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学会说话,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做饭……人生总会经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尽管很多第一次现在都已经不记得,但是如果没有第一次的发生,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成长。第一次有喜亦有悲,不过我还是要说:第一次真好! 第一次挨打,也是唯一一次遭父亲的打。那时我才三四岁的样子,记得那时候我还没上学。那天晚上,我已经记不清事情的缘由,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受到父亲严厉的批评,我顶嘴。父亲一把抓住我,脱掉我的裤子,狠狠的在我屁股上打了两巴掌。我从父亲手里挣脱开后,居然去把顶门的顶门杠拿来打父亲。年少无知,“出身牛犊不畏虎”。这一下便激怒了父亲,父亲把我手里的顶门杠脱去,把我按在板凳上,瞬间我的屁股开了花。我像一只躺在案板上的小猪,不管我怎样努力的挣扎都逃不掉。 父亲一边打我的屁股,一边问我:“还敢不敢打我?”我哭得稀里哗啦的,好像好几天屁股都痛。从小到大,那是父亲唯一一次动手打我。他之所以动手,是因为年幼的儿子居然敢动手打老子,在我们那里,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小小年纪便如此的不知天高地厚,若是照这样下去,儿子将来会长成什么样的人啊?是儿子的不争气激怒了父亲。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确实该打啊!还没学会孝顺父母,就先学会了反抗父母了!那是我第一次被父亲打,也是唯一的一次。 在我们家里,一直都是慈父严母,父亲对于子女总是很包容,从小到大就连大声呵斥子女都很少有过,每次犯了错误,总有母亲来体罚我们,每次挨打的时候,父亲都会阻止母亲的武力。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后来我又求学在外,与父亲相处的日子并不多,但是父爱无言,父亲一直都深深的爱着儿子,挂念着家。他在外拼死拼活的工作,只是为了供子女读书,希望子女将来出人头地,不像他们那一辈人一样幸辛苦苦的过日子。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简单而质朴的愿望,父亲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希望。 第一次挨打,虽然并不光荣,但是记忆尤深。让我刻骨铭心的认识到对父母要孝顺。少不更事,犯下的错误当然理应接受惩罚。“养不教,父之过。”儿子做得不对,父亲教育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第一次挨打,也是记忆中第一次看到父亲严厉的样子。 第一次上学,母亲为我买了新书包,好像花掉了五元钱还是七元钱来着。那时候可不比现在,七元钱,意味着母亲要背一百多斤的柴到集市上卖掉;意味着圈里的猪要多长几斤肉;意味着父亲要工作大半天的时间……当时读的是村小,大概是“农村小学”或者是“村上的小学”的意思吧!学校就在我们院子边,一分钟的路程,老师就是我们村上的人,母亲都认识,还很熟。母亲把我送到学校,给老师特意交代过,我也答应母亲去上学了。可是当母亲离开学校把我丢下的时候,我却哭着要跟母亲一起走,母亲好好给我说,我死活都不听,就是要母亲陪在我身边。母亲要回家干活,再说哪里有陪读的说法啊?最后母亲只好用武力让我回学校去,即使这样,每次母亲前脚离开,我就跟了去。反反复复,一次次树枝打在我屁股上,但是我却很顽固。或许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同学,心里害怕。最后一次,我挨过打后,母亲又说服我去学校,母亲把我送到学校后便下地干活了,没想到的是,等下课后我居然悄悄跑回家了,还一边流泪一边找到母亲干活的地方去。最后,母亲也无可奈何,母亲也就没再勉强我去上学,第二年春天我才真正的踏入校门,开始我的学习生涯。而且我一直都是班上前三名,每次拿着奖状回家特别特别的高兴,远远的就开始叫“妈!”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考上大学非常非常的不容易,而我就是考上大学的孩子之一,父母一直引以为豪。 第一次看见河,佘家大院子坐落在大巴山的半山腰,下山到河里去得走几个时辰的路,而且平日没事一般都不会往下走。公路就从半山腰划过,弯弯曲曲,像一条白色的带子。因为父亲的二姐嫁到了河边的一户人家,过年后走亲戚去了二姑家。第一次见到河里清澈的流水,水里还有鱼,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石头,便每天都在河里玩,扔石头啊,打水漂啊,玩沙啊!在浅水区捉小鱼啊……河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有趣。我们还从二姑家找来针线,做了一个鱼钩,拴在树枝上,便趴在石头上勾小鱼。河里的鱼也是奇怪,没有鱼鳞,身上还五颜六色,游在水里时好看,勾起来我又害怕,最后勾起了的鱼我又全放回去了。 第一次打羽毛球。从小到大,我们都很少玩玩具,家里穷,也买不起。农村娃,玩泥巴长大的。有一年,姐姐过生日时父亲给我们买了一副羽毛球,每天我们爱不释手的在院子里打羽毛球。 第一次吃面包。之前从未听说过面包这个词,更不必说吃过了。虽然面包并不是多么珍稀的食物,但是第一次吃面包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候,姐姐在镇上读六年级,每周才回家一次。父亲在外务工,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两人。每天我就在院子边的村小上学,母亲就下地干活,放学后我就直接去地里找母亲。每周星期五的时候姐姐就会放学回来,所以我每天都在盼望星期五。有一次姐姐放学回家,特意给我买了一个面包,蓬松的面包,中间夹着白色的奶油,剥下一小块,沾一点奶油,放进嘴里,甜甜的,软软的,滑滑的,瞬间就融化的感觉,我迫不及待的给母亲也喂一块在嘴里。 第一次独立生活。那时候我才十三岁,刚上初中二年级,父母靠务农菲薄的收入不能供我们姐弟俩上学,加上父亲也身患重病,原本清贫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境地,姐姐也因此辍学。父亲病好后,决定全家到城市去务工谋生。 我在镇上上中学,家里给学校班主任带信,临时让我回家。家里父母已经打理好行囊,父母问我:“一个人在家得行吗?”我知道家里的境地,也知道都留在家里没有什么出路,为了让父母安安心心的走,我极力的支持他们外出,我说我能行。从那时候起,我便开始我的独立生活,那也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成长。每周放假回家,打开锁着的门,打扫卫生,洗衣服,自己做饭……每一件事儿都要自己去做,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自己去思考。一直到了我上大学后,父母才回家来。不过当我有时间多陪陪父亲时,当我眼看就要毕业,能为父亲减轻一点负担时,父亲却因积劳成疾倒下了。多少个夜里我泪水沾湿枕巾,关于父亲的回忆,历历在目,宛如昨天,一切安好! 第一次学会汽车,第一次学会炒菜,第一次做决定,第一次出门远行……人生中总会有无数个第一次,喜也罢,悲也罢,无法摆脱,坦然接受,点点滴滴,便是人生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