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出,更别说我这个孙女了,怎么会为了几盒子东西就不顾孙女性命? 这样的话传出去,老夫人就是不慈,我这个做孙女的总不能眼见着下人败坏老夫人的名声吧?虽说秋冷院后头的巷子偏僻,但各家住的也不远,声音要是大些,有心人自然是什么都能听见。180txt.com” 陌氏脸色一白,老夫人不慈,首当其冲的却是她的丈夫二老爷,明年二老爷就要科举,这时候可不能传出什么不好的名声。 “莛姐儿说笑了,只是你一个姑娘家也不该亲自动手啊。” “那有什么办法,谁让秋冷院里只有我们姐弟,别说教训奴才了,就是洗衣扫地,哪一项不是我亲力亲为?教训几个奴才罢了,二太太不用感激我。” 陌氏扯了扯嘴角,“莛姐儿把门开开,我看你伤到哪里没有?也好请大夫。” “这就不用了,”魏清莛抓着魏青桐的手,微微摇了摇头,一边高声答道:“老夫人说了,没她的命令,这个大门不准开,刚才那个狗奴才已经私自开过一回了,要是再开我怕老夫人会生气,到时老夫人吩咐厨房,我们姐弟又要好几天没饭吃了,二太太还是别为难我们了,要是二太太想进来,不如去请了老夫人来,或是有老夫人的手书也好啊。” 陌氏没想到魏清莛这样强势,她愈发看不懂魏清莛了。 以前王氏还在的时候,她只觉得魏清莛很能干,才六七岁就可以跟着自己的母亲坐在大厅上处理家事,后来王氏过世,她一直护着自己的弟弟。 老夫人要将俩人分开,她就闹,闹得老太爷和老夫人不得不将他们关在一起,当时老夫人将他们关进秋冷院,她以为他们还会闹呢,结果魏清莛却安静下来,再出现在人前的时候表现得很乖巧,可转眼她就敢跑去教训小吴氏。 这次出来更是直接和吴氏叫板,她觉得这才是原来的魏清莛,却又不像,以前的魏清莛遇到这样的事,应该和王氏一样设计好,让人吃亏的同时还抓不到她的把柄,甚至可能还要对她说一声谢谢,那弯何止要拐十八道?可是现在她却直接动上手了,好像一点也不做掩饰。 陌氏松了一口气,要是魏清莛变成这个样子,那就要好对付得多。 陌氏觉得她看不透魏清莛,她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陌氏最后离开去找吴氏。 其实魏清莛觉得根本就不用那么麻烦和魏家的人打嘴仗,要她说直接将人揍一顿就是了,揍怕了就好了,反正魏家的人也不敢宣扬,家有不孝子,就有不慈母,到时一宣扬,魏家的人都没有前途了。 可王廷日却很看重这方面,不愿人拿住把柄,教了她不少话让她说。最好用言语将魏家人逼到角落。 所以等王廷日知道魏清莛动手将五个下人打了一顿的时候,直接气得指着魏清莛说不出话来。 “我不是教了你不少的话吗?你怎么说的这么直接?要是照我教你的,一步步设陷,将他们网进去,看他们还敢得罪你?你怎么就直接动手了?这样不是让人轻看你吗?” 魏清莛撇撇嘴,“我做不来那样的,还是打人舒服些,现在我的气也平了,心情也好了,身体也好了,像你们那样弯弯绕绕的,不但死了脑细胞,连心脏都负荷沉重。” “你,”王廷日指着她,“你是读书人,读书人,虽然上山打猎,但和那些猎户还是不一样的,怎么能……” 魏清莛点头,“我知道我是读书人,但读书人也有直接的。” 不算今世,她都读了十六年的书了,能不算是读书人吗?虽然对于古文和历史她懂得的的确不多。 “行了,表哥,我听说张家的那几个人还要在京城住几天,你快想想办法吧,不然,等人走了,再设计就困难了。” 王廷日点头,“我知道,已经叫人去安排了,现在只知道想和你结亲的是张家的二少爷,只是不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我已经派人到南边去了。” “你不会等人回来了再动手吧?” “自然不会,等人回来那些人都走了,只是知己知彼,这次要是解决不了,下次也有个准备。” 魏清莛点头。 “你说魏家还会不会再找我的麻烦?”魏清莛好奇的问道,自从知道张家来人后,王廷日对魏家的举动猜得八九不离十。 魏清莛一直和魏青桐独自生活在秋冷院,说他们生活在魏家,不如说他们是独门独户的生活着的,虽然有时也受魏家的影响,但大多数都是自由自在的,结果现在这种平静被打破了。 魏青桐想去找小黑玩,想去吃孙记的铁板烧都没有办法,魏青桐的嘴已经撅了一整天了。 王廷日笑道:“你放心,过了今天晚上,吴氏就不会去找你的麻烦了,赶紧回去吧,别让桐哥儿等久了。” 魏清莛摸摸左右的手镯,应了一声。 看多了狗血电视的她始终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在她身边,所以只要她离开魏家,就一定会带魏青桐在身边,哪怕冒着被魏家发现的危险。 而这时候魏青桐出现在王廷日面前也是不合适的,所以桐哥儿只能委屈的呆在空间里了。 魏清莛没问王廷日为什么过了今晚吴氏就不会找她的麻烦了,她就这点最好,王廷日也最喜欢她这点。不问缘由相信她,这点,就连母亲也做不到。 吴氏的确没再来找魏清莛的麻烦,那一盒首饰和布料就白送给了魏清莛,饭菜也没断,只是更“清淡“了一些,她也不在意,反正她又不吃。 吴氏这样是被魏老太爷威胁的,当天魏老太爷刚要下衙,几个同僚就用怪异的眼睛看他,魏老太爷一向敏感,当下就派人去查。 那天秋冷院的事就传了出来,不过变了一个版本,吴氏身边的刁奴竟然向魏家的一位姑娘索要人家父亲送给她的礼物。 那位姑娘既羞又恼,就告到了二太太陌氏跟前,要陌氏给她做主。 这位小姐是谁不知道,要的是什么礼物也不知道。 但因为有一些对话传出来,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大多数人民大众都相信了,并且自动脑补。 但那些官场上的人精却别有一番思量,这些传话明面上伤了那刁奴,暗地里伤了吴氏,还捎带上了陌氏,可那位关键性的姑娘却没传出来,大家都知道里头有故事。 魏家的表现一直是清流,虽然魏家在王家落难之后有不好的名声传出来,但因为没有确实的证据,除了那些勋贵和知道内情的世家,魏家的名声还是过得去的,治家也偏向严谨,可传出来这样的事,大家都是会心的一笑,站在一旁打算看魏家的笑话。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听说 魏老太爷秉持着最大受益人就是最大嫌疑人的特点怀疑是魏清莛干的,但魏清莛只有九岁,又一直被关在秋冷院,想想又觉得不可能,那传出这话的是谁,总不可能真是家里的仆妇吃饱了撑的说主人家的闲话吧。 不管怎样,魏老太爷都不愿这件事再恶化下去,所以他一回来就拦住了吴氏,警告她别动那俩姐弟,他们还很有用处,同时清理家里的下人。 不论幕后主使是谁,都有家里的仆妇参与是没错的,魏老太爷一发怒,魏家下人或放或配或直接赶到庄子里去,一时间,魏家内宅战战兢兢,连走路都小心翼翼起来。 与此同时,秋冷院外面总是不时的出现一两个人影,蹲在角落里观察着秋冷院的动静,晚上,那一两个人影又出现在魏老太爷的书房里…… 魏老太爷专心致志的练字,挥挥手让人退下了。 吴氏却没有这份悠闲,家里突然去了这么多的下人,运作起来很困难,昨天她就听说几个孙女用饭晚了…… 庄子上的家生子很少,而且魏老太爷又规定不许用先前赶出去的人家的孩子,吴氏一时为难起来,没办法,只好让赖嬷嬷出去采买,只是赖嬷嬷又病重,就启用了同样是陪嫁过来的赵嬷嬷。 赵嬷嬷和赖嬷嬷一样,曾经是吴氏的丫鬟,只是没有赖嬷嬷受宠,现在虽然也在她身边伺候着,但她平时见的都是赖嬷嬷。 魏老太爷不知道,他这次的发作给了王廷日和谢氏一个机会。 当天,就有三个女孩,四个婆子从王家里出去…… 京城官场上的传言,张家的几个嬷嬷自然不会知道,但她们也有自己的方法。 市井之中有最多官宦人家的传言,虽然不尽实,却能从中推算一二。 这几天她们分布出去打听情况,听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说话,魏家三姑娘温婉贤良,又因其外家是王氏,在魏家很受宠爱。 虽然用词不一,但大家最后还是隐隐感觉不对。 “这意思怎么都一样?难道外头人就独对魏家这样宽容?先前我们府上的太太不过是想吃凤仙楼上的一道八宝熊掌,就被传成我们太太嚣张跋扈,逼着凤仙楼给我们做八宝熊掌,最后还有人隐晦指责我们老爷贪污受贿……” “噤声,”圆脸嬷嬷眼光锋利的看着她,“这是可以拿来比喻的吗?” 其他人颤了颤,就是先前在魏家出头的领头嬷嬷也低头站立到一边,躬身立着。 圆脸嬷嬷沉吟了一会儿,道:“我们明天就走。” “这,可我们什么有价值的都没有打听到,回头太太问起……”大家想起张太太的手段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颤。 圆脸嬷嬷微微一笑,道:“京城是魏家的天下,他们有意防范,我们是听不到什么的,可明天却是一个机会,大家今天就欢欢喜喜的出去买些土特产,明天一早我们就去辞别。” 几位嬷嬷对视一眼,应了一声,各自退下。 马车到了南城门不远的时候,圆脸嬷嬷突然叫停车,掀开帘子下来,笑道:“听说这边有一条十里街很有名,正巧我们昨儿忘了买一些东西,就到里头去看看吧。” 随意选了一家茶馆坐下,正是午时,大家都闲下来喝杯茶,茶馆里坐了七八成的客人。 圆脸嬷嬷看他们的打扮,心里满意,这里头有贩夫走卒,有读书人…… 一直悄悄跟着他们的魏家人脸色一变,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连忙道:“赶紧回去通知老太爷,我在这儿守着。” 另一个人应了一声,就朝魏家飞奔而去。 此时,圆脸嬷嬷早就不经意的说开了,“……我是我那老姐妹说的,她亲眼看见三姑娘忤逆魏老夫人,你说这得有多不孝才能忤逆自家祖母?” 旁边一人听将,就反驳道:“大姐这话却错了,要我说,那三姑娘指不定是活不下去了才这样的。” 圆脸嬷嬷见他皮肤晒得黝黑,手上满是粗茧,脚下放着竹筐,像是进城卖东西的农夫,连忙笑着问道:“老哥哥知道魏家的情况?” 农夫嗤笑一声,“老姐姐不是外地人,就是刚到京城吧?这魏家的这些事京城里谁不知道?就连我们近郊都传遍了,当初魏家大夫人王氏下葬后不久还闹了一出呢。” 虽然是人尽皆知的话题,但农夫还是压低了声音道:“那王氏才一下葬,王家就派人过来接管了王氏的嫁妆,魏家也就脸色难看些,连坑都不敢吭一声,结果王家的人前脚才一离开京城,魏家后脚就把王氏所处的一对儿女给关起来了。” 圆脸嬷嬷心一颤,和几个嬷嬷对视一眼,恰当的露出好奇的神色。 农夫见了,心里满足,正要大说特说,旁边的一人就插话道:“要我说魏家也是糊涂,那姐弟俩怎么说也是他们家的骨肉,姓魏,又自小在魏家长大,以后还能不向着魏家?这样折腾,不是把姐弟俩往王家那边推吗?” 临桌的书生听了耻笑道:“你们不懂就不要乱说,魏家这样也是被逼无奈。王氏是王公的亲生女儿,虽然罪不及出嫁女,可难保圣上和几位娘娘心里没有膈应,对姐弟俩好触了上头的霉头,不然你们以为魏家为什么在王氏还没有过世的时候就提了那小吴氏做平妻?”说到这里,书生啧啧一声,“这魏家也够狠,为了和王家脱离关系,竟敢提上一个平妻,要知道只有那不讲究的商户人家才有平妻的,也不怕被士林笑话。” 农夫就接口道:“谁说不是呢?我们就没少笑话,我们这些没念过书的人都知道不对,我听说魏家现在还被王家欺负呢。” “到底是百年世家,底蕴犹存,岂是一个小小的魏家能比的?”书生摇头晃脑道:“这王家可是除了孔家之外存在最久的世家了,孔家是在教书育人这一面,这王家可是……” 王家可是世代扶持帝王的。 只是这代却被圣上赶出去了,这话他不敢说出来。 有人见这边说得热闹,纷纷支起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