户,高高低低,纵横联通,形成一个空中竹寨。

    簪獬注意到,似乎是为了保护巨竹,一根巨竹上最多只会使用一截竹筒,开辟一个房间。巨竹虽大,作为房间还是太小。

    她问:“住在竹子上,会不会太不方便?”

    乌乌藜解释:“雨季很长,还有山洪,虫子,蛇。”

    簪獬点点头,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空中村寨下方地面已经规划完毕,正在搭建纸张,将来会被充分利用:竹鸡为主的牲畜养殖区,以村民生活为主的洗漱区、储物区。

    洗漱区有男女分开的公厕、从竹溪引水的洗漱台,以及配有简易淋浴的单间浴室。排水和储粪都有考虑,包括四季风向可能带来的影响。

    簪獬站在洗漱台边,仍不住感慨:“真先进。”

    洗漱池一大一小,一高一矮。由两截刨开的巨竹组成,上端架着两根中间打通的主竹竿,主竹竿连接导水竹,从竹溪引水。主竹竿上各插两排短竹竿,就像一个个水龙头。

    虽然这里没有白石盥洗盆,没有鎏银水阀,没有压力储水罐。可在簪獬看来,听海苑比不上这里。

    簪獬看向由淇淇,那个瘦弱的女人站在乌乌藜身后像一道影子。察觉到簪獬的目光,由淇淇垂下眼帘,仿佛这些她缔造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乌乌藜很是自豪,手舞足蹈的像簪獬介绍:“里正,你的屋子,上面,那个,最大最漂亮的那个。”

    簪獬跟着乌乌藜,抓住挂在巨竹上□□,手脚并用的爬向高处。她小心翼翼,不敢往下看。

    这间竹筒屋是由淇淇特意挑选,由三根紧邻的巨竹打通,缝隙处用竹条镶嵌,竹筒外面裹着一圈巨竹叶编制的密实叶毡。

    相比较那些需要蜷缩双腿,才能睡觉的单筒竹筒屋,簪獬这间卧室简直宽敞奢华到无与伦比。

    簪獬指着竹筒屋里铺的兽皮:“拿给小孩。不,让小孩子们住这间。”

    由于承重问题,竹筒屋之间相连的竹桥上只许站一个人,跟上来了只有乌乌藜。

    他扭头询问站在另一间竹筒屋前的由淇淇,然后说:“他们太小,容易摔下去,先住在地面。要等竹桥、的护栏网子搭好,那时候天热了。”

    考虑的很周全……簪獬站在竹筒屋前环顾,四周巨竹如高楼。不垦者们上下攀爬,为新家园忙碌。

    簪獬对乌乌藜说:“这里建成,就是竹海的第四个村子。我们要起个名字。”

    乌乌藜抓抓头,咧嘴笑道:“里正,赐给它一个名字,要好听的。”

    簪獬被他逗笑,怎么还比自己幼稚:“名字顺口就行,像我的名字,从小到大没几个人第一次就念对。”

    她想了想:“就叫竹居里。”

    乌乌藜连连点头:“好听。”

    簪獬笑着离开,重新回到地面。脚踏实地才找回安心的感觉,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适应生活在巨竹上面。

    她并不费心新村落的建设。

    一切有条不絮地进行,由淇淇细致而周全,每天要吃多少食物、每天要烧多少炭,每个人要做多少事,她都计算在心,每件事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由淇淇甚至给小孩子们排了课,说话、识字、练武、生活,安排了不同的老师。

    簪獬身心放松睡了一个时辰,精气神恢复。最先思考的是那名赭衣女囚,人不人鬼不鬼,来无影去无踪,也就自己那会脑子发热,还敢跟她胡扯。

    这事一时半会无法解决,只等下次再见,想办法摸摸底。

    再则就是飞箭部,她此番再下竹海,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克服飞箭部,抓获杀害萝卜的凶手,将他,或者他们绳之以法。

    飞箭部人多势众,悍勇善战,这事也急不来。

    簪獬想来想去,只想到三个办法。第一,找八湖借兵。

    秋狝说屏风壁这支卫疆军久不经战,未必有寻常壮汉手脚厉害。飞箭部少则四五百人,八湖手下二三百人卫疆军,都未必敢应下这件事。

    第二,自己悄悄摸进飞箭部,利用“器”来诛杀凶手。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立刻被簪獬否决。一来她怕,二来她也没见过飞箭部的人,更不认识凶手。三来她连巨竹林的路都认不清。

    第三,站稳脚跟,徐徐图之。

    飞箭部四处劫掠,不垦者各部群怨声载道。现在冬季,大家各自蜷缩,等到春暖花开飞箭部再次为非作歹,就是聚集众人之力一举歼灭他们的时候。

    既然不急一时一刻,簪獬便去了秋狝,想向他学习弓箭。使用“器”的疼痛已经能够忍受,但反噬终究还在,簪獬可不想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

    秋狝略一思考便同意:“里正,我的箭术家传几代不止,还算上的了台面。里正既然愿意学,我必定倾囊相授。”

    簪獬问他:“你想带小竹花离开?”

    秋狝坦然点头,问她:“里正,您来了四五月看过一份报纸,听过一场说戏,看过一局赛车吗?就算我小时候,这些都不算罕见。”

    簪獬看向小竹花,她正看梭镖部小孩扔雪球。“外面的小孩有小画书,有油酥糖,可未必过的比竹衣寨的大阿姆舒心。”

    秋狝回答:“从没有两全其美的事。”

    簪獬点点头:“你的心思我明白,我的意图你也懂。没有小竹花,我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去收拾竹衣寨。”

    她顿了顿:“我有件事要办。要一个人,去河州送一笔钱给我母亲。”

    这事说难不难,说不难又着实有点难。路途遥远,派去的人要矫健警敏。财帛动人心,这个人要不赤胆忠心,要不然就有一个一定会回竹海的理由。

    簪獬在学院过了初级武考,入门常识都懂,弓箭最优,三十步内也能射中十环。

    秋狝知她臂力弱,身体还未全部张开,教了她吞吐养气口诀。然后捡了关键诀窍比划给她看,如何抽箭,如何扣弦,如何预拉,如何开弓,都是大有讲究。

    会拉弓射箭一击毙命,这只是最基本的。

    怎么走路悄无声息,草地怎么走,落叶林怎么走,沙土地怎么走。怎么站怎么蹲怎么看,怎么循迹追踪,怎么隐蔽自身……

    两个人,一个认真教,一个认真学,都是恨不得课程只用半天就能结束。直到天黑,小竹花跑来喊两人吃饭。

    晚饭简单,只有一道。

    簪獬伸手接过,道了声:“谢谢。”

    竹筒里汤汁浓白,入口咸香。汤里食材不少,笋嫩肉香,还有不认识的菌,疙瘩一样黏糊的茎块。

    热食进肚,便觉四骸舒坦。

    刚刚吃完,乌乌藜凑过来,身旁跟着他的妻子由淇淇。

    簪獬忙着学习箭术,重新清点物资则由由淇淇跟老姆姆两人主持,以及规划以后生活生产。

    目前营地不垦者搭建空中竹寨,离村人挖土搭窑,闷烧竹炭,取暖暂时无忧。带回的食物,经过统计足够熬过这个冬天,还能留出春耕的种子。

    然而春耕之后,不可能立即秋收。他们还需要至少三个月的食物。春暖花开之后,竹海可以获取食物,但同时需要提防飞箭部的攻击。

    巨竹林不同于向阳村,没有大片朝阳的土地。阴冷潮湿的巨竹林,更适合种植芋薯作为主食,以及梭镖部擅长的驯养竹鸡。

    竹鸡苗全部丢失,需要等待春天偷取竹鸡蛋孵化,经过两次以上的繁殖后的竹鸡才时候笼养。笼养需要人手收集鸡食,可以养出比放养大一倍的竹鸡。这是梭镖部擅长的,簪獬不必担心。

    现在的问题是,储存的芋薯如果用于春种,那么这个冬天的食物就会紧缺。而光吃红粟米是不够的,红粟米虽然好吃,但远不如芋薯抵饿。

    簪獬道:“从明天起,一天增至三顿,两顿要见干饭。”

    这样一来,所有储粮甚至不够一个月。

    “明天秋狝就会出发去屏风城,乌乌藜你挑十个人,跟秋狝一起去。买粮买布,一切听秋狝安排。”簪獬在袋有钱,说话格外硬气。

    她想了想:“再挑五个最可靠的人,跟秋狝出去一趟。”

    下午练箭的时候,她就和秋狝商量过。屏风城地偏物薄,除非找卫疆军买兵器,不然肯定要去一趟东洲府。

    簪獬要坐镇竹海,自然不能来回奔波。梭镖部的少年可靠是可靠,但从没出过竹海,诸夏语都说不利落,于是两位游魂自告奋勇,她们逃入竹海之前,都是经历世事的人,适合出面打交道。

    诸事安排妥当,簪獬在篝火旁昏昏入睡。

    一觉睡醒,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