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女从良

注意恶女从良目前的最新章节为第143节,恶女从良主要描写了族中姐妹,费心费力帮她出谋划策,她还以为是真心待她,却不过是一步步处心积虑毁掉她的名声,让她成了勋贵世家眼里的恶女。重生回到开始,她要改过自新,报复贤淑两手抓。只是任她如何贤淑,恶名仍然“名声在...

作家 八匹 分類 现代言情 | 91萬字 | 143章
第91章完结
    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赵老爷子心高气傲,见到儿子也不想低头,面色冷冷的,“过来了,我还以为你现在是大将军,连家人也不要了。原来你还记得你姓赵,那就好。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前些日子我身子不妥当,也一直没有和你好好谈谈,眼下你来了正好,也省着我让人过去找你,我老了别的也管不了了,只是想着这一家人都安安稳稳的,眼下我这副样子也照顾不了这一家子的人,连自己都要靠别人,你是兄长,当大哥的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弟弟才行,别的我也不求。今日我能好好的坐在这里说话,明日就不知道会什么样,你也来了,就当今日的话是我的遗言吧。”

    赵老爷子这是在逼着儿子照顾这一大家子,他也知道他这样做是在拿捏儿子,可是也没有旁的办法,现在到了这里,别人家到也罢了,赵府的名声都破了。若再没有人照顾,日后就真的完了。

    “老五那里你不用管,他是罪有应得。二丫头的事不怪他们几房,是我这个当父亲的没有把府里的事情管好。你要怪就怪我吧,你几个兄弟心都不坏,也只是一时的糊涂,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你就该给他们一个机会,打虎亲兄弟,你现在觉得自己不用依靠谁。可等你需要的时候就晚了,外人到底是外人,不如骨血至亲贴心。”赵老爷子看了二儿子一眼,“你二弟心下愧疚,连官都辞了,你心中有气也该消了,何况这阵子你不在府里,他一直惦记着府上的事,不好上府去,平日里却一直注意着外面的动静。”

    赵玉舒低下头。

    赵玉珩等父亲说完了。才开口道,“我做不到与欺辱自己女儿的人相交,父亲也不用强迫我。我即使现在应下了,过后该怎么做还怎么做,父亲岂不是也没有旁的办法?杀了人才知道后悔天下可没有这样容易的事,当日他们那样对待喜姐时,怎么就没有没有想想会有后悔的时候?难不成非要把人逼死了才行?这事父亲也不要多说了,当日我就与他们几房把话都说开了,父亲既然年岁大了,就好好颐养天年才是,就不要再操心这些事情了。”

    见儿子根本不听自己的。脸色就难看起来,“你这就是真断了兄弟之间的情份?老大。你可不要后悔,连亲王现在奔着上面的位置。可不是靠你一人之力就可以的,亲王府既然能重用庄府,那么你几个兄弟有自己的门生,亲王爷一定不会不在意,在官场上若没有个人帮你,你一个人可走不长远。当日二丫头的事情,也不是全不怪她自己,不过是个丫头,你为了一个丫头连亲兄弟都不要,这样的心性怎么在官路上走?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罢了,若是你执意如此,我也管不得你。那你今日又到府上来做什么?”

    知道现在拿捏不住儿子,赵老爷子发火也没有用,平复下自己心底的怒火,赵老爷子看向儿子,眼里满是不满,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赵玉珩打小就没有犯过错,自然不怕父亲,“庄伯父带着儿子到我们府上去了,说起退婚的事情来,把信物也还了回来,让咱们把他们庄府的信物还回去,母亲的性子父亲也知道,我这才亲自跑了一趟,母亲那边的事情还是父亲找个人去说吧。”

    不用看到母亲,赵玉珩也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赵老爷子是知道这件事情的,直接吩咐二儿子,“老二,你到你母亲那里去把信物拿回来,这事原本就是她私下做的主,我没有应过,你就和她说庄府现在来要东西了,让她把东西拿出来,别跑到铜川这地方丢人来,她不要脸,还有子孙要脸面呢。她要是还舍不得庄府的那门亲事,那就让她带着庄府的信物出去,给她写一封休书。”

    自己现在像残废一样,还不是那个儿子给气的,这儿子却也是被老太太给哄出来的,赵老爷子心中哪里能不怕,若是他还好好的,亲王府那里他也有起势之日,可是一切都不可能了,一个男人报复没有了,和残废了有什么区别。

    赵玉舒不敢多说,知道父亲一直在气头上,起身去了后院,赵老太太一听就不愿意,待听到老爷子还要休了她,当场又是哭又是闹,虽想给小儿子弄一套宅子,可到底是怕真的被休了,最后还是让二儿子把信物拿走了。

    赵玉舒直头疼,拿了信物就出了母亲的院子,远远的还能听到母亲的咒骂声,赵玉樊听了动静赶过来,看到是二哥从院里出来,很是诧异,“二哥,怎么了?”

    “你去劝劝母亲吧。”赵玉舒看了弟弟一眼,大步的往前走。

    赵玉樊一脸的疑惑,到了院子里的时候,看到母亲还在哭,就上前去劝着,“是不是二哥惹母亲生气了?刚刚我进来的时候,看到二哥急冲冲的走了。”

    “樊哥,母亲可就只剩下你一个了。你大哥把庄府的亲事退了,我原是不想同意,毕竟庄府答应下你成亲的时候送一处宅子给你,可是你父亲却说我若不把信物拿出来,就要休了我,这哪里是儿子啊,根本就是仇人啊。”

    听到到嘴的肥肉没了,赵玉樊面露狰狞,“母亲手里不是有银子吗?那些银子就不该给他们拿回去,想要有什么没有?我就不信了母亲不拿他还能往回抢怎么的?”

    赵老太太只觉得对不起儿子,“放心吧,这事我心里有数,老大既然这把我放在眼里,那也别怪我不给他面子。”

    赵玉樊就知道这事有门,“年也过了,母亲是不是该去买宅子了?文慧那边也不能让人等着。”

    “好了好了,知道了,人又跑不了,你急什么,这几日我就让你二嫂出去寻宅子,等买了宅子再收拾出来,最快也要一个月,而且要成亲两家的日子还没有订呢,再说鼎哥那里你真不管了?那可是你儿子,不管旁的,就是这口气也不能输给包府。”

    赵玉樊不以为意,“他们愿意养就让他们养去,将来长大了鼎哥还是我儿子,这个事实改不了。文慧还是个姑娘,嫁进来就让她当后娘这怎么行,文慧不嫌弃我是个成过亲的,我怎么也不能不在科她的感受。”

    “为了个女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要了,罢了,你大了我也管不得你了,我知道了。”赵老太太只觉得伤心,自己疼到大的儿子心里根本没有她这个当母亲的。

    “母亲,二嫂整日在府里,也不能亲自出去,看宅子也是交给下面的人,我看到不如我自己去吧,左右到时也是我自己住,我挑不是更好?你把银子给我吧。”赵玉樊靠到赵老太太身边,哄道,“儿子难得有件好事,母亲就当可怜儿子一回吧”

    “我说今日怎么到我跟前来露脸了,原来是惦记我这银子呢,你个没良心的。”赵老太太点点儿子的额头,“说吧,要多少?”

    “买宅子,里面怎么也要有下人,一万两吧。”赵玉樊不觉得要多了。

    赵老太太却冷吸一口气,“你真当我是土财主呢?一张口就一万两,你知道一万两能买多少东?够普通人家能活几辈子?五千两,不能再多了,要么就让你二嫂去挑宅子,你自己选吧。”

    赵老太太觉得自己真的把儿子宠坏了,这一张嘴就上万两的银子,看来真要收收他的性子了,自己也不能跟他生活一大辈子。

    赵玉攀略有些不满,到底还是要了银票自己去买宅子,赵老太太从自己的匣子里面拿了五张一千两的银票递给了儿子,还不忘记交代,“你可不许乱花,若是这银子花没了,你的宅子也没有了,到时成不了亲可不要怪我。”

    银子到手,赵玉樊就失了耐性,“知道了,母亲放心吧。那我就出去看宅子了。”

    二千两买一处大宅子,还能剩下三千两,赵玉樊觉得在铜川这种地方宅子哪里会那么多的钱,只在心下暗暗的高兴,拿着银子高兴的走了。

    赵老太太却觉得心里不踏实,让人去叫了冯氏过来。

    ☆、第170章:吵闹(二)

    赵玉樊带着银子出了府,却是直奔首饰铺子,先挑了一件最好看的首饰,这才直奔文宅面去,赵府的二房里,赵玉珩拿到了信物,也没有耽误,直接让意行带着东西送到庄府去,自己又说了几句,没有多呆就起身告辞了。

    赵老爷子生气,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看着儿子扬长而去。

    后院里,赵老太太正拉着冯氏说话,“小五虽然要自己看宅子,可是他到底是个男人,也没有这个经验,还要你这个当嫂子的帮着把关,这些日子你也寻到一些宅子吧?先拿过来我看看,然后我再给小五,让他从中挑一处喜欢的,这也算是他自己挑了,不然等他自己挑,还不知道要挑到什么年月呢。今日他求我,我原本想驳了他,可是他说他这阵子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弄的我就心软了,小五不坏,就是自私了些,可他的私心都放在表面上,不像别人都藏起来,说起来也是个直性子的人。”

    冯氏只听着也不多说,在老太太这里,她心里只偏着五房,众人心里都明白,以前还想着争一争,现在却是连争的心思也没有了,只管把人安稳的打发出去,离的远远的各过各的日子就行了。

    冯氏来的时候就让身边的妍秀带着单子过来的,把上面打听到的给赵老太太讲理,“上面这三处虽然离着咱们府上远了些,可宅子大又好,听说是以前富商盖的私宅,要迁回南方去,这才要卖的,都是三进的院子,要是商议一下五千两也能拿下来。后面的这二两是二进的院子,三千两就可以了,不过却是年久失修。好好好修一下才可以,这样下来最少也得五百两。”

    赵老太太对这五处宅子哪个都不满意。“看着都离咱们这不近,临近的没有吗?眼下咱们从京城里逃难出来,在外面能互相照应的只有你们这些亲兄弟了,这些年我知道苦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亲侄女,我一直没有把你当外人,你心里有什么不满就和我说出来,咱们娘俩可千万别离了心才是。”

    赵老太太虽没有直说。却也在点冯氏,你找的宅子都找远的,就是想把人弄得远远的,你若什么就直接说出来,何必弄这一出。

    冯氏听了气得筋骨直疼,“姑母,你说这话可就冤枉我了,先不说别的,这近处根本就没有卖宅子的,就是有也是那一个院的普通人家住的院子。姑母能相中这样的院子?若是我找了这样的院子,指怕姑母又要说我是怕花银子了,铜川虽然不是京城。可打咱们到了这里之后,地是寸土一金,这五处宅子价钱算是中上等却又是宅子好的,若是姑母信不过我,大可让身边的采清出去打听打听,是不是三进的院子多八千两到一万两。这些年来我心中是有委屈,可我也是个母亲的,理解姑母为偏疼五弟,但是姑母今日这样冤枉我。可就直的伤了我的心。”

    冯氏说着说着眼睛也红了,低下头抹起泪来。

    赵老太太脸上闪过一抹慌乱。掏出帕子递过去,“你看看你这孩子。姑母这也是这阵子被弄的头晕脑胀的了吗?姑母也是没有把你当外人,才这么一提,你看看你到多想了,快别哭了,好孩子,是姑母错怪你了。万没有料到铜川这种小地方,宅子现在这么贵,那就看你前面说的三处吧,等小五回来了,让他自己去看看,相中了哪个就定下哪一处。”

    又安抚了冯氏几句,冯氏见洗脱了自己的罪名,这才收了泪,心下却也不愿意起来,又说了几句,把单子留在老太太那里就起身告退了。

    赵老太太却还在担心,现在身边能用的也就这么一个侄女了,若是连这个侄女都弄得离了心,日后就更没有人能指望上了,寻思了半响觉得不妥,从自己的嫁安里挑了件首饰让采清送了过去,冯氏道了谢收下了,赵玉舒不奇怪母亲怎么突然就大方起来。

    冯氏也没有瞒着他,把前因后果一学,赵玉舒笑了,“既然是这样,那就收下吧,左右是母亲觉得对不起你的。”

    冯氏却没有那么高兴,“这些年了,母亲也没有说拿件东西给我,现在这种情况下给我,我心里更不好受。”

    就是看了这东西都觉得不舒服。

    赵玉舒苦笑,心里明白妻子的感受,可一边是母亲,他能说什么?

    赵府里,赵玉珩一回来就看妻子一脸的欢喜,“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好事?”

    “可不是有好事。”莫氏拉了丈夫进屋里说话,“渊哥醒了,吃了一大碗的粥,正和喜姐说话呢,我这就没有打扰他们姐弟说话,到是喜姐的婚事,她应下了。”

    “应下了?谁家?钟家?”赵玉珩一连问出三个问题来。

    莫氏点点头,“不是钟家还能有谁家?”

    赵玉珩疑惑道,“难不成是我想错了?”

    见妻子盯着自己看,他才解释道,“世子亲自去找毒草,又与喜姐相熟,我原以为他们两个是彼此对对方有意,才会这样呢,原来是我想错了。”

    莫氏笑道,“就你多想,世子不是说他是为了还别人的人情吗?这一年只有钟毅去过京城,我看*不离十是为了钟毅还什么人情呢,你就不要多想了,到是喜姐现在能应下钟家,我到是挺意外的,这孩子经了那些事,也算是长大了,我还怕她不是真心的,又试探了几句,见她并不是敷衍我,这才放下心来。”

    赵玉珩也感叹道,“这是好事,喜丫头终于长大了,只是让她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放心吧,以后再也不会有这事了,到是钟府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来提亲。”

    “这事不用担心,我看钟家那边也等不了多久了,钟毅也不小了,等钟家的一上门,我就应下这门亲事。”说起这个莫氏笑的合不拢嘴。

    哪知话音刚落,就听到外面入画禀报道,“夫人,钟夫人来了。”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都笑了,莫氏这才迎了出去,把人迎到了花厅里,两个人也多日不见,康氏见莫氏虽然瘦了些,可是神色很好,这才放下心来。

    康氏也没有犹豫,“我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日我可是舍了脸出来的,你听了不管高不高兴,也别把我赶出去,若是不愿意只管当听了句笑话。我家钟毅这些年来一直喜欢喜姐,你也该知道,这孩子不小了,喜姐原本没有从京城里回来,我也不敢有这个念想,现在人回来了,说明两个孩子还是有缘分的,我是真心喜欢喜姐这丫头,把她当亲姑娘疼着,就看你舍不舍得了。”

    “钟毅这孩子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哪里能信不过他,只是喜姐在京城里走了一趟,出了那些事,我们自己知道怎么回事,可到底挡不住外人的嘴。”

    康氏一听就明白了,“咱们两个相识这些年,你也不用跟我说这些外道的话,我要是真的在科那个,也不会到府上来和你提这件事情,喜姐是我看着长大的,她什么样我还能不了解?她那样直性子,没被京城那些人给算计的没了命就好不错了,也是这孩子命大,能回来,这是她的福气,这样的福气的孩子我哪里会嫌弃。”

    莫氏听了心下感动不已,拉着康氏的手拍了拍,“也就是姐姐明白这些,既然是这样,那我就放心把喜姐交给你了,日后到了府上你只管当成自己的女儿,哪里有不对的就教她,过日子这边她还不行,到底被她父亲宠坏了,总跟着往大营里跑。”

    康氏听了也是满脸的欢喜,“好妹妹,你只管放心的把喜姐交给我,我定不会让她受委屈,再说就是我想,我家那个傻小子也不会同意。”

    说到这,两个人一起笑了起来。

    大事已定,康氏也不多留,“明日我就让官媒到府上来提亲,我家那傻小子说怕亲事不成,日后都不能走动了,这才让我先到府上来问问。”

    莫氏见钟毅对女儿这般的心细,心下也高兴,送了康氏到府门口,看人上了马车走了,这才笑不拢嘴的回了屋里,赵玉珩看妻子这副样子,就知道是有好事。

    “康氏来提亲了?”

    “可不是,说明天就让官媒到府上来提亲,原本想直接让官媒来了,怕咱们不同意,日后两家尴尬,这才先到府上来探探话来。”又把这事是钟毅的想法说了,赵玉珩听了也很是高兴。

    “钟毅这孩子对喜丫头做事向来贴心,把喜丫头交给他,我也放心。”

    府里不大,就这么点事,不多时就传到了元喜的耳朵里,元喜见绿竹和房妈妈都恭喜自己,也造了个大红脸,却没有想到事情这么快就有了定数,心下又有一抹失落,明明重活一世,却没有做过什么,转念一想没有了上一世的悲惨,到也可以了,起码一家人平安。

    ☆、第171章:官媒(一)

    要说铜川的地方不大,官媒也就一个,在这种穷地方开并不吃香,可这几日却一连有好几件喜事找到了赵家的身上。

    周氏看着手里的赏银,就笑的合不上嘴,“要说这些京城里的大世家就是出手大方,一出手就是五十两银子,这辈子我也没有见过几次五十两银啊。”

    周氏的儿子却在一旁提醒道,“银子是到手了,可是这几家让你几时去府上送八字都有时辰的,其中庄府和钟毅就挑了一个时辰,母亲还是想想怎么办吧。”

    “这有何难的。钟府是本地的大世家,自然要先首着钟府来,庄府虽然也得罪不起,可到底也是败落了,哪里能比得过钟府,再说钟府提亲的事是将军府,现在在咱们这里县令也不如将军府大,将军府可是只手遮天。”周氏扬扬得意,显然是早就想好这个问题了。

    周氏的儿子却有些不放心,“我听说亲王府现在也重用了庄府,到底那曾是丞相,万一怪罪下来怎么办?咱们家只是官媒,哪里得罪得起人。”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周氏把银子放起来,才起身对着铜镜打量了一番,拿起八字的贴子收好,“时辰差不多了,我得去将军府了,到了那少不得又得一笔赏银,等这几件事情办妥了,就给你寻一个门好亲事,你也不小了。”

    周氏的儿子在衙门里当差,只是个衙役,平日里挣的少,相看了几门亲事,双方都嫌弃家里条件不好,周氏一个人带着儿子长大。到底没有什么家底。

    看到母亲一心为自己着想,周氏的儿子林铁牛心下愧疚,“娘。我不成亲也没事,你好好的就行。儿子无能,没有尽到孝心,让娘现在还为儿子操心。”

    周氏听儿子说这些话,心里就舒服,“傻孩子,你是娘的儿子,娘不为你着想,为什么想?行了。时候也不早了,你也去衙门吧,别耽误了时辰又要扣银子了,打出了早灾之后,你们县令是越来越抠了,到处想着扣你们的银子,一个月才半两银子,再扣下去就要倒贴了。”

    周氏絮絮叨叨的走了,林铁牛左右看了看,没有人才松了口气。县令小心眼谁不知道,也就娘敢这样直接说出来,万一被人传了出去。还不知道要怎么说。

    赵府大房里,一大早莫氏就起来让人收拾,自己也穿戴好,先看了儿子,才到了女儿的院子里,一进屋看到女儿正拿着女红,挺意外的,随后扬起唇角笑了,“看看。真是要嫁人了,我们喜姐都知道安静的坐下来绣花了。”

    元喜脸一红。“我到是想出去练练剑,母亲同意才行。”

    一大早莫氏就让入画过来帮着打扮。虽然过八字元喜不用过去,可是就这样一弄,也让元喜忍不住脸红,虽然活了两世不在乎这个,可是到底是个姑娘家。

    莫氏看着女儿脸红红的,拉着她上下打量了一圈,“不错,这样江南女子的模样,谁看了能不喜欢。”

    “母亲,你在在这里耽误下去,官媒来了等不了你可就走了。”元喜只想把母亲支走。

    莫氏也知道女儿是害羞了,“好好好,可不能耽误了我家喜姐的好事,母亲现在就回前院去等着,你钟伯母说了,挑了一个最好的时辰,两家这门亲事也是难得休来的,什么都要找个最好的,可不能委屈了你,家里的院子也是临着花园,正找人重整修呢,等天气一暖了,就让人翻修一下,把花园也归到你们院里去。”

    “这些母亲做主便是。”元喜也不好说什么,却也明白了钟家对她的重视。

    把花园也归到他们的院子,或是不想打扰他们二人生活吧?又不用分出去过,到底是真真疼儿子疼到了骨子里,婆婆的架子一点也不摆。

    元喜也知道这其中有喜欢她的原因,重活一辈子,能有这样一门好的亲事,她也知足了。

    送走了母亲,元喜坐在榻上发呆,绿竹端了茶进来,“姑娘,你不高兴吗?”

    “你哪里看出我不高兴了?”元喜回过神。

    绿竹放下茶,坐到小凳子上,“奴婢说不出来,可就是觉得姑娘不高兴。换成别人家的姑娘遇到这样的喜事,一定不会是这个样子。”

    “难不成我还要一直笑?让人笑话我急着嫁人?”元喜眨眨眼睛,端了茶抿了一口,“不要再瞎猜了,年也过了,你也不小了,我寻思着让母亲给你寻一门亲事,总不能让你跟着我一辈子。”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