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还回忆我 2

全书内容仍以作者亲身经历为故事主线,讲述五年中她从籍籍无名的撰稿人,到知名编辑,再到畅销书作者。经历了成长,亲情,友情,工作的变故,她也脱胎换骨拥有了更好的人生。五年里她遇到过爱她的人,也遇到过她为了忘记顾潮生而选择的另一个不错的人。但五年过去,她却后悔了……

后记
一生热爱
回头太难
这小半生遇到太多的人,但最后,我却还是孑然一身。
一个影评说,每个人的青春期智商都很低。
我像被戳痛软肋那样,怅然若失地对自己嘲笑。
写完这本书的那个晚上,我收到很多生日祝福,但属于这个故事里的人,却一个都没有出现。
好友开玩笑地对我说,也许这是天意,天意让过往的林林总总,在27 岁的这场分水岭,消失在你的世界。
那一刻,说不难过,说不失落,一定是假的。
其实少女时代,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非常勇敢。
是那种喜欢谁就可以对谁表白、性格里充满莽撞因子的女孩子。
可现在回头想来,其实原因又那么一目了然。大概因为我所遇上的,总是自己不那么在意的人,所以才能在面对那个人的时候,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点儿也不担心。
等到我真正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谁才是我不应该失去的人时,其实已经很晚很晚了。
晚到我们都在别人的感情世界中千锤百炼,晚到我们之间的交集像秋天枯黄的落叶,满目疮痍。
十几岁的时候,也觉得最好能一生只爱一个人,所以对那个人的筛选过程,总是复杂又充满奇怪的鉴定技巧。
每次靠近一点点,稍微觉得不对劲,又自己先选择了逃离。
这样一步步走来,却没有注意到,时间的脚步飞快,我们都长大了。
书里的五年时光,我不得不承认,对我自己来说真的太快。
我根本还没来得及意识到失去,我已经失去了。
我根本来不及多想谁说过的话里是不是夹杂着深情时,而那深情已经远离。
这本书的第一册上市后,很多读者来我的微博留言,他们问我,这是你的真实经历吗?不可能吧?
有的我回复了,有的我发过去一个表情,也有的因为一些原因没能一一回应。
但是每次,我都一样觉得感伤。
在别人眼里,这只是一个故事。即便相信了它的真实,那么至多也只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可对我而言,它却是我的青春。
是我青春之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注记,而我用上我所有的力量,才能保证在写下每个字的时候,对自己足够诚实。
坦白地说,第一册结尾,我写得有些潦草。
当时将林航这个角色的细节简写,大概也是源于自己的私心。
一些不快乐的,不愿深想的,我下意识地选择将它一笔带过。
不得不说,写这本时,我与自己记忆的撕扯,不亚于第一册。因为没人比我更清楚地知道,这个故事,不会再有下一册。
所有之前我没有写完的话,已经在这里一一讲完。
感谢陪伴我写完这个故事的六歌,是你一直鼓励着我,让我能不遗余力地与真实的自己对话。
而这个故事里的人,我想,他们大概都已经有了各自精彩的人生。
自从重新联系上顾潮生以后,我想,如果能一直拥有那个人的消息,而未来人生漫长,即便我们终其一生不会走到一起,但至少这一生里,我都能知道,你过得很好。
看到你过得很好,我也会替你开心。
而看到你难过,就算你不再需要我来安慰你,可你会知道,如果你需要,我就会在这里。
你不会再像那五年找不到我。
你不会再失去我了。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但当你真正知道有一个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离开你,我希望你因此,能够多一点点继续用力生活的勇气。
我不想再让自己后悔了。
如果再失去你的消息,如果再让我靠听说来感知你,如果让我连像家人一样陪伴你的资格都失去……我想,我一定会非常难过。
至于那个人。
沈,我梦见他的那些年,总是不知所措地打电话给你。
这些天来,我梦见你,我知道,这是我的报应。
这一生,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我伤害过别人,也被别人伤害。
再来一次,我不要这样过。
林栀蓝
2015-10-18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